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383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7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采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在聚二甲基硅氧烷微流混合器的检测区制备纳米尺度亲疏水阵列;2)向微流混合器通入分析物分子溶液和金属纳米颗粒溶液,在混合区充分混合,使分析物分子吸附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3)吸附有分析物分子的金属纳米颗粒吸附于微流混合器检测区中的亲水区,形成“金属纳米颗粒‑分析物分子‑金属纳米颗粒”三明治结构的二聚体或多聚体;4)洗去未吸附的纳米颗粒和分析物分子。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亲疏水阵列的图案调控实现尺寸和聚集形态可控的二聚体或多聚体制备,并将分析物分子耦合到表面等离激元“热点”区域,有利于对“热点”效应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Preparation of nanoparticle dimer and polymer with sandwich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化微流器件的

技术介绍
当特定波长的入射光作用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时,会激发自由电子的集体振荡,把光限制在金属纳米颗粒表面附近,即产生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当金属纳米颗粒彼此靠近时,等离子体振荡相互耦合,在纳米颗粒间隙内会产生极强的电磁场,其增强效应远远超过单个纳米粒子,该区域称为“热点”。但是,由于纳米颗粒间距离较小,分析物难以进入“热点”区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对于金属纳米颗粒等离激元共振耦合作用的研究和应用。专利“基于微流混合器的SERS基底制备及检测一体化方法”(CN201810004337)利用微流混合器将分析物吸附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在形成固相SERS基底时成功将分析物耦合在“热点”中,但制得的基底为单层纳米颗粒膜,包含大量“热点”,适于研究平均效应,而难以控制“热点”的个数,无法研究单个或多个“热点”中表面等离激元参与各种物理、化学过程的机制。作为单个或多个“热点”效应研究的理想模型,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和研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混合器的检测区域制备纳米尺度的亲疏水阵列;2)向上述微流混合器的通入分析物分子溶液和金属纳米颗粒溶液,在微流混合器的混合区域充分混合,使分析物分子吸附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3)表面吸附有分析物分子的金属纳米颗粒吸附于微流混合器检测区域中的亲水区域,由于亲水区域的尺寸和形状限制,形成“金属纳米颗粒‑分析物分子‑金属纳米颗粒”三明治结构的二聚体或多聚体;4)通入去离子水,洗去未被吸附的纳米颗粒和分析物分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混合器的检测区域制备纳米尺度的亲疏水阵列;2)向上述微流混合器的通入分析物分子溶液和金属纳米颗粒溶液,在微流混合器的混合区域充分混合,使分析物分子吸附于金属纳米颗粒表面;3)表面吸附有分析物分子的金属纳米颗粒吸附于微流混合器检测区域中的亲水区域,由于亲水区域的尺寸和形状限制,形成“金属纳米颗粒-分析物分子-金属纳米颗粒”三明治结构的二聚体或多聚体;4)通入去离子水,洗去未被吸附的纳米颗粒和分析物分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流混合器包含混合区域和检测区域,分析物分子溶液和金属纳米颗粒溶液在混合区域内混合均匀后进入检测区域。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析物分子溶液和金属纳米颗粒溶液在混合区域内混合均匀,是指通过混合区域改变通道几何形状或施加外部扰动实现分析物分子溶液和金属纳米颗粒溶液的混合均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明治结构的纳米颗粒二聚体及多聚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微流混合器的检测区制备纳米尺度的亲疏水阵列的具体步骤如下:①在PDMS基片上旋涂光刻胶,并进行前烘;②根据所需阵列图案,采用电子束光刻技术对光刻胶涂层进行曝光,之后再置于显影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苏靖婷陆辉李可欣张若虎崔一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