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镜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1469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镜夹持装置,包括气缸、X向自动位移台、Y向自动位移台和Z向自动位移台,所述Y向自动位移台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接板,所述转接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支座,且安装支座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杆,所述转接板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夹紧叉块,所述夹紧叉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顶部的左侧与气杆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夹紧叉块顶部的右侧通过限位块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夹紧叉块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透镜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该透镜夹持装置,令透镜到达第一、第二工作位且透镜均处于同一水平平面,实现自动化控制,提高工作效率,使得良品率大大提高。

A lens clam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镜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通信
,具体为一种透镜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我国的光纤通信产业进入飞速发展的阶段,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层组成,内芯一般为几十微米或几微米,中间层称为包层,通过纤芯和包层的折射率不同,从而实现光信号在纤芯内的全反射也就是光信号的传输,涂层的作用就是增加光纤的韧性保护光纤,光纤通信是利用光波作载波,以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将信息从一处传至另一处的通信方式,现有夹持方式操纵方式为需人工对光纤及透镜进行衔接,再进行夹持,而装置为预线固定光纤,工作时透镜处于工作位置1,而气缸收缩调整后直接与透镜衔接(衔接与夹持同步完成),当气缸伸出XYZ微调进入工作位置2,后进入下一工序,这样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良品率不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模块化,自动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透镜夹持装置,解决了现有夹持方式操纵方式为需人工对光纤及透镜进行衔接,再进行夹持,不仅工作效率较低,而且良品率不高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透镜夹持装置,包括气缸、X向自动位移台、Y向自动位移台和Z向自动位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镜夹持装置,包括气缸(1)、X向自动位移台(2)、Y向自动位移台(3)和Z向自动位移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自动位移台(3)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接板(5),所述转接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支座(6),且安装支座(6)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杆(7),所述转接板(5)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夹紧叉块(8),所述夹紧叉块(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顶杆(9),所述顶杆(9)顶部的左侧与气杆(7)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夹紧叉块(8)顶部的右侧通过限位块(10)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夹紧叉块(8)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透镜板(12),且透镜板(12)的内部设置有透镜(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镜夹持装置,包括气缸(1)、X向自动位移台(2)、Y向自动位移台(3)和Z向自动位移台(4),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自动位移台(3)的正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转接板(5),所述转接板(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支座(6),且安装支座(6)左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气杆(7),所述转接板(5)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夹紧叉块(8),所述夹紧叉块(8)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顶杆(9),所述顶杆(9)顶部的左侧与气杆(7)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夹紧叉块(8)顶部的右侧通过限位块(10)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夹紧叉块(8)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有透镜板(12),且透镜板(12)的内部设置有透镜(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镜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的顶部通过转接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燚陈新海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动飞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