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234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包括筒体,以及通过轴承设置于筒体上方的转台,其特征在于,紧贴转台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流通淡水的供水管道以及用于流通压缩空气的供气管道;在供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淡水供应船舶的供水输入快速接头,在供水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淡水的供水输出快速接头;在供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供应船舶的供气输入快速接头,在供气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压缩空气的供气输出快速接头。使用该装置,可以在无需吊装的情况下将淡水和压缩空气提供给单点系泊装置。

Single Point Mooring Device with Gas Supply and Wat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点系泊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代原油或成品油很大部分都是通过油轮进行运输,油轮原则上并不需要在港口停靠,只要在海陆之间铺设油管即可进行石油的传输,如此一来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港口建设的成本,更何况并非所有海岸都适合建造港口。而在油轮在海面进行传输石油时,就需要设计“海面的港口”供油轮进行“停靠”,这就导致了单点系泊装置的产生,其为海上穿梭油轮提供系泊及油品中转输送作用。如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所示,单点系泊装置通常由筒体1和转台2构成。筒体1是固定的,转台2通过轴承设置于筒体1上方且能够360°转动;船舶停靠时与转台2连接,如此一来船舶也能够360°转动,从而能够根据风向、天气等因素自由选择停靠的方向,这也是单点系泊装置相对于港口的一大优势;可以看到,转台2上方设置有很多管状结构,这是用于传输石油的油管。单点系泊装置长期锚泊于海洋之中,使用过程中需要有操作人员、维护人员进行作业活动,在这过程中需要淡水以及压缩空气的供给,而目前国内外的单点系泊装置中缺少相应的压缩空气及淡水供应中转系统,往往是通常空运设备或船舶运输设备将淡水和压缩空气吊装上单点系泊装置进行水气供应,供应过程非常不方便且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及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包括筒体,以及通过轴承设置于筒体上方的转台,紧贴转台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流通淡水的供水管道以及用于流通压缩空气的供气管道;在供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淡水供应船舶的供水输入快速接头,在供水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淡水的供水输出快速接头;在供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供应船舶的供气输入快速接头,在供气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压缩空气的供气输出快速接头。优选的,供水管道的两端均设置有供水输入快速接头(如此一来淡水供应船舶可以从任意一端接入)。优选的,供气管道的两端均设置供气输入快速接头(如此一来压缩空气供应船舶可以从任意一端接入)。优选的,供水管道和供气管道上下平行放置(且相邻较为紧密,如此一来占空间小)。供水管道和供气管道的长度相等,且均为转台侧壁周长的0.75~1倍(如此一来,工作人员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取用淡水以及压缩空气)。供水输出快速接头的底部依次通过法兰以及弯头与供水管道的一端连接(由于供水管道直径偏大,弯管效果不好,所以采取弯头;也因为供水管道直径偏大,所以需要采取法兰与供水输出快速接头进行对接;相对的,供气管道直径较小,采用较为简单的弯管和卡套接头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转台侧壁设置供水管道以及供气管道,淡水供应船舶和压缩空气供应船舶可以分别通过供水输入快速接头和供气输入快速接头与两个管道连接,从而将淡水和压缩空气输送到单点系泊装置;单点系泊装置上的工作人员又可以通过将软管接入供水输出快速接头和供气输出快速接头从而很方便地进行淡水和压缩空气的取用和储存,这相比现有技术而言,省去了吊装的复杂过程,又方便又节约吊装的成本;而且,将供水管道和供气管道设置于转台的侧壁,一方面非常节约空间,另一方面又非常方便于淡水和压缩空气的取用。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单点系泊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现有技术单点系泊装置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俯视图(图中省略筒体和转台上的细节);图4是图3中矩形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部分主视图;图6是图5中的圆B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管路图。图中,1、筒体,2、转台,3、供水管道,31、供水输入快速接头,32、供水输出快速接头,33、淡水供应船舶,34、供水软管,4、供气管道,41、供气输入快速接头,42、供气输出快速接头,43、压缩空气供应船舶,44、供气软管,5、法兰,6、弯头,7、U型螺栓,8、管路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描述。图1和图2是现有技术的俯视图和主视图,可以看到,单点系泊装置包括筒体1,以及通过轴承(图中未画出)设置于筒体1上方的转台2,其中,转台2可以绕着中心轴作360°转动,以供船舶在任意方向上进行停泊。如图3所示,本发装置紧贴转台2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流通淡水的供水管道3以及用于流通压缩空气的供气管道4;图3中的Y字形结构就是图1中的转台2,只是省略了转台2上的油管等结构;转台2侧壁上有粗线条,就代表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但很明显,在图3中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不清晰,因此将图3中的矩形A部分进行放大,得到图4。在图4中可以看到,供水管道3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淡水供应船舶33(在图7中会出现)的供水输入快速接头31,在供水管道3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淡水的供水输出快速接头32;在供气管道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供应船舶43(在图7中会出现)的供气输入快速接头41,在供气管道4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压缩空气的供气输出快速接头42。但实际上,供水管道3的两端均可设置供水输入快速接头31,如此一来淡水供应船舶33可以从任意一端接入;另外一种方式可以是将其中一端封闭。同样的,供气管道4的两端也均可设置供气输入快速接头41,如此一来压缩空气供应船舶43可以从任意一端接入;另外一种方式是将其中一端封闭。优选情况下,可以让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的长度相等,且均为转台2侧壁周长的0.75~1倍。图5为主视图,这里只截出部分能够体现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的部分;可以看到,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上下平行放置,且相邻较为紧密,如此一来占空间小。但回头看作为俯视图的图4,原则上如果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是上下放置的,只能在俯视图中看到其中一个管道。其实一方面,上下放置的两个管道未必一定要在一个竖直线上,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图4理解为为了体现出两个管道,而将其都画出的理想图,或者是一张与俯视有一个夹角的图。总之,原理上两个管道可以在一个竖直线上也可以不在。图6为图5中的圆B部分的放大图,可以看到,供水输出快速接头32的底部依次通过法兰5以及弯头6与供水管道3的一端连接。当然,法兰5上还有紧固件和垫片对供水输出快速接头32和供水管道3进行紧固;除此之外可以看到,供气管道4和供水管道3还分别通过U型螺栓7安装于同一个管路安装座8;而实际上,管路安装座8有很多个,它们可以在图5中较为清楚地看出。图7展现出管路图,淡水供应船舶33上的淡水以及压缩空气供应船舶43上的压缩空气分别通过供水软管34和供气软管44连接到供水输入快速接头31和供气输入快速接头41上,而供水输入快速接头31和供气输入快速接头41又分别连接于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在供水管道3和供气管道4的侧壁上又分别设置有多个供水输出快速接头32和供气输出快速接头42,如此一来,单点系泊装置上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方便的将软管或其他管道接入供水输出快速接头32或供气输出快速接头42,从而进行淡水和压缩空气的取用和存储。其中供气管道4的规格为3/4”,材质为316L;淡水管道4的规格为11/2”,材质为API5LGrB,热浸锌;弯头6规格标准满足ASME16.9,材质为ASTMA105,所有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包括筒体,以及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方的转台,其特征在于,紧贴所述转台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流通淡水的供水管道以及用于流通压缩空气的供气管道;在所述供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淡水供应船舶的供水输入快速接头,在所述供水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所述淡水的供水输出快速接头;在所述供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供应船舶的供气输入快速接头,在所述供气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所述压缩空气的供气输出快速接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包括筒体,以及通过轴承设置于所述筒体上方的转台,其特征在于,紧贴所述转台的侧壁设置有用于流通淡水的供水管道以及用于流通压缩空气的供气管道;在所述供水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淡水供应船舶的供水输入快速接头,在所述供水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所述淡水的供水输出快速接头;在所述供气管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压缩空气供应船舶的供气输入快速接头,在所述供气管道的侧壁设置有多个用于排出所述压缩空气的供气输出快速接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配置供气供水系统的单点系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道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清竹李生鹏朱文辉刘强曹英举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