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31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包括弹簧喉箍、配重固定架和拉毛工作头;配重固定架采用简单的钢筋弯曲工艺加工而成,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拉毛工作头采用聚氨棒材,在拉毛工作时不粘结混凝土,拉毛品质稳定;通过弹簧喉箍将拉毛工作头固定在配重固定架的两端,形成不同的拉毛间距,实现了拉毛间距可调的效果;拉毛工作头的长度可以自由伸缩,适用于不同的节能型预制构件工作面,拉毛效果好,稳定性强,适用范围广,维护组装方便。

An Energy-saving Drawing Unit of Prefabricated Component Draw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
本技术属于节能型预制构件生产领域,涉及表面处理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
技术介绍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各种工程结构中最基本的承重构件,在实际生产中为了提高施工精度,降低施工难度,很多时候选用节能型预制构件,节能型预制构件的大致生产过程为通过工厂生产模具,再进行大规模的生产,最后再运到现场进行模块化装配,这样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现场施工对于环境的污染,节能环保;在模块化装配时需要对节能型预制构件的接触面进行注浆连接,为了提高连接处的装配质量,需要在工厂生产节能型预制构件时对节能型预制构件的接触面进行拉毛处理。现有节能型预制构件流动模台拉毛机的工作头采用厚度为12mm的钢板裁切而成,使用一根圆柱横轴穿过工作头的上部圆孔,将多个工作头排列为一列,每个工作头之间的间距为45mm,通过一根矩形横梁将圆柱横轴分段连接整体悬挂起来。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拉毛机工作头的缺陷有:拉毛工作头配重过大,拉毛的深度过深,且沟槽间距过大,不符合国家建筑标准15G366-1《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的拉毛粗糙面面积不小于结合面的80%的国家标准。且拉毛深度控制不便,拉毛工作头易粘结水泥,拉毛效果不美观,拉毛机整体自重较大,加工组装不便,成本较高;严重影响节能型预制构件的推广和装配的质量。对于高低不平的整块混凝土板,各区域需要独立拉毛的板材(如有桁架的叠合板),现有拉毛机拉毛工作头无法进行整体拉毛处理,严重制约了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适用范围。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对节能型预制构件接触面拉毛处理时拉毛工作头间隙不可调,拉毛深度控制不便,拉毛工作头易粘结水泥,拉毛效果不美观,拉毛工作头自重较大,加工组装不便,钢板裁切成本较高等不足,提出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所述拉毛单元包括:弹簧喉箍,所述弹簧喉箍为环形卡箍结构,包括手持部和夹持部;拉毛工作头,所述拉毛工作头为圆柱状的棒材,通过弹簧喉箍固定在配重固定架的伸出端,便于对节能型预制构件的待加工面进行拉毛;配重固定架,所述配重固定架总体呈S形,用于支撑承载弹簧喉箍和拉毛工作头;所述配重固定架包括: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位于S形配重固定架的一个伸出端,呈一条直筋,用于承载拉毛工作头;第一圆弧弯,所述第一圆弧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连接,用于将拉毛单元装配于拉毛机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弯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第一承载部平行;第二圆弧弯,所述第二圆弧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第一承载部、第一圆弧弯、连接部处于一个平面,第一圆弧弯和第二圆弧弯处于两者形成的平面内的连接部的两侧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弯的另一端连接,且与连接部平行。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优选,所述第一圆弧弯和第二圆弧弯均为半圆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圆弧弯和第二圆弧弯的圆弧半径相同,所述圆弧半径的尺寸范围为20~35mm。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优选,所述弹簧喉箍的内径为Φ7~27mm。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优选,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的长度均大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优选,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直径为5~15mm。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优选,所述配重固定架为一体成形结构,是由一根Φ5~15mm的钢筋弯制而成。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优选,所述第一承载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承载部的长度,所述第一承载部的直径小于第二承载部的直径。如上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优选,所述拉毛工作头直径为2~6mm。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异效果:1、本技术使用钢筋配重固定架代替钢板配重拉毛工作头,采用简单的钢筋弯曲工艺代替复杂的钢板裁切工艺制作,制作工艺简单,制作成本较低,大幅减轻自重,降低了生产和使用成本;2、增加聚氨酯棒材作为拉毛工作头,不粘结混凝土,拉毛品质稳定;3、设置可调节工作头长度的拉毛单元,使拉毛机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节能型预制构件工作面,拉毛效果好,稳定性强,适用范围广,维护组装方便;同时可以调节拉毛深度及拉毛间隙;4、在配重固定架的两个承载部设置不同规格的拉毛工作头,便于快速切换拉毛工作头,实现不同的拉毛效果,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提高了更换效率,节约了制造和更换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拉毛单元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弹簧喉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配重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拉毛工作头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拉毛工作头的安装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拉毛单元在拉毛机横杆上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弹簧喉箍;11、手持部;12、夹持部;2、配重固定架;21、第一承载部;22、第一圆弧弯;23、连接部;24、第二圆弧弯;25、第二承载部;3、拉毛工作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包括弹簧喉箍1、配重固定架2和拉毛工作头3;弹簧喉箍1,弹簧喉箍1为一内直径为7~27mm(例如8mm、9mm、11mm、13mm、15mm、17mm、18mm、19mm、21mm、23mm、25mm、26mm)的环状箍,包括手持部11和夹持部12,通过手捏手持部11,将弹簧喉箍1的夹持部12套设于承载部和拉毛工作头3,松开手持部11,夹紧上述承载部和拉毛工作头3。配重固定架2,配重固定架2包括三条平行的直筋和两个圆弧弯,总体呈“S”形,用于承载弹簧喉箍1和拉毛工作头3。拉毛工作头3,拉毛工作头3为直径2~6mm(例如2.5mm、3mm、3.5mm、4mm、4.5mm、5mm、5.5mm、5.8mm)的圆柱状棒材,通过弹簧喉箍1固定在配重固定架2的伸出端,便于对节能型预制构件待加工面进行拉毛;在本实施例中,拉毛工作头3采用聚氨酯棒材,该材料作为拉毛工作头3在拉毛工作时不粘结混凝土,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毛单元包括:弹簧喉箍,所述弹簧喉箍为环形卡箍结构,包括手持部和夹持部;拉毛工作头,所述拉毛工作头为圆柱状的棒材,通过弹簧喉箍固定在配重固定架的伸出端,便于对节能型预制构件的待加工面进行拉毛;配重固定架,所述配重固定架总体呈S形,用于支撑承载弹簧喉箍和拉毛工作头;所述配重固定架包括: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位于S形配重固定架的一个伸出端,呈一条直筋,用于承载拉毛工作头;第一圆弧弯,所述第一圆弧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连接,用于将拉毛单元装配于拉毛机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弯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第一承载部平行;第二圆弧弯,所述第二圆弧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第一承载部、第一圆弧弯、连接部处于一个平面,第一圆弧弯和第二圆弧弯处于两者形成的平面内的连接部的两侧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弯的另一端连接,且与连接部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拉毛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毛单元包括:弹簧喉箍,所述弹簧喉箍为环形卡箍结构,包括手持部和夹持部;拉毛工作头,所述拉毛工作头为圆柱状的棒材,通过弹簧喉箍固定在配重固定架的伸出端,便于对节能型预制构件的待加工面进行拉毛;配重固定架,所述配重固定架总体呈S形,用于支撑承载弹簧喉箍和拉毛工作头;所述配重固定架包括: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位于S形配重固定架的一个伸出端,呈一条直筋,用于承载拉毛工作头;第一圆弧弯,所述第一圆弧弯与所述第一承载部的一端连接,用于将拉毛单元装配于拉毛机上;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弯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第一承载部平行;第二圆弧弯,所述第二圆弧弯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连接,且与第一承载部、第一圆弧弯、连接部处于一个平面,第一圆弧弯和第二圆弧弯处于两者形成的平面内的连接部的两侧处;第二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弯的另一端连接,且与连接部平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预制构件拉毛机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超花金堂秦鹏田军游书财付林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安征信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