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列向心推力滚动体轴承装置的装配方法及据此而成的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71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双列向心推力滚动体轴承装置的方法,所述轴承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两座圈的内环件,以及两个独立的分别具有一座圈的外环件,所述外环件包围形成一间隙,所述间隙沿所述轴承轴线的剖面形状为楔形,所述轴承装置还包括两列均安装在内外环形件的座圈之间的滚动体,以及位于所述外环件之间的公差装置,所述公差装置使得两个外环件彼此远离,以便于向轴承提供所需的公差(负值、零或正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具有两座圈的内环件,提供分别具有一座圈的两外环件,将外环件围绕所述内环件放置,将两列滚动体放置在内外环件的相应座圈之间,提供一环形公差环,该公差环的横截面尺寸大于至少一个外环件的外径,将公差环向上移动至一个与所述外环件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使公差环发生塑性变形,以便其横截面尺寸减小,并使得公差环与包围楔形间隙的外环件的相对面之间达到所需的公差。(*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列向心推力滚动体轴承装置的制造,其中一规定的公差和初始载荷被施加在两个轴承部件之间。所述公差可以是正值、零或负值(初始载荷)。专利文献WO-A-99/31398披露了一种制造这种轴承的方法。按照这种已有的轴承制造方法,一个柔性的具有金属部分的环位于由外环的相对面形成的楔形间隙之间。随后,金属部分沿径向向内变形,以便形成所需的公差或初始载荷。虽然如此制造的轴承装置确实得到了令人满意的公差或初始载荷,但是制造工序还可进一步加以改善。对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双列向心推力滚动体轴承的方法,所述轴承包括一个具有两座圈的内环件,以及两个独立的分别具有一座圈的外环件,所述外环件包围形成一间隙,该间隙沿通过轴承轴的剖面方向为楔形,所述轴承还包括两列分别安装在内外环件座圈之间的滚动体,以及位于所述外环件之间的公差装置,所述公差装置使得两个外环件彼此远离,以便于向轴承提供所需的公差(负值、零或正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具有两座圈的内环件;-提供分别具有一座圈的两外环件;-将外环件围绕所述内环件放置;-将一组滚动体放置在内外环件的相应座圈之间,可能连同保持架;-提供一公差环,该公差环的横截面尺寸比至少一个外环件的外径大;-将公差环向上移动至一个与所述外环件之间的间隙相对的位置;-使公差环发生塑性变形,以便减小其横截面尺寸,并使得在公差环与包围形成楔形间隙的外环件的相对面之间具有预期的公差。所需或规定的公差由公差环适当的变形得以实现。当所述公差环发生塑性变形后,组装工具被移开,轴承装置即可使用。公差量或初始载荷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差环的变形量的大小而设定。此外,初始载荷可以随着内环件的转动而增大,以便于监测滚动阻力以及相关的初始载荷的增大。装配轴承装置的方法最好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个使得所述公差环发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所述工具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卡爪,所述卡爪的内表面至少部分确定了变形公差环的外形;-所述工具卡爪与公差环结合,并且沿径向向内的方向推压公差环。所述公差环可以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工具卡爪数量相同的环形部,所述环形部包围外伸的变形部,所述每个变形部在一对相邻卡爪的联合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当每个工具卡爪在其相对端具有沿圆周方向延伸的齿时,公差环的每个变形部与相邻卡爪的一对齿结合,所述变形部可以以一适当的方式发生变形。通过装配工具在其每对卡爪间具有一相应的指状物,装配轴承装置的方法还可得以进一步改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得每个指状物与一个变形部结合;-随后使得工具卡爪作用于环形部。在这种情况下,工具卡爪能够向内上移至并紧靠指状物。所述与指状物的紧靠可确保公差环适当的变形量。本专利技术还涉及根据上述装配步骤而形成的双列向心推力滚动体轴承装置,该轴承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两座圈的内环件,两个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座圈并且包围形成一楔形间隙的外环件,以及两列分别与一对座圈滚动接触的滚动体。按照本专利技术,所述外环件通过一提供轴向轴承公差的公差环而得以互相支撑。所述公差环整体位于由所述外环件的外表面所确定的轮廓中。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装配所述轴承装置使用的工具,该工具包括至少两个弧形卡爪,操纵装置用以使得卡爪在推压阶段彼此靠近,在拆卸阶段彼此远离。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以在上述形成一轴承装置的装配方法中使用的公差环。所述公差环包括若干个与所述工具卡爪数量相同的环形部,所述环形部包围外伸的凸出变形部,所述每一变形部在一对相邻卡爪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下面将参照附图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一双列锥形滚柱轴承装置的透视图,其中的公差环未装配,没有发生变形;图2表示组装完成的轴承装置,其中的公差环已发生变形;图3是沿未发生变形的公差环的横截面图,其上具有卡爪;图4表示公差环变形的中间阶段;图5表示公差环已完全变形的阶段;图6-12表示装配双列锥形滚柱轴承装置的步骤;图13表示装有本专利技术的轴承的卡车轮毂总成;图14是一卡车轮毂总成的第二实施例;图15是一卡车轮毂总成的第三实施例;图16表示装有本专利技术的轴承的小齿轮轴承装置;图17表示一齿轮轴承传动总成;图18表示一车轮轴承装置;图19-21表示轴承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22表示具有一轴的实施例;图23表示具有一凸缘的轮毂;图24表示一阶梯式轴的拖车车轮轴承装置;图25表示一拖车车轮轴承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图26表示一拖车车轮轴承装置的第三实施例;图27表示一后轮组件;图28表示一卡车拐弯驱动执行机构;图29表示具有一对开内部轴承部件的实施例;图30表示具有单独的锥形套的实施例。图1是按照图2的双列锥形滚柱轴承装置1的装配的开始阶段。所述轴承装置1包括一个一体的具有两个锥形座圈3、4的内环2,以及两个独立的、分别具有一座圈7、8的外环5和6。外环5、6之间形成了一个由每个外环5、6的楔形相对面13、14限定而成的间隙12。所述间隙沿径向向内的方向略微变窄。在座圈4,7以及3,8之间具有两组锥形滚子9,10,所述每组还包括一个保持架22,2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个公差环11,在图1所示的阶段,公差环还没有发生变形。所述公差环11包括若干环形部18,同时交替放有等数量的沿径向向外伸出的变形部19。在图2所示的装配完成阶段,这些变形部19已经发生了变形,其中公差环11的最大外径已经减小并落入所述外环5,6的外圆周之内。此外,所述公差环11完全地位于各个外环6,5的相对的楔形面13,14之间。所述公差环11相对于这些外环5,6可以具有一个正的、零或负的公差,以便于为轴承装置1提供所需或规定的初始负载或游隙。现在参见附图3-5,对装配轴承装置1的工具和步骤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图3对应于图1,公差环11环绕所述外环5、6之间的间隙12。所述公差环11具有三个环形部18以及等数量的向外伸出的变形部19。在此,还具有一个工具15,该工具还包括三个卡爪16,每个卡爪的相对端具有凸出部20。卡爪16的内表面按照环形部9的最后形状成形,并且按照比未变形时的公差环11的环形部18的外表面半径稍小的半径弯曲。此外,工具15包括三个与变形部19相对布置的指状物21。所述工具15被驱动时,在如图4所示的中间阶段,卡爪16沿径向向内方向推动环形部18,同时通过与环形部18的结合,变形部19发生变形。公差环11沿径向向内的进一步变形使得环形部18到达如图5所示的最终位置。卡爪15的相对端一经与指状物21接触,上述最终位置即可实现。变形部19已彻底变形,同时轴承装置所需的初始载荷以及游隙已被设置。在装配完成阶段(未示出),工具15被拿开。公差环可以由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或由其组合材料制成。同时可以设置诸如应变仪一类的传感器以便于测量初始载荷。图6-12表示装配上述轴承装置的附带步骤。按照图6,内环2处于垂直位置。在该位置滚动体10以及相应的保持架23作用于座圈3上。所述保持架23具有一个较端部凸缘52的外径大的内径。如图7所示,一个外环6围绕滚动体10作用。如图8所示,第二外环5位于第一外环6的上方。如图9所示,具有相应保持架22的第二组滚动体9作用于座圈4上。通过如图9所示的提升工具50,外环5被提升以获得图10所示的状况。公差环11按照图1-5的步骤环绕该轴承装置放置并发生变形,以达到图11所示的位置。最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装配一双列向心推力滚动体轴承装置(1)的方法,所述轴承装置包括一个具有两座圈(3,4)的内环件(2),以及分别具有一座圈(7,8)的两个独立的外环件(5,6),所述外环件(5,6)包围形成一间隙(12),该间隙沿通过轴承轴的剖面为楔形,所述轴承装置还包括两列安装在所述内环件(2)的座圈(3,4)和所述一外环件(5,6)的座圈(7,8)之间的滚动体(9,10),以及位于所述外环件(5,6)之间的公差装置(11),所述公差装置(11)使得所述两个外环件(5,6)彼此远离,以便于向所述轴承提供所需的公差(负值、零或正值),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具有两座圈(3,4)的内环件(2);-提供分别具有一座圈(7,8)的两外环件(5,6);-将所述外环件(5,6)围绕所述内环件(2)放置;-将两 列滚动体(9,10)放置在所述内环件(2)以及所述外环件(5,6)的相应座圈(3,4;7,8)之间;-提供一环形公差环(11);-将所述公差环(11)向上移动至一个与所述外环件(5,6)之间的所述楔形间隙(12)相对的位置;-使 所述公差环(11)发生塑性变形,从而所述公差环(11)和包围所述楔形间隙(12)的所述外环件(5,6)的相对面(13,14)之间达到所需的公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亨德里克斯扬卡帕恩里科迪特马尔
申请(专利权)人:SKF工程研究中心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荷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