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875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包括主浮体、竖直可拆卸固定在主浮体中部的长条形集水箱、竖直设置的升降方管、第一步进电机以及水泵;所述集水箱内上下均匀分隔有多个集水腔;所述集水箱水平截面为“凸”形,其突出部正面对应每个集水腔分别开设进水口,两侧面竖直设置滑槽;所述升降方管竖直穿透主浮体,使其部分位于主浮体上方,部分位于主浮体下方的水下;所述升降方管上端封闭,下端开放;该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能够自动采集不同深度的水体样本,并分别储存,便于检测不同深度的水体水质,从而得到不同深度的水体水质梯度,能够较完整准确的表现整个水体的水质情况,也可便于分析污染组成。

A Multi-depth Water Samp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属于水体采样检测领域。
技术介绍
采集受污染水体的水样,通过分析测定,以获得水体污染的基本数据。供分析用的水样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水体的化学组成和特征。采样的方法、位置、时间、次数等都是根据水体特点和分析目的决定的。供分析河流天然水化学成分的水样,一般在水文站测流断面中泓水面下0.2~0.5米采取,断面开阔时应当增加采样点。岸边采样点须设在水流通畅处。必要时还可在不同深度分层取样。采样次数根据水情变化,均匀分布于不同时期和不同流量。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均应布设测次。洪水径流量占年径流量比重很大的河流,应增加洪水期采样。小洪峰取峰顶水样,大洪峰取涨水、峰顶、落水水样。进行河流水质野外调查时,应在顺直河道主流位置取样。否则,也应尽量远离岸边,在流速较大地点采样。当下,人们对健康的意识越来越高,国家对环保的加强,逐渐认识到水质污染对健康产生的巨大危害,水体污染检测成为必须的项目,水体检测需要采集水体样本,一般都由人工采集,但人工采集有一定的缺陷,一般只采集岸边的水体,或者只在靠近水体表面进行采集,采集的水体样本无法准确的代表水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该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能够自动采集不同深度的水体样本,并分别储存,便于检测不同深度的水体水质,从而得到不同深度的水体水质梯度,能够较完整准确的表现整个水体的水质情况,也可便于分析污染组成。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包括主浮体、竖直可拆卸固定在主浮体中部的长条形集水箱、竖直设置的升降方管、第一步进电机以及水泵;所述集水箱内上下均匀分隔有多个集水腔;所述集水箱水平截面为“凸”形,其突出部正面对应每个集水腔分别开设进水口,两侧面竖直设置滑槽;所述升降方管竖直穿透主浮体,使其部分位于主浮体上方,部分位于主浮体下方的水下;所述升降方管上端封闭,下端开放;所述升降方管一侧面贴靠集水箱的突出部正面,该侧面上部开设有一出水口;所述升降方管背向集水箱的侧面竖直设置有齿条;一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升降方管另两个侧面分别向外延伸竖直的长条形滑块;两长条形滑块左右抱夹集水箱的突出部且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通过所述齿轮和齿条驱动升降方管升降以使其出水口与不同位置的进水口对接;所述水泵设置在升降方管下部以向上将水由升降方管泵入集水箱。其中,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以开闭所述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对侧的升降方管侧面上设置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以开闭所述排水口;一排水管一端对接在排水口上,另一端延伸至主浮体外;所述升降方管在采样之前由排水管将升降方管内积水排出。其中,所述排水口的口径小于升降方管的内径。其中,所述集水箱由多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单体箱依次竖直叠放而成;所述单体箱上表面靠近其外缘,且沿其外缘轮廓向上整体突起形成公端;所述单体箱下表面靠近其外缘,且沿其外缘轮廓向上整体凹陷形成母端;所述公端可与母端插配以稳定叠放的相邻两单体箱;所述主浮体中部设置有一凹部以使最下方的单体箱嵌入固定。其中,所述主浮体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以驱动主浮体浮动。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能够自动采集不同深度的水体样本,并分别储存,便于检测不同深度的水体水质,从而得到不同深度的水体水质梯度,能够较完整准确的表现整个水体的水质情况,也可便于分析污染组成。2、本技术的主浮体配有子浮体,能够保障整个装置在水中的稳定性。3、本技术的集水箱能够采用多单体箱简便组合的方式,便于根据需要增减单体箱数量,同时便于分运,也便于损坏更换。4、本技术通过升降方管的升降方式,能够采集不同的深度自动收集进入不同的单体箱中,从而自动实现不同深度水体的采样和分装。5、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组合拆装,便于运输至交通不便的地方对水体进行自动采样。6、本技术能够切换升降方管的排水口,从而实现在升降方管升降至某一深度采样前,能够首先将方管内的积水排出,并冲洗方管,提高采样水质的精确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圆圈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去除升降方管和第一步进电机的示意图;图4为图3圆圈处的放大图;图5为采样时升降方管内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采样前升降方管内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主浮体、2-集水箱、21-进水口、22-滑槽、23-公端、26-单体箱、3-升降方管、31-第一电磁阀、32-齿条、33-齿轮、34-长条形滑块、35-出水口、36-排水口、37-排水管、38-第二电磁阀、4-第一步进电机、5-水泵、6-驱动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4所示,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包括主浮体1、竖直可拆卸固定在主浮体1中部的长条形集水箱2、竖直设置的升降方管3、第一步进电机4以及水泵5;所述集水箱2内上下均匀分隔有多个集水腔;所述集水箱2水平截面为“凸”形,其突出部正面对应每个集水腔分别开设进水口21,两侧面竖直设置滑槽22;所述升降方管3竖直穿透主浮体1,使其部分位于主浮体1上方,部分位于主浮体1下方的水下;所述升降方管3上端封闭,下端开放;所述升降方管3一侧面贴靠集水箱2的突出部正面,该侧面上部开设有一出水口35;所述升降方管3背向集水箱2的侧面竖直设置有齿条32;一齿轮33与齿条32啮合;所述升降方管3另两个侧面分别向外延伸竖直的长条形滑块34;两长条形滑块34左右抱夹集水箱2的突出部且与所述滑槽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通过所述齿轮33和齿条32驱动升降方管3升降以使其出水口35与不同位置的进水口21对接;所述水泵5设置在升降方管3下部以向上将水由升降方管3泵入集水箱2。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35处设置有第一电磁阀31以开闭所述出水口35;所述出水口35对侧的升降方管3侧面上设置有排水口36,所述排水口36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38以开闭所述排水口36;一排水管37一端对接在排水口36上,另一端延伸至主浮体1外;所述升降方管3在采样之前由排水管37将升降方管3内积水排出。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口36的口径小于升降方管3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集水箱2由多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单体箱26依次竖直叠放而成;所述单体箱26上表面靠近其外缘,且沿其外缘轮廓向上整体突起形成公端23;所述单体箱26下表面靠近其外缘,且沿其外缘轮廓向上整体凹陷形成母端;所述公端23可与母端插配以稳定叠放的相邻两单体箱26;所述主浮体1中部设置有一凹部以使最下方的单体箱26嵌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主浮体1上还设置有驱动机构6以驱动主浮体1浮动。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主浮体1、多个单体箱26、升降方管3等运输到需要采集水样的水域附近,将单体箱26叠放在主浮体1上,其中,最下方的单体箱26嵌入主浮体1中固定;装上升降方管3,装置在驱动机构6的驱动下浮动至待采样的水域,第一步进电机4通过齿轮33、齿条32驱动升降方管3上下移动,其移动的单个行程为相邻两个单体箱26上的进水口21之间的距离;当升降方管3降低至其出水口35对准最下方的单体箱26上的进水口21时,升降方管3下端开放端采集的水样为最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浮体(1)、竖直可拆卸固定在主浮体(1)中部的长条形集水箱(2)、竖直设置的升降方管(3)、第一步进电机(4)以及水泵(5);所述集水箱(2)内上下均匀分隔有多个集水腔;所述集水箱(2)水平截面为“凸”形,其突出部正面对应每个集水腔分别开设进水口(21),两侧面竖直设置滑槽(22);所述升降方管(3)竖直穿透主浮体(1),使其部分位于主浮体(1)上方,部分位于主浮体(1)下方的水下;所述升降方管(3)上端封闭,下端开放;所述升降方管(3)一侧面贴靠集水箱(2)的突出部正面,该侧面上部开设有一出水口(35);所述升降方管(3)背向集水箱(2)的侧面竖直设置有齿条(32);一齿轮(33)与齿条(32)啮合;所述升降方管(3)另两个侧面分别向外延伸竖直的长条形滑块(34);两长条形滑块(34)左右抱夹集水箱(2)的突出部且与所述滑槽(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通过所述齿轮(33)和齿条(32)驱动升降方管(3)升降以使其出水口(35)与不同位置的进水口(21)对接;所述水泵(5)设置在升降方管(3)下部以向上将水由升降方管(3)泵入集水箱(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深度水体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浮体(1)、竖直可拆卸固定在主浮体(1)中部的长条形集水箱(2)、竖直设置的升降方管(3)、第一步进电机(4)以及水泵(5);所述集水箱(2)内上下均匀分隔有多个集水腔;所述集水箱(2)水平截面为“凸”形,其突出部正面对应每个集水腔分别开设进水口(21),两侧面竖直设置滑槽(22);所述升降方管(3)竖直穿透主浮体(1),使其部分位于主浮体(1)上方,部分位于主浮体(1)下方的水下;所述升降方管(3)上端封闭,下端开放;所述升降方管(3)一侧面贴靠集水箱(2)的突出部正面,该侧面上部开设有一出水口(35);所述升降方管(3)背向集水箱(2)的侧面竖直设置有齿条(32);一齿轮(33)与齿条(32)啮合;所述升降方管(3)另两个侧面分别向外延伸竖直的长条形滑块(34);两长条形滑块(34)左右抱夹集水箱(2)的突出部且与所述滑槽(22)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步进电机(4)通过所述齿轮(33)和齿条(32)驱动升降方管(3)升降以使其出水口(35)与不同位置的进水口(21)对接;所述水泵(5)设置在升降方管(3)下部以向上将水由升降方管(3)泵入集水箱(2)。2.如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成伟江涛李新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慧源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