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093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夹持器,尤其为一种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包括对置的两个夹持部,夹持部用于相对运动对电极进行夹持,夹持部至少包括:电极接触部,在对电极进行夹持过程中直接接触电极;固定部,固定部在驱动源的作用下运动,带动电极接触部运动,使得电极接触部接触或不接触电极;电极接触部与固定部之间通过调节部活动连接,使得电极接触部能够跟随电极表面的斜度自适应变化自身斜度。本技术提供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在夹持部分进行了结构改进,利用电极接触部与固定部之间通过调节部活动连接,使得电极接触部能够跟随电极表面的斜度自适应变化自身斜度,有效保证了各部分的电流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极夹持器,尤其是一种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1、电极夹持器是一种电炉导电接头零件,安装夹持部分。国内一般采用t2铜和铬锆铜。在现有对电池夹持的结构中,一般都是通过铜板夹持电极的同时为铜板通电,但是由于夹持一般都是铰接方式传动来实现开合,在夹持电极时铜板与电极接触面不平,导致局部电流过大,容易损坏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提出一种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夹持电极时铜板与电极接触面不平,导致局部电流过大,容易损坏电池的缺陷。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提供一种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包括对置的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相对运动对电极进行夹持,所述夹持部至少包括:

4、电极接触部,在对所述电极进行夹持过程中直接接触电极;

5、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在驱动源的作用下运动,带动电极接触部运动,使得电极接触部接触或不接触电极;

6、所述电极接触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通过调节部活动连接,使得所述电极接触部能够跟随所述电极表面的斜度自适应变化自身斜度。

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为铸钢球头,所述铸钢球头一面为球形弧面,在所述固定部上开有与该球形弧面适配的球形弧槽,所述球形弧面与球形弧槽内壁相互贴合且能够相对运动。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调节部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电极接触部和固定部非刚性连接在一起,且在连接部安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复位电极接触部的位置,使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回到初始状态。

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包括与电极接触部相连的水箱,所述水箱一侧与所述铸钢球头连接,另一侧与电极接触部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极接触部降温。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与所述水箱连接的一对夹臂,所述夹臂相互铰接或通过中间部件铰接后实现开合。

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源为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所述气缸、液压缸或电动缸伸缩来驱动夹臂开合。

12、本技术提供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在夹持部分进行了结构改进,利用电极接触部与固定部之间通过调节部活动连接,使得电极接触部能够跟随电极表面的斜度自适应变化自身斜度,有效保证了各部分的电流均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置的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相对运动对电极进行夹持,所述夹持部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铸钢球头(4),所述铸钢球头(4)一面为球形弧面,在所述固定部上开有与该球形弧面适配的球形弧槽(71),所述球形弧面与球形弧槽(71)内壁相互贴合且能够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电极接触部和固定部非刚性连接在一起,且在连接部安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复位电极接触部的位置,使其在不受力的情况下回到初始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与电极接触部相连的水箱(5),所述水箱(5)一侧与所述铸钢球头(4)连接,另一侧与电极接触部连接,用于为所述电极接触部降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还包括与所述水箱(5)连接的一对夹臂(2),所述夹臂(2)相互铰接或通过中间部件铰接后实现开合。p>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为气缸、液压缸(3)或电动缸,所述气缸、液压缸(3)或电动缸伸缩来驱动夹臂(2)开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置的两个夹持部,所述夹持部用于相对运动对电极进行夹持,所述夹持部至少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为铸钢球头(4),所述铸钢球头(4)一面为球形弧面,在所述固定部上开有与该球形弧面适配的球形弧槽(71),所述球形弧面与球形弧槽(71)内壁相互贴合且能够相对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自调节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还包括若干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电极接触部和固定部非刚性连接在一起,且在连接部安装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复位电极接触部的位置,使其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谈树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宜博铜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