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斌堂专利>正文

单管自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876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管自给装置,包括: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当负压执行器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负压执行器(100)联动流体执行器(200),使得流体执行器(200)的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位于同一管体中。

Single tube self-suppor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管自给装置
本技术涉及驱动领域,具体地,涉及单管自给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液体的不可压缩性,利用液体管道面积的不同可以实现位移的放大,这就是本技术的液压放大原理。由于在某些使用环境下,需要精密驱动系统无磁性,此时基于液压放大原理的驱动系统就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通过连通装置可以实现远程驱动。本技术创新的将液压放大应用于精密驱动位移放大,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可远程、无噪声、无磁性的驱动机理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管自给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管自给装置,包括: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当负压执行器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负压执行器100联动流体执行器200,使得流体执行器200的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位于同一管体中。优选地,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均为活塞组件;流体执行器200位于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中。优选地,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之间联动运动;负压执行器的有杆腔103连通大气;当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的无杆腔202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流体执行器的无杆腔202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优选地,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的头部连接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的尾部;或者是,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的头部与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的尾部之间可分离。优选地,流体执行器的活塞缸体205紧固连接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的腔壁。优选地,负压执行器100为活塞组件,流体执行器200为囊体209;当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的囊体209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流体执行器200的囊体209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优选地,负压执行器100包括负压腔转片106、负压腔隔片107;流体执行器200包括容纳腔转片206、容纳腔隔片207;负压腔转片106、负压腔隔片107、容纳腔转片206、容纳腔隔片207均位于筒体400中;负压腔转片106、负压腔隔片107、筒体400之间形成负压腔;容纳腔转片206、容纳腔隔片207、筒体400之间形成容纳腔;负压腔转片106、容纳腔转片206之间联动转动。优选地,负压执行器100为一个或多个;流体执行器200为一个或多个;负压执行器100的负压腔与流体执行器200的容纳腔力传递面的面积相等或不相等。优选地,流体执行器200的输出口设置有口径调节装置。优选地,所述联动包括:同步或非同步联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利用大气压实现自给输出流体的功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克服传统的弹性气囊预先液体或气体涨紧,回缩挤压流体微量输出的问题:输出力衰减、运动驱动力、速度不稳定而影响输出精度。2.利用无处不在的大气压和真空间的恒力差推动真空执行器运动,同时带动与其运动端固连的非真空流体推动执行器运动端的同步运动。3.两种执行器腔室大小可以根据输出速度、容量需求等优化匹配。4.流体输出口径大小根据单位时间流量指标对应确定。5.负压执行器和流体执行器可以一个以上组合使用,可采用一对多,或多对多的组合形式。6.本技术作为一个单元体可以组合使用,用于多种不同成分流体的定量、定时汇集或匹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基本实施例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单管自给装置,包括: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当负压执行器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负压执行器100联动流体执行器200,使得流体执行器200的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位于同一管体中。下面对基本实施例的各个优选例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均为活塞组件;流体执行器200位于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中。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之间联动运动;负压执行器的有杆腔103连通大气;当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的无杆腔202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流体执行器的无杆腔202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的头部连接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的尾部;或者是,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的头部与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的尾部之间可分离。流体执行器的活塞缸体205紧固连接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的腔壁。具体地,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的一侧的受大气压的受压面积小于另一侧另一侧的,即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的端面的,受大气压的受压面积,因此引起压差而能够通过大气压来驱动压出流体。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为图1所示实施例1的变化例。在本实施例中,负压执行器100为活塞组件,流体执行器200为囊体209;当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的囊体209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流体执行器200的囊体209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具体地,囊体可以是由弹性材料制成,也可以是由非弹性材料制成。实施例3如图5、图6所示,为图3所示实施例3的优选例。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初始时由外部针筒将流体从输出口注入囊体;撤走外部针筒后,如图6所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囊体被压缩而排出流体。实施例4如图7、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负压执行器100包括负压腔转片106、负压腔隔片107;流体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管自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当负压执行器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负压执行器(100)联动流体执行器(200),使得流体执行器(200)的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位于同一管体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管自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当负压执行器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负压执行器(100)联动流体执行器(200),使得流体执行器(200)的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位于同一管体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管自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执行器(100)、流体执行器(200)均为活塞组件;流体执行器(200)位于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自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之间联动运动;负压执行器的有杆腔(103)连通大气;当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形成负压腔时,流体执行器的无杆腔(202)形成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在大气的驱动下,能够使得负压执行器的无杆腔(102)所形成的负压腔的体积变小,流体执行器的无杆腔(202)所形成的具有容纳空间的容纳腔的体积变小,并使得容纳腔中的流体排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自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的头部连接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的尾部;或者是,负压执行器的活塞杆(101)的头部与流体执行器的活塞杆(201)的尾部之间可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管自给装置,其特征在于,流体执行器的活塞缸体(205)紧固连接负压执行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斌堂
申请(专利权)人:杨斌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