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世璇专利>正文

曲轴、连杆、卡环及轴承套磨擦副自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433 阅读:3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曲轴、连杆、卡环及轴承套摩擦副自润滑结构,包括壳体(1)、端盖(11)、曲轴(9)、柱塞(3)与柱塞盖(31)以及连杆(5),壳体上有径向布置的多个与柱塞相配合的柱塞孔,曲轴支承在左右二端轴承(17)中,曲轴(9)的中部还装置有轴承套(12),连杆(5)通过左右两个卡环(6)与带轴承套的曲轴相连接,柱塞设置一半球状内孔,半球状内孔与带支承面的连杆相连接,轴承套(12)与其相连接的曲轴(9)之间设置一自润滑复合材料轴承(13),卡环的内环面与连杆的外柱面之间设置一自润滑复合材料轴承(61),连杆支承面与其相配合的轴承套外圆柱面之间设置一自润滑复合材料垫,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耐磨、耐热以及减摩抗磨性能,能长期保持良好的润滑条件,从而提高了机械效率、具有较高的运行可靠性和工作寿命、由于摩擦面是高分子复合材料所以具有良好的吸振效果,可大幅度降低其运动部件的运行噪音与振动,并使液压马达可具有作泵工况的特性。(*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擦副的润滑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领域中的液压马达的曲轴、连杆、卡环及轴承套磨擦副自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大多如图3中所示的也是由本专利申请人专利技术的在中国专利说明书97212342.3中已公开的一种“新型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它由壳体1、缸盖3、端盖9、曲轴14、滚柱16、轴承套15,柱塞5、连杆7等组成;带有液压流道2的壳体1分别与缸盖3和端盖9固定,在缸盖上开设短而接近端面的流道4,并在柱塞5与连杆7之间设置有塑料环8,且有一小孔6与柱塞缸孔相通以改善润滑密封条件;曲轴14支承在二端的滚动轴承17中,所述的曲轴上还装置有多个滚柱16支承的作周期性摆动的轴承套15,所述的柱塞缸内装置有与壳体1的液压流道2相通的带有阻尼小孔10的柱塞5和连杆7。所述的连杆与轴承套由卡环11连接。上述“新型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因采用了多个滚柱16、带小孔的塑料环8以及支承曲轴的二端滚动轴承17等的设计,使其结构较为复杂,并导致液压马达的体积与重量较大、制造成本高;此外,上述结构的现有的曲轴连杆式液压马达其液压泄漏量大、运行的噪音也较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曲轴、连杆、卡环及轴承套磨擦副自润滑结构,包括壳体(1)、端盖(11)、曲轴(9)、柱塞(3)与柱塞盖(31)以及连杆(5),所述的壳体上有径向布置的多个与所述的柱塞相配合的柱塞孔,所述的曲轴(9)支承在左右二端轴承(17)中,所述的曲轴(9)的中部还装置有轴承套(12),所述的连杆(5)通过左右两个卡环(6)与带轴承套(12)的曲轴(9)相连接,所述的柱塞(3)设置一半球状内孔,所述的半球状内孔与带支承面的连杆(5)相连接,所述的端盖(11)、柱塞盖(31)与壳体(1)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套(12)与其相连接的曲轴(9)之间设置一自润滑复合材料轴承(13);所述的卡环(6)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世璇
申请(专利权)人:胡世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