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75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包括: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于高耸建筑物底部周边的多个灌注桩;铺设于高耸建筑物的基础外地面上用于将基础和灌注桩拉结为一体的钢筋砼地坪,钢筋砼地坪包覆连接灌注桩的顶部和基础的外露部分;设置于灌注桩外围的混凝土周梁,混凝土周梁距离灌注桩的顶部预定深度且连接支撑于灌注桩的外侧,用于对灌注桩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加固保护结构简单稳定,施工简单、快捷;便于高耸建筑物周边土体开挖,使得周边进行土体开挖施工时的安全要求满足工程规定,有利于加快周边工程施工进度,且不影响既有高耸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避免了高耸建筑物的迁移作业。

Foundation Reinforcement and Protection Structure of Tall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物基础加固
,特别地,涉及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在城市道路施工建设中,新建道路不可避免的穿越一些重要的高耸建筑物,如高压输电塔、高耸水塔等。通常情况下,在施工设计中都会选择尽可能使所设计的道路避开既有的重要高耸结构。但当新建道路路线方向上遇到连续或多个高耸建筑物(如:连续高压电塔等),这些高耸结构物之间难以完全避让,加之高耸建筑物迁移需要多部门协调配合,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力物力,还容易带来施工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对既有高耸结构物的基础进行补强加固,再沿高耸结构物基础四周开挖土体以达到施工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以解决高耸建筑物迁移作业造成人力物力投入大以及易带来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用于对高耸建筑物的多个基础进行加固保护,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包括: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于高耸建筑物底部周边的多个灌注桩;铺设于高耸建筑物的基础外地面上用于将基础和灌注桩拉结为一体的钢筋砼地坪,钢筋砼地坪包覆连接灌注桩的顶部和基础的外露部分;设置于灌注桩外围的混凝土周梁,混凝土周梁距离灌注桩的顶部预定深度且连接支撑于灌注桩的外侧,用于对灌注桩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优选地,混凝土周梁靠近灌注桩的一侧呈竖直面,混凝土周梁远离灌注桩的一侧呈台阶面。优选地,多个灌注桩围合形成的框形结构的外侧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护灌注桩的至少一层细石砼面层,细石砼面层内附有钢筋网。优选地,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还包括用于将高耸建筑物的多个基础进行连接加固为整体的连接组件。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相邻两个基础进行连接加固的方形连接结构和用于将对角线上的两个基础进行连接加固的对角连接结构。优选地,钢筋砼地坪呈回字形,其包覆连接连接组件的一部分,连接组件的另一部分裸露于回字形钢筋砼地坪的中央开口。优选地,钢筋砼地坪内的钢筋骨架分别与灌注桩的钢筋、连接组件连接固定为一体。优选地,钢筋砼地坪与基础之间设置有用于隔断二者的油浸木板。优选地,混凝土周梁的底部、钢筋砼地坪的底部分别设置有用于提供平整表面以及防滑的素混凝土垫层。优选地,多个灌注桩依序排布呈框形并将多个基础作为整体围在框形内。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通过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多个灌注桩,通过钢筋砼地坪将灌注桩和高耸建筑物的基础拉结为一体,将高耸建筑物的基础与灌注桩和钢筋砼地坪形成有效整体,减小了高耸建筑物基础的变形,通过连接支撑于灌注桩外侧的混凝土周梁对灌注桩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使得高耸建筑物基础对其所在土体乃至灌注桩的侧向剪应力被抵消,可有效降低灌注桩乃至基础的变形,能有效提高既有高耸建筑物基础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本技术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简单稳定,施工简单、快捷;本技术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便于高耸建筑物周边土体开挖,使得高耸建筑物基础周边进行土体开挖施工时的安全要求能满足了工程的规定要求,同时,有利于加快在既有高耸建筑物周边工程施工进度,且不影响既有高耸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避免了高耸建筑物的迁移作业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基础;2、灌注桩;3、钢筋砼地坪;30、中央开口;4、混凝土周梁;5、细石砼面层;6、方形连接结构;7、对角连接结构;8、油浸木板;9、素混凝土垫层;10、设计地面。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用于对高耸建筑物的多个基础进行加固保护。本技术所指的高耸建筑物包括高压输电塔、高耸水塔等。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高耸建筑物为高压输电塔进行保护,高压输电塔具有四个基础1(扩展基础)。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包括: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于高耸建筑物底部周边的多个灌注桩2;铺设于高耸建筑物的于基础1外地面上用于将基础1和灌注桩2拉结为一体的钢筋砼地坪3,钢筋砼地坪3包覆连接灌注桩2的顶部和基础1的外露部分;设置于灌注桩2外围的混凝土周梁4,混凝土周梁4距离灌注桩2的顶部预定深度且连接支撑于灌注桩2的外侧,用于对灌注桩2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本技术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通过在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设置灌注桩2,通过钢筋砼地坪3将灌注桩2和基础1拉结为一体,钢筋砼地坪3包覆连接灌注桩2的顶部和基础1的外露部分,将高耸建筑物的基础1与灌注桩2和钢筋砼地坪3形成有效整体,减小了高耸建筑物基础1的变形,通过连接支撑于灌注桩2外侧的混凝土周梁4对灌注桩2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使得高耸建筑物基础1对其所在土体乃至灌注桩2的侧向剪应力被抵消,可有效降低灌注桩2乃至基础1的变形,能有效提高既有高耸建筑物基础1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本技术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简单稳定,施工简单、快捷;本技术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便于高耸建筑物周边土体开挖,使得高耸建筑物基础1周边进行土体开挖施工时的安全要求能满足了工程的规定要求,同时,有利于加快在既有高耸建筑物周边工程施工进度,且不影响既有高耸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避免了高耸建筑物的迁移作业及其造成的社会影响。本技术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还包括用于将高耸建筑物的多个基础1进行连接加固为整体的连接组件。通过连接组件将多个基础1连接加固为整体,减小高耸建筑物底部的变形,进一步增强了高耸建筑物基础1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有利于保证高耸建筑物的抗倾倒能力。本优选实施例中,连接组件包括用于将相邻两个基础1进行连接加固的方形连接结构6和用于将对角线上的两个基础1进行连接加固的对角连接结构7。方形连接结构6形成相邻两基础1之间的拉结件和支撑件,以确保相邻两基础之间的相对稳定性。对角连接结构7配合方形连接结构6组合构成三角形的稳定支撑和拉结组合结构。优选地,连接组件可采用槽钢连接而成,结构简单且容易实施,可节省材料以降低成本和造价。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钢板或者钢绳等实现基础1之间的连接加固。多个灌注桩2依序排布呈框形并将多个基础1作为整体围在框形内。本优选实施例中,在高压输电塔的四个基础1的外周设置了一圈灌注桩2,这一圈灌注桩2依序排布围成矩形,将四个基础1作为整体围绕在矩形内。本实施例中,多个灌注桩2依序间隔布设形成矩形结构。相邻两个灌注桩2的桩心之间的间距为900~1000mm。本优选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灌注桩2桩心之间的间距为950mm,在方便灌注桩2的钻孔及灌注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用于对高耸建筑物的多个基础(1)进行加固保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包括: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于高耸建筑物底部周边的多个灌注桩(2);铺设于高耸建筑物的基础(1)外地面上用于将基础(1)和灌注桩(2)拉结为一体的钢筋砼地坪(3),所述钢筋砼地坪(3)包覆连接灌注桩(2)的顶部和基础(1)的外露部分;设置于所述灌注桩(2)外围的混凝土周梁(4),所述混凝土周梁(4)距离所述灌注桩(2)的顶部预定深度且连接支撑于所述灌注桩(2)的外侧,用于对所述灌注桩(2)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用于对高耸建筑物的多个基础(1)进行加固保护,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包括:沿高耸建筑物周向布设于高耸建筑物底部周边的多个灌注桩(2);铺设于高耸建筑物的基础(1)外地面上用于将基础(1)和灌注桩(2)拉结为一体的钢筋砼地坪(3),所述钢筋砼地坪(3)包覆连接灌注桩(2)的顶部和基础(1)的外露部分;设置于所述灌注桩(2)外围的混凝土周梁(4),所述混凝土周梁(4)距离所述灌注桩(2)的顶部预定深度且连接支撑于所述灌注桩(2)的外侧,用于对所述灌注桩(2)施加侧向的预压应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周梁(4)靠近所述灌注桩(2)的一侧呈竖直面,所述混凝土周梁(4)远离所述灌注桩(2)的一侧呈台阶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灌注桩(2)围合形成的框形结构的外侧表面覆盖有用于保护灌注桩(2)的至少一层细石砼面层(5),所述细石砼面层(5)内附有钢筋网。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耸建筑物基础加固保护结构还包括用于将高耸建筑物的多个基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国庆李英鑫肖洪波赫亚楠唐新建林宇亮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