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546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吊具,其解决了现有钢绞线运送过程费时费力,钢绞线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横梁容纳机构、滑动驱动机构、前挂钩和后挂钩,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并排设于横梁容纳机构中,第二横梁与横梁容纳机构固定连接,滑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横梁在横梁容纳机构中滑动,前挂钩与第一横梁连接,后挂钩与第二横梁连接,前挂钩和后挂钩均设有末端弯钩部,前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与后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用于夹持、吊起钢绞线、钢筋、钢丝绳等物品。

Sprea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吊具
本技术涉及生产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吊具。
技术介绍
在建筑行业,预应力钢绞线作为混凝土结构的承力材料被大量使用,通常,钢绞线缠绕在托辊上。使用钢绞线时,会用到放线装置将钢绞线拉出。然后,根据实际生产需要,钢绞线会被吊起运送到待加工的工位,然而,现有的吊起运送方法费时费力,运送过程中钢绞线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为了解决现有钢绞线吊起、运送过程费时费力,钢绞线容易脱落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效夹持、吊起钢绞线,操作省时省力的吊具。本技术提供的吊具,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横梁容纳机构、滑动驱动机构、前挂钩和后挂钩,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并排设于横梁容纳机构中,第二横梁与横梁容纳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横梁在横梁容纳机构中滑动,前挂钩与第一横梁连接,后挂钩与第二横梁连接,前挂钩和后挂钩均设有末端弯钩部,所述前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与后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相反。优选地,横梁容纳机构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上纵板、第一下纵板、第二上纵板和第二下纵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并排放置,所述第一上纵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左端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左端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上纵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右端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右端上部连接;所述第一下纵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左端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左端下部连接;第二下纵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右端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右端下部连接;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设置于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上纵板、第一下纵板、第二上纵板和第二下纵板形成的空间中,第二横梁与第二横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一部分穿过第一上纵板和第一下纵板之间的空间,另一部分穿过第二上纵板和第二下纵板之间的空间;在滑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第一横梁能够在第一下纵板和第二下纵板的支撑下滑动。优选地,滑动驱动机构包括推杆、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推杆与第二横梁转动连接,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分别与第一横梁连接,推杆设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优选地,第一上纵板上连接有第一吊耳,第二上纵板上连接有第二吊耳。优选地,前挂钩和后挂钩的末端弯钩部均为弧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易,便于制造,使用方便,操作时间短,能够有效夹持、吊起、运送钢绞线、钢筋等物品。被夹持、吊起、运送的钢绞线、钢筋等物品不易脱落。一次可以夹持、吊起、运送多根钢绞线。本技术进一步的特征和方面,将在以下参考附图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得以清楚地记载。附图说明图1是吊具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吊具的主视图;图3是图1所示吊具的左视图;图4是图1所示吊具的右视图;图5是图1所示吊具的俯视图;图6是图1所示吊具的仰视图;图7是吊具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8是吊具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9是横梁容纳机构的立体图;图10是图9所示横梁容纳机构的主视图;图11是图9所示横梁容纳机构的左视图;图12是图9所示横梁容纳机构的俯视图;图13是图9所示横梁容纳机构的仰视图;图14是横梁容纳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图15是第二横梁上连接若干个后挂钩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结构的主视图;图17是图5所示结构中的推杆向左转动一定角度后的状态示意图;图18是图17所示结构的主视图;图19是图17所示结构的俯视图;图20是图17所示结构的仰视图;图21是图18中前挂钩和后挂钩之间穿过钢绞线的示意图;图22是在前挂钩和后挂钩上挂钢绞线的示意图;图23是在前挂钩和后挂钩上挂钢绞线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0.第一横梁,20.第二横梁,30.横梁容纳机构,31.第一横板,32.第二横板,33.第一上纵板,34.第一下纵板,35.第二上纵板,36.第二下纵板,37.第一吊耳,38.第二吊耳,40.推杆,50.第一立柱,60.第二立柱,70.前挂钩,80.后挂钩,81.本体,82.弯钩部;90.钢绞线,100.钢绞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8所示,吊具包括第一横梁10、第二横梁20、横梁容纳机构30、推杆40、第一立柱50、第二立柱60、前挂钩70、后挂钩80,第一横梁10和第二横梁20并排设置于横梁容纳机构30中,第二横梁20与横梁容纳机构30固定连接,第一横梁10能够在横梁容纳机构30中滑动。推杆40与第二横梁20转动地连接,第一立柱50和第二立柱60分别与第一横梁10连接,推杆40设于第一立柱50和第二立柱60之间。若干个前挂钩70与第一横梁10连接,若干个后挂钩80与第二横梁20连接,一个前挂钩70对应一个后挂钩80。前挂钩70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与后挂钩80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相反。图中显示,推杆40、第一立柱50、第二立柱60位于整个吊具的端部,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位于整个吊具的端部的中部位置。推杆40、第一立柱50和第二立柱60构成滑动驱动机构,当推杆40向左或向右转动一定角度,推杆40作用在第一立柱50或第二立柱60上,从而使第一横梁10在横梁容纳机构30中向左滑动或向右滑动。如图9-14所示,横梁容纳机构30包括第一横板31、第二横板32、第一上纵板33、第一下纵板34、第二上纵板35、第二下纵板36、第一吊耳37和第二吊耳38,第一横板31、第二横板32并排放置。第一上纵板33的一端与第一横板31左端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32左端上部连接。第二上纵板35的一端与第一横板31右端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32右端上部连接。第一下纵板34的一端与第一横板31左端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32左端下部连接。第二下纵板36的一端与第一横板31右端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32右端下部连接。第一吊耳37与第一上纵板33连接,第二吊耳38与第二上纵板35连接。第一横梁10、第二横梁20设置于第一横板31、第二横板32、第一上纵板33、第一下纵板34、第二上纵板35和第二下纵板36形成的空间中,第二横梁20与第二横板32固定连接。第一横梁10一部分穿过第一上纵板33和第一下纵板34之间的空间,另一部分穿过第二上纵板35和第二下纵板36之间的空间。第一横梁10能够在第一下纵板34和第二下纵板36的支撑下左右滑动。如图15和16所示,若干个后挂钩80与第二横梁20连接,后挂钩80包括本体81和弯钩部82,弯钩部82与本体81的下端连接,接合图1、2可知,弯钩部82折弯方向向左。参考图1和2,与第一横梁10连接的前挂钩70也包括本体和弯钩部,该弯钩部的折弯方向向右。下面描述吊具的工作过程:初始状态下,如图1和2所示,沿第一横梁10的长度方向,后挂钩80与相对应的前挂钩70之间没有间隙。如图17-20所示,将推杆40向左转动一定角度,推动第一横梁10向左滑动一定距离,第一横梁10带动若干个前挂钩70向左移动一定距离,若干个后挂钩80静止不动,因此,前挂钩70和对应的后挂钩80之间就存在一定距离的间隙,前挂钩70的弯钩部和后挂钩80的弯钩部重叠形成U型结构。将钢绞线90、钢筋或钢丝绳置于前挂钩70和后挂钩80之间,前挂钩70的弯钩部和后挂钩80的弯钩部托住钢绞线90、钢筋或钢丝绳,从而实现钢绞线、钢筋或钢丝绳的夹持,如图21所示。通过吊车作用在第一吊耳37和第二吊耳38上,将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横梁容纳机构、滑动驱动机构、前挂钩和后挂钩,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并排设于横梁容纳机构中,第二横梁与横梁容纳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横梁在横梁容纳机构中滑动,前挂钩与第一横梁连接,后挂钩与第二横梁连接,前挂钩和后挂钩均设有末端弯钩部,所述前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与后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横梁容纳机构、滑动驱动机构、前挂钩和后挂钩,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并排设于横梁容纳机构中,第二横梁与横梁容纳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滑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横梁在横梁容纳机构中滑动,前挂钩与第一横梁连接,后挂钩与第二横梁连接,前挂钩和后挂钩均设有末端弯钩部,所述前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与后挂钩末端弯钩部的折弯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容纳机构包括第一横板、第二横板、第一上纵板、第一下纵板、第二上纵板和第二下纵板,所述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并排放置,所述第一上纵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左端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左端上部连接;所述第二上纵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右端上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右端上部连接;所述第一下纵板的一端与第一横板左端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板左端下部连接;第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水晶于伟建周建民董翱翔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新元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