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深径比阶梯孔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圆精密磨削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深径比阶梯孔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具有大深径比特征的薄壁筒零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起重器械等领域,作动筒作为飞机起落架的关键液压运动部件,其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决定了飞机起落架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为满足现代飞机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飞行要求,对大深径比薄壁作动筒(孔径≤100mm,深径比≥12)的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保障零件的强度,该类零件通常采用高强钢锻造成形,再通过大量的材料去除(材料去除量超过87%)获得薄壁筒件,期间还需要经过多道热处理工艺,最后通过精密磨削加工获得高精度的作动筒件。磨削前零件经过去应力退火,大深径比薄壁零件热处理后内孔尺寸精度差,为保证零件可靠加工,磨削阶段的加工余量较大(直径去除量为1.5~3mm),材料加工难度大,且加工用磨杆(长度≥1m,直径≤50mm)刚性差,砂轮让刀严重,阶梯孔各孔段加工尺寸难于控制。由于内孔加工时材料去除不均匀,磨削加工后内孔易出现三类典型形状,其中包括两端孔径小中间孔径大的腰鼓形内孔、两端孔径大中间孔径小的马鞍形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深径比阶梯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被加工孔段不同截面处的孔径:将加工孔段划分为n个等距截面,n优选为奇数,控制机床的X轴工作台和Z轴工作台进给,并测出各截面处的孔径Di及对应的机床Z向坐标Zi,从孔口至孔底处i=1,2,…,n,将测量结果Di依次写入数控系统R变量进行存储,对应R参数为Ri,其中i=1,2,…,n;S2、计算加工余量:根据内孔圆柱度加工要求,通过基本尺寸D0和公差E(ES,EI)要求,确定理论孔径上极限尺寸Dmax=D0+ES,和下极限尺寸Dmin=D0+EI,计算最小加工余量δ1=Dmin‑max(Di),最大加工余量δ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深径比阶梯孔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被加工孔段不同截面处的孔径:将加工孔段划分为n个等距截面,n优选为奇数,控制机床的X轴工作台和Z轴工作台进给,并测出各截面处的孔径Di及对应的机床Z向坐标Zi,从孔口至孔底处i=1,2,…,n,将测量结果Di依次写入数控系统R变量进行存储,对应R参数为Ri,其中i=1,2,…,n;S2、计算加工余量:根据内孔圆柱度加工要求,通过基本尺寸D0和公差E(ES,EI)要求,确定理论孔径上极限尺寸Dmax=D0+ES,和下极限尺寸Dmin=D0+EI,计算最小加工余量δ1=Dmin-max(Di),最大加工余量δ2=Dmax-min(Di),其中max(Di)为最大测量孔径,min(Di)为最小测量孔径;S3、判断截面孔径是否进入尺寸公差:若Dmax>Di>Dmin成立,则进入尺寸公差,否则未进入尺寸公差;S4、判断内孔形状:根据测量结果Ri,对比R1、R2、…、Rn的大小,确定内孔形状;如果内孔形状为中间孔径大,两端孔径小,即满足:R1<…<Ri-1<Ri>Ri+1>…>Rn,则定为“腰鼓形”;如果内孔形状为中间孔径小,两端孔径大,即满足:R1>…>Ri-1>Ri<Ri+1<…<Rn,则定为“马鞍形”;如果内孔形状为右端孔径小,左端孔径大,即满足:R1<…<Ri-1<Ri<Ri+1<…<Rn,则定为“右锥形”;如果内孔形状为左端孔径小,右端孔径大,即满足:R1>…>Ri-1>Ri>Ri+1>…>Rn,则定为“左锥形”;S5、根据内孔形状确定砂轮运动轨迹:若内孔呈“腰鼓形”,将孔径最大截面右侧第一个进入尺寸公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祥龙,康仁科,焦振华,董志刚,高尚,卢成,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