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冷壁内件与外壳找正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4191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水冷壁内件与外壳找正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所述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为立腿式自支撑十字梁,包括十字梁和起重葫芦,在十字梁的四个端部分别设有一条支腿,在支腿的底部设有一个缺口,在构成十字梁的两根横梁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一个吊耳,起重葫芦的数量为与设于十字梁和水冷壁内件上的吊耳数量相同的四个,每个起重葫芦的顶部吊钩置于十字梁上的吊耳内,每个起重葫芦的底部吊钩置于水冷壁内件上的吊耳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承重工装来承受水冷壁内件的重量,并通过人工手动微调起重葫芦来代替吊车机械操作,可以保证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的找正精度,缩短找正时间,缩短制造周期,减少吊车使用时间,降低吊车使用费用。

A load-bearing tooling for aligning inner parts of water wall and outer she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冷壁内件与外壳找正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
本技术涉及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生产制造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水冷壁内件与外壳找正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
技术介绍
干煤粉水冷壁气化炉主要由水冷壁内件和外壳筒身两部分组成,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分别单独制造成组件后,再通过套装作业,完成气化炉的整体制造成型。其中,在进行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的立式套装过程中,如何完成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的找正,即怎样保证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的轴向同轴度,以及水冷壁内件接管与外壳接管等附件的周向同心度,是能否顺利完成套装作业的关键。目前水冷壁内件立套时皆使用大型履带吊车套入外壳筒身,然后通过吊车吊钩的上、下、左、右、前、后移动来带动水冷壁内件在外壳筒身内的移动,从而完成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的找正,但是采用这种找正方法会存在如下一些不足:1.由于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的外形尺寸大(直径φ3500-φ4500mm,长为10000-30000mm),在使用大型吊车立套时,占用吊车周期长,吊车使用费昂贵,且找正调节时间长;2.由于大型吊车笨重,其运行精度不高,极限点动只能达到厘米量级,而水冷壁内件与外壳筒身之间的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冷壁内件与外壳找正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为立腿式自支撑十字梁(4),所述的立腿式自支撑十字梁(4)包括十字梁(5)和起重葫芦(3),在所述十字梁(5)的四个端部分别设有一条竖直向下的支腿(6),在所述四条支腿(6)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开口向下的缺口(7),在构成十字梁(5)的两根横梁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吊耳(8);所述起重葫芦(3)的数量与设于十字梁(5)和水冷壁内件(2)上的吊耳(8)数量相同,且为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起重葫芦(3)的顶部吊钩置于十字梁(5)上的吊耳(8)内,每个起重葫芦(3)的底部吊钩置于水冷壁内件(2)上的吊耳(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冷壁内件与外壳找正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冷壁内件承重工装为立腿式自支撑十字梁(4),所述的立腿式自支撑十字梁(4)包括十字梁(5)和起重葫芦(3),在所述十字梁(5)的四个端部分别设有一条竖直向下的支腿(6),在所述四条支腿(6)的底部分别设有一个开口向下的缺口(7),在构成十字梁(5)的两根横梁的底部两端分别设有至少一个吊耳(8);所述起重葫芦(3)的数量与设于十字梁(5)和水冷壁内件(2)上的吊耳(8)数量相同,且为一一对应设置,每个起重葫芦(3)的顶部吊钩置于十字梁(5)上的吊耳(8)内,每个起重葫芦(3)的底部吊钩置于水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东奚旭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