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安装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2080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轴承安装卡具,包括夹板、活动板、移动架、调整转柄、转动顶杆、固定螺帽、活动柱、固定座、固定销柱以及定位销孔,固定架右侧设置有移动架,移动架左侧设置有活动板,夹板安装在固定架右侧,转动顶杆安装在活动板右端面中间位置,转动顶杆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调整转柄,移动架右端面上侧设置有固定螺帽,固定架右端面下侧固定有活动柱,活动柱环形侧面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销孔,移动架右端面下侧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前端面设置有固定销柱,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轴承安装卡具不能够根据轴承规格进行调整,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安全性能好,工作效率高,调整便利。

Bearing mount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轴承安装卡具
本技术是轴承安装卡具,属于轴承加工

技术介绍
轴承在安装过程中由于和轴的配合要求,所以需要加热安装,而加热后的轴承由于温度较高,目前采用人工戴手套等方法进行安装,而实际操过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手套太脏导致污染轴承,或者手套不耐长时高温等问题,导致轴承安装很麻烦。轴承安装卡具是专门进行轴承安装,且防止安装者皮肤烫伤的工具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轴承安装卡具不能够根据轴承规格进行调整,并且人工手动安装操作,极易造成人身伤害,存在不安全因素,效率不高,易出现返工安装情况,不方便轴承安装卡具进行规格调整,现在急需轴承安装卡具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轴承安装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安全性能好,工作效率高,调整便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轴承安装卡具,包括夹板、活动板、移动架、保持板、握筒、调整防护机构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右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右端面安装有保持板,所述保持板右侧设置有握筒,所述移动架左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夹板安装在固定架右侧,所述调整防护机构设置在移动架右侧,所述调整防护机构包括调整转柄、转动顶杆、固定螺帽、活动柱、固定座、固定销柱以及定位销孔,所述转动顶杆安装在活动板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转动顶杆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调整转柄,所述移动架右端面上侧设置有固定螺帽,所述转动顶杆设置在固定螺帽内侧,所述固定架右端面下侧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环形侧面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移动架右端面下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端面设置有固定销柱。进一步地,所述夹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板规格相同,两个夹板前端面分别安装有防脱板,左侧夹板左端面安装有连接板,左侧夹板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板左端面安装有右侧夹板。进一步地,所述夹板设置为V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顶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螺帽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顶杆通过螺纹与固定螺帽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孔开设有多个,且多个定位销孔规格相同,多个定位销孔等距开设在活动柱环形侧面,所述定位销孔与固定销柱相匹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右端面开设有活动孔,且活动孔与活动柱相匹配,所述活动柱通过活动孔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固定座前端面开设有小孔,且小孔与固定销柱相匹配,所述固定销柱通过小孔与固定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销柱前端面设置有拧环,所述握筒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轴承安装卡具,因本技术添加了调整转柄、转动顶杆、固定螺帽、活动柱、固定座、固定销柱以及定位销孔,该设计方便轴承安装卡具进行规格调整,解决了原有的轴承安装卡具不能够根据轴承规格进行调整,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因夹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板规格相同,两个夹板前端面分别安装有防脱板,左侧夹板左端面安装有连接板,左侧夹板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活动板左端面安装有右侧夹板,夹板和防脱板方便对轴承进行夹持,因夹板设置为V型结构,防止轴承出现窜动掉落情况,因转动顶杆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螺帽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转动顶杆通过螺纹与固定螺帽转动连接,螺纹方便转动顶杆和固定螺帽的连接,本技术结构合理,安全性能好,工作效率高,调整便利。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轴承安装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轴承安装卡具中调整防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夹板、2-活动板、3-移动架、4-保持板、5-握筒、6-调整防护机构、7-固定架、11-防脱板、61-调整转柄、62-转动顶杆、63-固定螺帽、64-活动柱、65-固定座、66-固定销柱、67-定位销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轴承安装卡具,包括夹板1、活动板2、移动架3、保持板4、握筒5、调整防护机构6以及固定架7,固定架7右侧设置有移动架3,移动架3右端面安装有保持板4,保持板4右侧设置有握筒5,移动架3左侧设置有活动板2,夹板1安装在固定架7右侧,调整防护机构6设置在移动架3右侧。调整防护机构6包括调整转柄61、转动顶杆62、固定螺帽63、活动柱64、固定座65、固定销柱66以及定位销孔67,转动顶杆62安装在活动板2右端面中间位置,转动顶杆62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调整转柄61,移动架3右端面上侧设置有固定螺帽63,转动顶杆62设置在固定螺帽63内侧,固定架7右端面下侧固定有活动柱64,活动柱64环形侧面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销孔67,移动架3右端面下侧安装有固定座65,固定座65前端面设置有固定销柱66,该设计解决了原有的轴承安装卡具不能够根据轴承规格进行调整,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夹板1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板1规格相同,两个夹板1前端面分别安装有防脱板11,左侧夹板1左端面安装有连接板,左侧夹板1通过连接板与固定架7固定连接,活动板2左端面安装有右侧夹板1,夹板1和防脱板11方便对轴承进行夹持,夹板1设置为V型结构,防止轴承出现窜动掉落情况,转动顶杆62环形侧面设置有外螺纹,固定螺帽63内部设置有内螺纹,转动顶杆62通过螺纹与固定螺帽63转动连接,螺纹方便转动顶杆62和固定螺帽63的连接。定位销孔67开设有多个,且多个定位销孔67规格相同,多个定位销孔67等距开设在活动柱64环形侧面,定位销孔67与固定销柱66相匹配,多个定位销孔67方便固定销柱66的安装调节,固定座65右端面开设有活动孔,且活动孔与活动柱64相匹配,活动柱64通过活动孔与固定座65相连接,固定座65前端面开设有小孔,且小孔与固定销柱66相匹配,固定销柱66通过小孔与固定座65相连接,小孔和活动孔分别方便固定销柱66的安装活动和活动柱64的安装活动,固定销柱66前端面设置有拧环,握筒5外侧设置有橡胶防滑套,拧环方便固定销柱66的安装拆卸,橡胶防滑套提高了握筒5的防滑性。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使用人员首先把轴承放在夹板1内侧,然后把移动架3根据轴承的规格通过活动柱64向左或者向右拉动,固定座65方便移动架3在活动柱64上活动,然后通过拧环把固定销柱66插入合适的定位销孔67内,对轴承进行大尺寸的定位,转动调整转柄61,调整转柄61转动带动转动顶杆62进行转动,转动顶杆62通过螺纹在固定螺帽63内向左转动,转动顶杆62向左转动带动活动板2和右侧夹板1向左移动,防脱板11固定轴承防止轴承滑落,同时防止活动板2随着转动顶杆62转动,使操作更加规范合理,提高了本技术的安全性能和工作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轴承安装卡具,包括夹板、活动板、移动架、保持板、握筒、调整防护机构以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右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右端面安装有保持板,所述保持板右侧设置有握筒,所述移动架左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夹板安装在固定架右侧,所述调整防护机构设置在移动架右侧;所述调整防护机构包括调整转柄、转动顶杆、固定螺帽、活动柱、固定座、固定销柱以及定位销孔,所述转动顶杆安装在活动板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转动顶杆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调整转柄,所述移动架右端面上侧设置有固定螺帽,所述转动顶杆设置在固定螺帽内侧,所述固定架右端面下侧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环形侧面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移动架右端面下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端面设置有固定销柱。

【技术特征摘要】
1.轴承安装卡具,包括夹板、活动板、移动架、保持板、握筒、调整防护机构以及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右侧设置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右端面安装有保持板,所述保持板右侧设置有握筒,所述移动架左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夹板安装在固定架右侧,所述调整防护机构设置在移动架右侧;所述调整防护机构包括调整转柄、转动顶杆、固定螺帽、活动柱、固定座、固定销柱以及定位销孔,所述转动顶杆安装在活动板右端面中间位置,所述转动顶杆环形侧面右侧安装有调整转柄,所述移动架右端面上侧设置有固定螺帽,所述转动顶杆设置在固定螺帽内侧,所述固定架右端面下侧固定有活动柱,所述活动柱环形侧面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定位销孔,所述移动架右端面下侧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前端面设置有固定销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安装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夹板规格相同,两个夹板前端面分别安装有防脱板,左侧夹板左端面安装有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徐希明柳攀攀于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