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3092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4: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海洋环境调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其结构如下:连接环上固接有固定架,固定架顶端连接有第一牵引绳的一端,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绕接有第一轮放器;浮游生物网为上端开口的倒锥形,且浮游生物网顶端对应的套接有钢圈,每个浮游生物网的环形穿接带处设置有环形排列的套环和拉绳,拉绳穿过相应的套环,并且拉绳的两端从同一个套环穿出,拉绳两端端部共同悬挂有重锤,每个重锤上还连接有第二牵引绳,每个第二牵引绳上端连接有第二轮放器,所有第二轮放器固接于连架上,浮游生物网的下端连接有网底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采集多个水层的样品,且不会将其它层的浮游生物混合。

A Simple Stratified Sampling Device for Plankton in Marine Environment Investig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洋环境调查用设备
,具体为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
技术介绍
浮游生物泛指生活于水中而缺乏有效移动能力的漂流生物,其中分有浮游植物及浮游动物。部分浮游生物具游动能力,但其游动速度往往比它自身所在的洋流流速来得缓慢,因而不能有效地在水中灵活游动。浮游生物(plankton),在海洋、湖泊及河川等水域的生物中,自身完全没有移动能力,或者有也非常弱,因而不能逆水流而动,而是浮在水面生活,这类生物总称为浮游生物。浮游生物网是了解水域种不同水层中浮游生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必要的的工具,专利号CN20539005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及携带方便,但是该装置下水前,环形穿接带呈打开状态,那么在下网过程中收集网内壁很有可能粘附其他水层的样品,虽然其每达到指定深度,就收紧对应的环形穿接带,但仍然存在不同水层样品混样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包括连接环、固定架、第一牵引绳、第一轮放器、连架和若干收集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固接在所述连接环上,所述连接环上固接有所述固定架,所述固定架顶端连接有所述第一牵引绳的一端,所述第一牵引绳的另一端绕接有所述第一轮放器,所述第一轮放器位于所述固定架上方,且所述第一轮放器固接在所述连架底部;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浮游生物网、网底管、钢圈、环形穿接带、套环、拉绳、重锤、第二牵引绳以及第二轮放器,所述浮游生物网为上端开口的倒锥形,且所述浮游生物网顶端对应连接有所述钢圈,所述钢圈固接在所述连接环上,所述环形穿接带固定套接在所述浮游生物网位于所述钢圈下方的位置,所述环形穿接带上设置(粘接或者穿接)有呈环形排列的若干套环,所述套环上穿接有拉绳,且所述拉绳的两端能从任意套环中穿过,所述拉绳两端端部共同悬挂有所述重锤,所述重锤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牵引绳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二轮放器,所述第二轮放器固接于所述连架上,所述浮游生物网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网底管;所有收集单元的结构相同,且所有收集单元呈环形排列,相邻收集单元的所述钢圈之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牵引绳上设置有水深刻度线。优选地,相邻所述钢圈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网底管底部设置有铅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多个浮游生物网,能够一次性采集多个水层的样品,且在固定水层取样时,自由对应的浮游生物网打开,其它的则是闭合,不会将其它层的浮游生物混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A处放大图。图中:1-浮游生物网;2-网底管;3-钢圈;4连接环;5-固定架;6第一牵引绳;7-第一轮放器;8-连架;9-环形穿接带;10-套环;11-拉绳;12重锤;13-第一牵引绳;14-第二轮放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参见图1-2,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包括连接环4、固定架5、第一牵引绳6、第一轮放器7、连架8和若干收集单元,收集单元连接在所述连接环4上,所述连接环4位于所述钢圈3上方处固接有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上连接有第一牵引绳6,所述第一牵引绳6上设置有水深刻度线,所述第一牵引绳6远离所述固定架5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轮放器7所述第一轮放器7位于所述固定架5上方,且所述第一轮放器7顶部固接有连架8,且所述第一轮放器7固接在所述连架8底部;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浮游生物网1、网底管2、钢圈3、环形穿接带9、套环10、拉绳11、重锤12、第二牵引绳13以及第二轮放器14,所述浮游生物网1为上端开口的倒锥形,且所述浮游生物网1顶端对应连接有所述钢圈3,相邻所述钢圈3之间通过卡扣固定连接,所述钢圈3固接在所述连接环4上,所述环形穿接带9固定套接在所述浮游生物网1位于所述钢圈3下方的位置,所述环形穿接带9上设置穿接有呈环形排列的若干套环10,所述套环10上穿接有拉绳11,且所述拉绳11的两端能从任意套环10中穿过,所述拉绳11两端端部共同悬挂有所述重锤12,所述重锤12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二牵引绳13,所述第二牵引绳13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二轮放器14,所述第二轮放器14固接于所述连架8上,所述浮游生物网1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网底管2,网底管2的底部设置有铅块,使浮游生物网1受铅块重力展开;所有收集单元的结构相同,且所有收集单元呈环形排列,相邻收集单元的所述钢圈3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以下以1m长的浮游生物网1,采集0-3m,3-6m,6-9m,9-12m水层浮游生物为例说明。下面以9-12m水深为例,说明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下网前,转动第一轮放器7,整个装置在重力作用下下沉,所有的第二轮放器14随之转动,重锤12受重力自然下落,拉紧所有的拉绳11,使与拉绳11相连接的所述浮游生物网1开口闭合。开始下网,当环形穿接带9到达12m水层时(由带刻度的第一牵引绳6读取),将第一轮放器7固定,转动其中一个收集单元第二轮放器14,使与该第二轮放器14相连重锤12上升,相对应的浮游生物网1受铅块的张力向下张开,水样则进入开口的浮游生物网1,此时同时匀速转动该收集单元的第一轮放器7和第二轮放器14,使整个装置上升,当环形穿接带到达9m水层时,松开第二轮放器14,使重锤12下降,拉紧拉绳11,闭合该收集单元的浮游生物网1,该浮游生物网1中采集的就是9-12m层的浮游生物。由于4个收集单元的结构相同,因此,换其余的收集单元依次在9m、6m和3m,进行收集工作,即可收集到9-12m,6-9m,3-6m,0-3m的浮游生物。以上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此,任何本领域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4)、固定架(5)、第一牵引绳(6)、第一轮放器(7)、连架(8)和若干收集单元,所述连接环(4)上固接有所述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顶端连接有所述第一牵引绳(6)的一端,所述第一牵引绳(6)的另一端绕接有所述第一轮放器(7),所述第一轮放器(7)位于所述固定架(5)上方,且固接在所述连架(8)底部;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浮游生物网(1)、网底管(2)、钢圈(3)、环形穿接带(9)、套环(10)、拉绳(11)、重锤(12)、第二牵引绳(13)以及第二轮放器(14),所述浮游生物网(1)为上端开口的倒锥形,且所述浮游生物网(1)顶端对应连接有所述钢圈(3),所述钢圈(3)固接在所述连接环(4)上,所述环形穿接带(9)固定套接在所述浮游生物网(1)位于所述钢圈(3)下方的位置,所述环形穿接带(9)上设置有呈环形排列的若干套环(10),所述套环(10)上穿接有拉绳(11),且所述拉绳(11)的两端能从任意套环(10)中穿过,所述拉绳(11)两端端部共同悬挂有所述重锤(12),所述重锤(12)上还连接有所述第二牵引绳(13),所述第二牵引绳(13)上端连接有所述第二轮放器(14),所述第二轮放器(14)固接于所述连架(8)上,所述浮游生物网(1)的下端连接有所述网底管(2);所有收集单元的结构相同,且所有收集单元呈环形排列,相邻收集单元的所述钢圈(3)之间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简易海洋环境调查浮游生物分层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环(4)、固定架(5)、第一牵引绳(6)、第一轮放器(7)、连架(8)和若干收集单元,所述连接环(4)上固接有所述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顶端连接有所述第一牵引绳(6)的一端,所述第一牵引绳(6)的另一端绕接有所述第一轮放器(7),所述第一轮放器(7)位于所述固定架(5)上方,且固接在所述连架(8)底部;所述收集单元包括浮游生物网(1)、网底管(2)、钢圈(3)、环形穿接带(9)、套环(10)、拉绳(11)、重锤(12)、第二牵引绳(13)以及第二轮放器(14),所述浮游生物网(1)为上端开口的倒锥形,且所述浮游生物网(1)顶端对应连接有所述钢圈(3),所述钢圈(3)固接在所述连接环(4)上,所述环形穿接带(9)固定套接在所述浮游生物网(1)位于所述钢圈(3)下方的位置,所述环形穿接带(9)上设置有呈环形排列的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亢振军钟秋平杨斌鲁栋梁廖日权林美芳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