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41137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相对设置的第二内撑件,所述第二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可转动至位于同一平面并组成适配于所述钢筋笼内部的形状以支撑所述钢筋笼;以及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支撑件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可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内撑件连接以使得所述限位件挡设于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的可转动连接处,从而限位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间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供稳定的支撑力,能够避免钢筋笼主筋变形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钢筋笼的成型质量。

Internal support device for processing steel cage spiral stirru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特指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内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许多建筑基础均采用桩基础,尤其是灌注桩基础。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钢筋笼的制作加工。通常钢筋笼为圆柱状结构,包括多个主筋和箍设在主筋外侧的箍筋。中国一在先专利(申请号为201420516366.X,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桩基钢筋笼主筋快速定位装置)公开了一种桩基钢筋笼主筋快速定位装置,包括设置钢筋笼两端的钢筋笼定位装置胎架,钢筋笼定位装置胎架上端经转盘轴承、转盘内撑杆连接圆形转盘,圆形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定位轴承螺栓,定位轴承螺栓连接定位轴承螺杆,所述定位轴承螺杆一端设有钢筋笼主筋定位轴承,钢筋笼主筋定位轴承连接钢筋笼主筋。上述方案中能够实现对钢筋笼主筋的定位,但是利用两个定位装置胎架支撑主筋的两侧,主筋的中部易因重力而变形,这样在缠绕箍筋时,箍筋的箍设使得主筋的变形更加严重,从而影响钢筋笼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解决现有的钢筋笼制作过程中易发生主筋变形而影响钢筋笼成型质量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相对设置的第二内撑件,所述第二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可转动至位于同一平面并组成适配于所述钢筋笼内部的形状以支撑所述钢筋笼;以及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支撑件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可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内撑件连接以使得所述限位件挡设于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的可转动连接处,从而限位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间的转动。本技术的内支撑装置可设于钢筋笼的内部,对钢筋笼的主筋提供有效的支撑,防止钢筋笼的主筋变形,即使在缠绕箍筋时,由于第一内撑件和第二内撑件提供稳定的支撑力,而能够避免钢筋笼主筋变形的问题。从而保证了钢筋笼的成型质量。且本技术的内支撑装置的第一内撑件和第二内撑件可转动的连接,使得在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可通过转动第一内撑件和第二内撑件而将内支撑装置取出。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撑件上与所述钢筋笼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一钢筋定位槽;所述第二内撑件上与所述钢筋笼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二钢筋定位槽。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撑件的两端部间支撑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内撑件的两端部间支撑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平行设置,且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二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可转动的连接。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撑件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内撑件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支杆的侧部开设有供连接所述限位件的插接孔;所述限位件的端部设有与所述插接孔相适配的插销,通过所述插销插入所述插接孔内实现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的连接。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内撑件还包括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内撑件的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支杆上垂直连接有一芯轴;所述限位件的端部固设有供套设于所述芯轴的套管,通过所述套管套设于所述芯轴上且所述芯轴的端部连接有挡设于所述套管端部的挡件,从而实现所述限位件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撑件。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内撑件的内部和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支撑连接有第一斜撑;所述第二内撑件的内部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支撑连接有第二斜撑。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可以解决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底部抽筋部位因主筋数量减少而在缠绕螺旋箍筋时钢筋笼易变形或难以盘绕成型的问题。还可以解决钢筋笼制作过程中的主筋变形而影响钢筋笼成型质量的问题。采用本技术提供的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施工企业可以利用常用的建筑材料余料,经过简单加工制作完成,节约了建筑材料;同时,本内支撑装置可以多次循环使用,可以大大降低造价,节约了成本;最后,中国建筑市场灌注桩施工数量庞大,如果全部采用此可循环利用内支撑装置,可提升灌注桩钢筋笼施工质量,节约大量的资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进行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撑装置的侧视图。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包括第一内撑件21、第二内撑件22以及限位件31,第二内撑件22和第一内撑件21相对设置,且第二内撑件22与第一内撑件21可转动的连接,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可转动至位于同一平面并组成适配于钢筋笼内部的形状以支撑钢筋笼;限位件31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内撑件22,另一端可转动至与第一内撑件21连接,以使得限位件31挡设于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的可转动连接处,从而限位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间的转动。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之间的相对转动,可使得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转动至相互重叠,而呈折叠状态,还可转动至位于同一平面内,呈展开状。在使用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时,将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转动到展开状,即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位于同一平面内,而后将限位件31与第一内撑件21连接,从而限位件31限位了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的转动,使得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呈稳定的展开状,从而可对钢筋笼提供有力的支撑。较佳地,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呈展开状时组接形成的形状与钢筋笼的横截面的形状相适配,若钢筋笼的横截面为圆形,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可组接形成圆形,若钢筋笼的横截面为方形,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可组接形成方形。通常钢筋笼采用圆柱状,其横截面为圆形,这样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为半圆形结构,两者可对接形成圆形的内撑装置。作为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内撑件21上与钢筋笼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一钢筋定位槽211,即第一内撑件21的外表面212上设置第一钢筋定位槽211,利用第一钢筋定位槽211来定位钢筋笼的主筋;第二内撑件22上与钢筋笼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二钢筋定位槽221,即第二内撑件22的外表面222上设置第二钢筋定位槽221,利用第二钢筋定位槽221来定位钢筋笼的主筋。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展开后置于钢筋笼内部时,第一内撑件21和第二内撑件22的外表面212,222相对于内表面213,223更靠近钢筋笼,在制作钢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相对设置的第二内撑件,所述第二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可转动至位于同一平面并组成适配于所述钢筋笼内部的形状以支撑所述钢筋笼;以及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支撑件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可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内撑件连接以使得所述限位件挡设于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的可转动连接处,从而限位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间的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相对设置的第二内撑件,所述第二内撑件与所述第一内撑件可转动的连接,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可转动至位于同一平面并组成适配于所述钢筋笼内部的形状以支撑所述钢筋笼;以及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支撑件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的另一端可转动至与所述第一内撑件连接以使得所述限位件挡设于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的可转动连接处,从而限位所述第一内撑件和所述第二内撑件间的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撑件上与所述钢筋笼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一钢筋定位槽;所述第二内撑件上与所述钢筋笼相接的表面设有第二钢筋定位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笼螺旋箍筋加工用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撑件的两端部间支撑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内撑件的两端部间支撑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平行设置,且通过合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二内撑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宗元姜洁崔爱珍范泽驰周志健孙加齐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