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改善了在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耐损伤性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不平地、泥泞地、雪地、沙地、岩石地等非铺装路的行驶中使用的充气轮胎中,通常采用胎面花纹是以边缘成分多的横槽和/或块为主体的胎面花纹、槽面积大的充气轮胎。在这样的轮胎中,通过咬入路面上的泥、雪、沙、石头、岩石等(以下,将这些统称为“泥等”)而得到牵引性能,并且防止在槽内塞满泥等,提高了在非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这样的轮胎中,存在如下问题:为了充分地咬入泥等而将槽面积设定得大,并且为了增加边缘成分而在各块设置有刀槽花纹,因此块刚性容易下降,难以高度地兼顾在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尤其是,牵引性能和起动性能)的提高、和块的耐损伤性的确保。因此,谋求用于充分地确保块的耐损伤性、有效地将泥等咬入槽内而提高在未铺装路(尤其是泥泞路和/或岩石地)上的行驶性能,并且均衡兼顾这些性能的对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15-2238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以及配置于上述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块,并且,在所述胎面部的胎肩区域设置有多个胎肩块,所述中央块隔着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槽成对地排列,所述中央块对的一方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跨过轮胎赤道地延伸,另一方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另一方侧向一方侧跨过轮胎赤道地延伸,各中央块具有由在胎面踏面呈V字状地连接的两个壁面形成的切口,所述两个壁面包括在胎面踏面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第一壁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3.06 JP 2017-041922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并形成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侧壁部;以及配置于上述侧壁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所述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块,并且,在所述胎面部的胎肩区域设置有多个胎肩块,所述中央块隔着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槽成对地排列,所述中央块对的一方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一方侧向另一方侧跨过轮胎赤道地延伸,另一方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另一方侧向一方侧跨过轮胎赤道地延伸,各中央块具有由在胎面踏面呈V字状地连接的两个壁面形成的切口,所述两个壁面包括在胎面踏面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第一壁和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10°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第二壁,在所述中央块和所述胎肩块分别形成有刀槽花纹,在以轮胎赤道为基准将从轮胎赤道到胎面踏面的端部的距离D的0%~12.5%的范围设为第一区域、将12.5%~75%的范围设为第二区域、将75%~100%的范围设为第三区域时,所述第一区域中的刀槽花纹的平均角度相对于轮胎赤道在90°±10°以内,所述第二区域中的刀槽花纹的平均角度相对于轮胎赤道在130°±10°以内,所述第三区域中的刀槽花纹的平均角度相对于轮胎赤道在70°±10°以内,各...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