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3308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6:12
一种线夹包括线夹本体,该线夹本体包括夹线部和与夹线部相连接的夹持座,在线夹本体上形成有第一配合部。线夹还包括锁闩件,该锁闩件形成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能够与第一配合部相配合,并且在锁闩件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夹持部与夹持座相协作,以将线夹本体固定在位。该线夹的结构可使线夹更牢固地固定在诸如板之类的安装部件上。

A wire c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夹
本技术申请涉及一种线夹,通常包括在线缆整理系统中,用于整理布线,使诸如电线、数据线之类的线缆按照规定的路径布置。
技术介绍
线夹是一种电气领域中常用的部件。在布线过程中,为了使线缆按照规定的路径布置而不发生互相之间的干扰,需要使用线夹将线缆沿着板、墙壁之类的部件固定,以免线缆偏离预定的排布路线。有时,需要沿着板材的边缘排布线缆,这种情况下通常需要使用一种专用于进行边缘布线的线夹来固定线缆。这种线夹通常具有一个呈弹性夹形式的线夹底座,该线夹底座能够利用弹性力夹持并固定在板材边缘上。线夹还具有夹线部,所排布的线缆被该夹线部所固定,从而使线缆沿着板材的边缘上的固定路径排布。不过,这种线夹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该线夹的线夹底座有时会夹持力不足,使得线夹会在线缆的作用下相对于板材发生移动,甚至会从板材边缘脱落。对于塑料制成的线夹来说,特别是在长时间使用之后,或者当暴露在高温、腐蚀性的环境下时,会发生线夹材料的退化,导致线夹底座的夹持力减弱,进而无法继续有效地将线缆固定在规定路径上。因此,需要对特别是用于边缘布线的线夹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克服以上所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线夹所存在的问题而做出的。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进的线夹,其能够牢固地夹持在板材边缘上,以更好地固定所排布的线缆。本技术的线夹包括:线夹本体,该线夹本体包括夹线部和与夹线部相连接的夹持座,夹线部用于夹持线缆,夹持座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件,在线夹本体上形成有第一配合部;以及锁闩件,锁闩件形成有第二配合部,第二配合部能够与第一配合部相配合,并且在锁闩件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夹持部与夹持座相协作,以使线夹本体固定在位。在上述结构的线夹中,线夹本体的夹持座能够起到将线夹固定在诸如板之类的安装部件上的作用,而通过锁闩件的设置,当将锁闩件安装到线夹本体上时,该锁闩件可有助于将线夹本体进一步地固定在安装部件上,由此起到提高固定牢固度的作用。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是形成在线夹本体上的锁闩件承载轨道,第二配合部是形成在锁闩件中的轨道接纳通道,锁闩件承载轨道能够容纳在轨道接纳通道中。其中较佳地,锁闩件承载轨道形成在夹持座的底部。而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是形成在线夹本体中的锁闩件接纳通道,第二配合部为锁闩件的杆状本体,该杆状本体能够插入到锁闩件接纳通道中。其中较佳地,锁闩件接纳通道形成在夹线部与夹持座相交界的位置处。为了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互相配合之后锁定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提高线夹的安装牢固度,在第一配合部与第二配合部之间形成有锁定元件,锁定元件被设置成,允许锁闩件相对于线夹本体沿着朝向线夹本体的第一方向运动,且阻碍锁闩件沿着远离线夹本体的第二方向运动。在一种具体结构中,锁定元件包括形成于第一配合部中的至少一个第一锁定齿和形成于第二配合部上的至少一个第二锁定齿。锁定元件也可实施为其它已知的锁定结构。较佳地,锁闩件的夹持部为形成在锁闩件的一端上的夹持片,在将线夹安装到板上时,通过夹持片与板之间的抵接,来实现对线夹本体的固定。线夹本体的夹持座中的固定部件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中的至少一种:弹性夹、磁吸件以及粘接件。当固定部件为弹性夹时,该弹性夹可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连接在第一夹持臂与第二夹持臂之间的弹性部,弹性部所施加的弹性力使第一夹持臂和第二夹持臂彼此靠近。附图说明从附图所示的结构中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线夹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第一实施例的线夹将要安装到板上且将要夹持线缆的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图3a是第一实施例的线夹的剖视图。图3b是图3a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4a~4c示出了将图1所示的线夹组装起来的示意图。图5a示出了夹持了线缆的图1所示线夹安装在板上的示意图,其中线夹夹持有一根线缆。图5b示出了夹持了线缆的图1所示线夹安装在板上的另一示意图,其中线夹夹持有二根线缆。图6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线夹的立体图。图7a是第二实施例的线夹的剖视图。图7b是图7a中的部分B的放大图。图8示出了夹持了线缆的图6所示线夹安装在板上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线夹的立体图。图10示出了夹持了线缆的图9所示线夹安装在板上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板2线缆100线夹110线夹本体111夹线部112夹持座113弹性条114锁闩件承载轨道120锁闩件121轨道接纳通道122夹持片131第一锁定齿132第二锁定齿141第一夹持臂142第二夹持臂143弹性部200线夹210线夹本体211夹线部212夹持座213锁闩件接纳通道220锁闩件221夹持片231第一锁定齿232第二锁定齿300线夹310线夹本体320锁闩件311夹线部312夹持座313锁闩件接纳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应当了解,附图中所示的仅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其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显而易见的修改、变型、等效替换,并且在不相矛盾的前提下,在以下所描述的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而这些都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第一实施例>图1~5b中示出的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线夹100,该线夹100用于夹持住所要排布的线缆,并能够固定在诸如板1之类部件上,以规定线缆的排布路径。如图1中所示的,线夹100包括线夹本体110和锁闩件120。锁闩件120能够配合到线夹本体110上,并通过线夹本体110与锁闩件120之间的协作,帮助将线夹100固定在板1上。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线夹100将要安装到板1上的状态,并且示出了将要为线夹100所夹持的线缆2。其中,图中示例性地示出为L形板的板1,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本技术的线夹100也适用于其它类型的板或其它线缆安装部件上,例如平板等。如图2所示,线夹100的线夹本体110包括夹线部111和夹持座112。夹线部111中形成有弹性条113,当线缆2插入到夹线部111中时,弹性条113弹性变形,从而将线缆2夹持并固定于线夹100。夹持座112与夹线部111相连接,并且图中所示的夹持座112形成为弹性夹的结构。具体地,在图中所示的夹持座112中包括两个夹持臂,即第一夹持臂141和第二夹持臂142,连接在第一夹持臂141和第二夹持臂142之间的是弹性部143,例如图中所示的弧形弹性部。夹持座112的第一、第二夹持臂141、142可以由与弹性部143相同的材料制成,且较佳地,加持座112的第一、第二夹持臂141、142和弹性部143一体地形成。当然,夹持座112的各部件也可由不同的材料制成,这也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例如,弹性部143由弹性材料制成,而第一、第二夹持臂141、142则由其它材料制成,并且可为非弹性材料。弹性部143对第一夹持臂141和第二夹持臂142施加偏置力,使第一夹持臂141和第二夹持臂142互相靠近。在将线夹100夹到板1的边缘上时,通过弹性部143的弹性力,使第一夹持臂141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包括夹线部和与夹线部相连接的夹持座,所述夹线部用于夹持线缆,所述夹持座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件,在所述线夹本体上形成有第一配合部;以及锁闩件,所述锁闩件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并且在所述锁闩件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座相协作,以使所述线夹本体固定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夹包括:线夹本体,所述线夹本体包括夹线部和与夹线部相连接的夹持座,所述夹线部用于夹持线缆,所述夹持座包括用于固定的固定部件,在所述线夹本体上形成有第一配合部;以及锁闩件,所述锁闩件形成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部相配合,并且在所述锁闩件的一端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所述夹持座相协作,以使所述线夹本体固定在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是形成在所述线夹本体上的锁闩件承载轨道,所述第二配合部是形成在所述锁闩件中的轨道接纳通道,所述锁闩件承载轨道能够容纳在所述轨道接纳通道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件承载轨道形成在所述夹持座的底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是形成在所述线夹本体中的锁闩件接纳通道,所述第二配合部为所述锁闩件的杆状本体,所述杆状本体能够插入到所述锁闩件接纳通道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闩件接纳通道形成在所述夹线部与所述夹持座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文广郝其锦
申请(专利权)人:泛达通讯零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