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球面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15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球面轴承”涉及一种高刚度、大载荷超精密静压气体球面轴承,在球面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表面节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轴承承载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球面轴承提高30%以上,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球面轴承提高15%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压气体球面轴承,尤其是超精密、大刚度、大载荷气体球面轴承。
技术介绍
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静压气体球面轴承,仅仅利用外节流静压气浮或表面节流来承受载荷并提供刚度,在实际应用当中常常遇到承载能力低、刚度小、抗干扰能力差的问题,这些种类的静压气体球面轴承没有充分利用复合节流效应,从而不能提供大的承载能力和刚度,并且抗干扰能力差、回转精度难于提高。(刘暾刘育华陈世杰.《静压气体润滑》,1990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刚度、高承载能力的双特征复合节流静压气体球面轴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表面节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所述的工作面是外球面。所述的工作面是内球面。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单排布置或双排布置。所述的均压腔为圆形或扇形。所述的表面节流沟槽采用等宽直槽。所述的表面节流沟槽采用不等宽梯形或扇形槽。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具有节流作用的孔。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缝隙。所述的静压气浮供气点是用带有毛细孔材料填充的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1)轴承承载能力比传统静压气浮球面轴承提高30%以上。(2)轴承刚度比传统静压气浮球面轴承提高15%以上。附图说明附图1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3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4,均压腔4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2,表面节流沟槽2与相应均压腔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5为附图2的投影方向。附图2是附图1中球面轴承工作面1沿箭头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3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8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8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9,均压腔9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7,表面节流沟槽7与相应均压腔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10为附图4的投影方向。附图4是附图3中球面轴承工作面6沿箭头10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5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1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3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14,均压腔14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12,表面节流沟槽12与相应均压腔1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15为附图6的投影方向。附图6是附图5中球面轴承工作面11沿箭头1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7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1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18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18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19,均压腔19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17,表面节流沟槽17与相应均压腔1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20为附图8的投影方向。附图8是附图7中球面轴承工作面16沿箭头20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9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2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2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23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24,均压腔24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22,表面节流沟槽22与相应均压腔2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25为附图10的投影方向。附图10是附图9中球面轴承工作面21沿箭头2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11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2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28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28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29,均压腔29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27,表面节流沟槽27与相应均压腔2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30为附图12的投影方向。附图12是附图11中球面轴承工作面26沿箭头30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13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3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33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33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34,均压腔34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32,表面节流沟槽32与相应均压腔3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35为附图14的投影方向。附图14是附图13中球面轴承工作面31沿箭头3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15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3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38单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38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39,均压腔39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37,表面节流沟槽37与相应均压腔3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40为附图16的投影方向。附图16是附图15中球面轴承工作面36沿箭头40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17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4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43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43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44,均压腔44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42,表面节流沟槽42与相应均压腔4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45为附图18的投影方向。附图18是附图17中球面轴承工作面41沿箭头4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19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4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48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48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49,均压腔49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47,表面节流沟槽47与相应均压腔4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50为附图20的投影方向。附图20是附图19中球面轴承工作面46沿箭头50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21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5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53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53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54,均压腔54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52,表面节流沟槽52与相应均压腔5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55为附图22的投影方向。附图22是附图21中球面轴承工作面51沿箭头5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23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5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58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58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59,均压腔59外侧加工有等宽度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57,表面节流沟槽57与相应均压腔5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60为附图24的投影方向。附图24是附图23中球面轴承工作面56沿箭头60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25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6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63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63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64,均压腔64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62,表面节流沟槽62与相应均压腔6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65为附图26的投影方向。附图26是附图25中球面轴承工作面61沿箭头6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27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6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68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68为中心,加工有圆形均压腔69,均压腔69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67,表面节流沟槽67与相应均压腔6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70为附图28的投影方向。附图28是附图27中球面轴承工作面66沿箭头70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29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71上静压气浮供气点73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73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74,均压腔74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72,表面节流沟槽72与相应均压腔74相通的内球面示意图,箭头75为附图30的投影方向。附图30是附图29中球面轴承工作面71沿箭头75方向的投影示意图。附图31是在球面轴承工作面76上静压气浮供气点78双排布置,以静压气浮供气点78为中心,加工有扇形均压腔79,均压腔79外侧加工有不等宽度放射状梯形或扇形表面节流沟槽77,表面节流沟槽77与相应均压腔79相通的外球面示意图,箭头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压气体球面轴承,其特征是:在轴承工作面上,以静压气浮供气点为中心,加工有均压腔,均压腔外侧加工有放射状表面节流沟槽,表面节流沟槽与相应均压腔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久彬姚绍明马洪文邱丽蓉赵熙萍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姚绍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