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875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属于水质监测技术领域,通过优选设置绞盘、上板、底板、位置检测板等部件,以及对应设置水管的出水口、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注水孔与排水孔等结构的位置,能有效实现绞盘和水管的准确控制,完成水管取样前的冲洗和取样时的精确对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盘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有效实现水管的精确控制,完成水管取样前的冲洗和取样时的精确注水取样,有效避免了水样采集过程中的样品污染,实现了多点水样的准确采集,提升了水样采集的效率和水质检测的准确性,缩短了水质检测的周期,降低了水质检测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Tube-disk structure of a multi-point water sampl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
本技术属于水质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
技术介绍
水资源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水资源的污染也日趋严重,成为世界性的环境治理难题,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国家正大力加强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的相关工作,旨在减缓或者治理现如今日益加剧的水污染问题。在水污染的治理过程中,水质检测与分析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明确水污染的本质原因,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而有效实现水污染的治理。在水质检测与分析的过程中,取水采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过程,水样采集过程的准确性往往影响着水质检测结果的精准度,水样采集的效率也影响着水质检测的成本。目前,水样采集过程往往是通过人工采集的方式进行,如在水源边缘处进行采集,或者靠人乘坐船只等设备到达指定采水点进行采集等,这种采集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对于部分水环境恶劣的区域,人工采集的方式可能会对采集者造成伤害,影响采集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人工采集水样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不利于水质检测的快速、安全、有效地完成。鉴于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借助无人机来进行水样采集的方案,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工采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现有专利申请CN201710622826中,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挂载的智能水样采集装置,其通过无人机搭载水样采集装置飞抵待取样水域上方完成水样采集,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水样采集的无人自动进行,避免原始人工采集方式中的一些弊端;但是,上述水样采集装置的水管收放过程无法实现准确控制,水样采集装置的水管也无法在采样前进行冲洗过程,因此其无法准确实现多点多样品的采集,采集的水样也存在相互污染的可能,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中通过对应设置的绞盘、上板、底板、位置检测板等部件,能实现对多点取水采样装置水管的准确控制,精确完成水管的冲洗过程和注水取样过程,减少水样的污染,提升水样采集的效率和水质检测的准确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盘、水管和绞盘电机;其中,所述绞盘电机的输出轴对应匹配所述绞盘,并可驱动该绞盘转动,实现所述水管的收放;所述绞盘包括同轴设置并以连接筒对应连接的上隔板和下隔板,并在两隔板之间形成可缠绕容纳所述水管的容置空间,且所述绞盘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上板和底板,使得所述上板与所述上隔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下隔板分别对正;所述上板与所述底板以间隔设置于外周环向的若干连接杆对应连接,以使得所述上板与所述底板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所述底板上沿环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两侧端面的通孔,即注水孔和排水孔,所述注水孔和所述排水孔沿环向交替间隔布置;所述水管的出水口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隔板上,并对应该出水口在所述上隔板的顶面竖向同轴设置有第一检测元件,且所述上板的底面上对应所述绞盘固定设置有位置检测板,该位置检测板的底面上沿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检测元件,且各所述第二检测元件分别与所述底板上的对应通孔竖向同轴对应,并可在所述绞盘转动时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同轴对正并匹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滑轮组件,其包括与所述水管对应匹配的滑轮,并使得所述水管的进水口对应穿过所述滑轮组件后竖向垂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水管上对应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设置有标签,并在所述滑轮组件上分别对应两所述标签设置有检测部件,使得所述水管完全放出或者完全收回时对应的标签可与所述检测部件匹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各所述注水孔沿环向等间隔开设,且各所述排水孔沿环向等间隔开设。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水孔和所述排水孔沿环向等间隔开设。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注水孔的开设数量为4个,且所述排水孔的开设数量为4个,即所述第二检测元件的设置数量为8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绞盘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法兰盘对应与所述绞盘对应匹配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位置检测板设置为圆环形板状结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签为磁性标签、机械碰撞标签或者红外感应标签。上述改进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总体而言,通过本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通过优选设置绞盘、上板、底板、位置检测板等部件,对应设置水管的出水口、第一检测元件、第二检测元件、注水孔与排水孔等结构的位置,有效实现了水管出水口与对应注水孔或者对应排水孔的精确对正,实现了水管取样前的冲洗和取样时的精确对正,避免了水样的污染,减少了水质检测过程中的误差,实现了多点水样的准确采集,提升了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2)本技术的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通过对应设置滑轮组件和在水管上对应出水口和进水口分别设置标签,以及在滑轮组件上对应两标签设置检测部件,使得水管完全放出或者完全收回时相应的标签可与检测部件匹配,及时反馈水管的收放状态,避免水管收放到位后绞盘电机还继续工作,有效减少了管盘结构中相应部件的损坏,延长了管盘结构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应用成本;(3)本技术的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结构简单,设置简便,能有效实现水管的准确收放,并通过绞盘的准确控制实现水管取样前的冲洗和取样时的精确注水取样,有效避免了水样采集过程中的样品污染,实现了多点水样的准确采集,提升了水样采集的效率和水质检测的准确性,缩短了水质检测的周期,降低了水质检测的成本,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的整体结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盘结构的绞盘、位置检测板和底板的匹配关系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盘结构的底板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盘结构的位置检测板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管盘结构的位置检测板底面示意图;在所有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具体为:1.绞盘,101.上隔板,102.下隔板;2.水管,201.出水口,202.进水口,203.标签;3.上板,4.底板,401.注水孔,402.排水孔;5.位置检测板,501.板体,502.第二检测元件;6.第一检测元件,7.滑轮组件,701.滑轮,702.检测部件;8.绞盘电机,9.法兰盘,10.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中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如图1和图2中所示,包括绞盘1、水管2、上板3、底板4和位置检测板5。其中,绞盘1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隔板101和下隔板102,两隔板同轴设置,并以呈圆柱形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盘(1)、水管(2)和绞盘电机(8);其中,所述绞盘电机(8)的输出轴对应匹配所述绞盘(1),并可驱动该绞盘(1)转动,实现所述水管(2)的收放;所述绞盘(1)包括同轴设置并以连接筒对应连接的上隔板(101)和下隔板(102),并在两隔板之间形成可缠绕容纳所述水管(2)的容置空间,且所述绞盘(1)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上板(3)和底板(4),使得所述上板(3)与所述上隔板(101)、所述底板(4)与所述下隔板(102)分别对正;所述上板(3)与所述底板(4)以间隔设置于外周环向的若干连接杆(10)对应连接,以使得所述上板(3)与所述底板(4)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所述底板(4)上沿环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两侧端面的通孔,即注水孔(401)和排水孔(402),所述注水孔(401)和所述排水孔(402)沿环向交替间隔布置;所述水管(2)的出水口(20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隔板(102)上,并对应该出水口(201)在所述上隔板(101)的顶面竖向同轴设置有第一检测元件(6),且所述上板(3)的底面上对应所述绞盘(1)固定设置有位置检测板(5),该位置检测板(5)的底面上沿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检测元件(502),且各所述第二检测元件(502)分别与所述底板(4)上的对应通孔竖向同轴对应,并可在所述绞盘(1)转动时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6)同轴对正并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绞盘(1)、水管(2)和绞盘电机(8);其中,所述绞盘电机(8)的输出轴对应匹配所述绞盘(1),并可驱动该绞盘(1)转动,实现所述水管(2)的收放;所述绞盘(1)包括同轴设置并以连接筒对应连接的上隔板(101)和下隔板(102),并在两隔板之间形成可缠绕容纳所述水管(2)的容置空间,且所述绞盘(1)的两侧分别同轴设置有上板(3)和底板(4),使得所述上板(3)与所述上隔板(101)、所述底板(4)与所述下隔板(102)分别对正;所述上板(3)与所述底板(4)以间隔设置于外周环向的若干连接杆(10)对应连接,以使得所述上板(3)与所述底板(4)的位置相对固定,且所述底板(4)上沿环向间隔开设有多个贯穿两侧端面的通孔,即注水孔(401)和排水孔(402),所述注水孔(401)和所述排水孔(402)沿环向交替间隔布置;所述水管(2)的出水口(201)固定设置在所述下隔板(102)上,并对应该出水口(201)在所述上隔板(101)的顶面竖向同轴设置有第一检测元件(6),且所述上板(3)的底面上对应所述绞盘(1)固定设置有位置检测板(5),该位置检测板(5)的底面上沿环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检测元件(502),且各所述第二检测元件(502)分别与所述底板(4)上的对应通孔竖向同轴对应,并可在所述绞盘(1)转动时分别与所述第一检测元件(6)同轴对正并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点取水采样装置的管盘结构,其中,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率刘奇张彬沈顺明张俊锋隗杰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飞流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