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前门装具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门装具。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增幅明显。人们对于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对车辆操纵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实现汽车的更优良的性能,对汽车生产过程中的装配工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汽车的组装过程中,汽车车门的装配是一道较为复杂的工序。车门与车身之间的装配连接会直接影响到仪表板总成在车身上的装配。在将车门与车身之间进行组装定位时,需要灵活地调整车门相对于车身的位置,以满足装配需要,因此需要将车门灵活地进行移动以及搬运。传统的车身前门装配工艺:一般是通过人工搬运前门,然后使用塞块完成装配或通过平衡器配简易装具吊运前门以完成装配。然而,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长时间搬运容易造成人工疲劳,装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通过人工搬运汽车前门造成的人工疲劳,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汽车前门装具,包括一方形的支架框体,在所述支架框体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与第一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在所述支架框体的另一端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前门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方形的支架框体,在所述支架框体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与第一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在所述支架框体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组件与第二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杆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汽车前门装具还包括一弧形承载杆,所述弧形承载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杆以及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竖杆位于所述支架框体的同一侧,在所述支架框体的顶部设有一用于与电葫芦相互钩合的吊钩件,在所述支架框体的另一侧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用于控制所述电葫芦的操作手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前门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方形的支架框体,在所述支架框体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与第一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杆,在所述支架框体的另一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杆组件,所述第二连接杆组件与第二竖杆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竖杆的中部固定设有第二限位杆,所述汽车前门装具还包括一弧形承载杆,所述弧形承载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竖杆以及所述第二竖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与所述第二竖杆位于所述支架框体的同一侧,在所述支架框体的顶部设有一用于与电葫芦相互钩合的吊钩件,在所述支架框体的另一侧的两端还分别设有一用于控制所述电葫芦的操作手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门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组件包括第一短边连接杆以及第二短边连接杆,所述第一短边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短边连接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架框体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竖杆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竖杆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门装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竖杆的外侧面的底部固定设有第一加强块,所述第一加强块与所述第一限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形状为“L”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前门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嵘根,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