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6530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7: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如下的充气轮胎: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并能够高度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块的耐损伤性。将设置于胎面部1的中央区域的中央块以夹着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槽成对的方式排列,使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一侧向另一侧以跨越轮胎赤道的方式延伸,在各中央块设置由在胎面踏面中连接成V字状的第一壁及第二壁构成的切口,使第一壁在胎面踏面中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以内的角度延伸,使第二壁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10°的角度延伸,使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的壁面角度分别比设置有切口的壁面的壁面角度大。

Pneumatic t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充气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的充气轮胎,更详细而言,涉及能够高度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块的耐损伤性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在不平整地、泥泞地、雪道、沙地、岩石地等未铺装路的行驶所使用的充气轮胎中,一般采用以边缘成分多的横槽(日文:ラグ溝)、块为主体且槽面积大的胎面花纹。在这样的轮胎中,咬入路面上的泥、雪、沙、石、岩等(以下,将它们统称为“泥等”)而得到牵引性能,并且防止泥等堵塞在槽内,而提高了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在这样的轮胎中,存在如下这样的问题:由于槽面积大,因此难以充分确保块刚性,无法充分得到块自身的耐损伤性,在未铺装路上行驶中块容易缺损。因此,要求用于一边维持块刚性而充分维持块的耐损伤性、一边将泥等有效地咬入到槽内而提高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而高度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块的耐损伤性的对策。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2238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充气轮胎:适合作为未铺装路行驶用轮胎,并能够高度地兼顾未铺装路上的行驶性能和块的耐损伤性。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块,该中央块以夹着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槽成对的方式排列,该中央块的对的一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一侧向另一侧以跨越轮胎赤道的方式延伸,另一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另一侧向一侧以跨越轮胎赤道的方式延伸,各中央块具有由在胎面踏面中连接成V字状的2个壁面构成的切口,所述2个壁面包括在胎面踏面中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第一壁和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10°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7.01.17 JP 2017-0061331.一种充气轮胎,具备沿轮胎周向延伸而呈环状的胎面部、配置于该胎面部的两侧的一对胎侧部、以及配置于这些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的一对胎圈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的中央区域设置有多个中央块,该中央块以夹着相对于轮胎周向倾斜地延伸的倾斜槽成对的方式排列,该中央块的对的一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一侧向另一侧以跨越轮胎赤道的方式延伸,另一侧的中央块从轮胎赤道的另一侧向一侧以跨越轮胎赤道的方式延伸,各中央块具有由在胎面踏面中连接成V字状的2个壁面构成的切口,所述2个壁面包括在胎面踏面中相对于轮胎周向以±20°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第一壁和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以±10°以内的角度延伸的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及所述第二壁的壁面角度分别比设置有所述切口的壁面的壁面角度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壁在胎面踏面中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壁在胎面踏面中的长度的0.5倍~2.0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胎面踏面中由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壁以及设置有所述切口的壁面的延长线包围的切口区域的面积为所述中央块的接地面积的5%~20%。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胎面部设置有具有与所述切口相对的壁面的相对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气轮胎,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尚久
申请(专利权)人: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