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的工作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99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的工作台,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工作台底座通过内外静压导轨、主轴轴承支撑工作台,外圈静压导轨位于工作台底座顶部最外圈,内圈静压导轨的半径小于工作台底座半径的一半;主轴呈阶梯圆柱型,主轴底部阶梯上套有锥套,锥套与主轴间套有主轴轴承,锥套顶部设有压套,压套内压有调心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压在主轴的阶梯面上,压套通过螺丝与锥套固定连接,压套与锥套间设有压套调整垫,工作台中心开设有圆锥面通孔,工作台的通孔套在锥套上,工作台通过螺丝与锥套的外檐固定连接,工作台与锥套的外檐间设有锥套调整垫,通过调整锥套调整垫,使锥套的锥面与工作台的锥面接触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A New Combined Rolling Static Pressure Workben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的工作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的工作台,属于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现有大承载的工作台为静压导轨结构,一般静压导轨布置在工作台直径的0.5~0.7的范围内。比如10米工作台的静压导轨的外径约为7米,内径约为6米;也有外径约为6.5米,内径约为5.5米左右的工作台结构。无论是哪种工作台,在导轨支撑范围内可实现承载机床的最大承载重量,但超过导轨支撑范围后,由于导轨直径以里的范围无支撑结构,由于受到工作台刚度的影响,如果承载不变小的话,工作台大面会受压力影响而变形,所以承载能力成直线下降,有的厂家干脆规定小于直径3米内不允许负载或者负载很小,严重制约超大超重型工作台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的工作台,解决了超大超重型工作台无法承受大质量压心工件的难题,扩大超大超重型工作台的使用范围,提升了整机的加工能力,避免因工件重量问题导致工作台大面变形。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工作台,包括工作台、工作台底座、外圈静压导轨、内圈静压导轨、调心滚子轴承、锥套调整垫、压套调整垫、锥套、压套、主轴和主轴轴承,工作台底座呈圆柱型,工作台底座顶部设有内外两圈静压导轨,中心设有主轴,主轴上套有主轴轴承,工作台底座通过内外静压导轨、主轴轴承支撑工作台,其中外部的外圈静压导轨位于工作台底座顶部最外圈,其直径与工作台底座直径相同,内部的内圈静压导轨的半径小于工作台底座半径的一半;主轴通过螺丝与工作台底座固定连接,主轴呈阶梯圆柱型,主轴底部阶梯上套有外侧壁呈圆锥台型的锥套,锥套与主轴间套有主轴轴承,锥套通过垫圈和螺丝与主轴轴承固定连接,锥套顶部设有压套,压套位于主轴的顶部阶梯外,压套内压有调心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压在主轴的阶梯面上,压套通过螺丝与锥套固定连接,压套与锥套间设有压套调整垫,工作台中心开设有圆锥面通孔,工作台的通孔套在锥套上,工作台通过螺丝与锥套的外檐固定连接,工作台与锥套的外檐间设有锥套调整垫,通过调整锥套调整垫,使锥套的锥面与工作台的锥面接触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工作台通过内圈静压导轨和中心支撑装置共同支撑工作台大面,解决了超大超重型工作台无法承受大质量压心工件的难题,扩大超大超重型工作台的使用范围,提升了整机的加工能力。当工作台承载大质量且直径小于内圈静压导轨的工件时,内圈静压导轨和中心的滚动起到同时支撑的作用,保证了无论多大直径在本工作台上都是等刚度承载,不会因工件重量问题导致工作台大面变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图中标号:1、工作台,2、工作台底座,3、外圈静压导轨,4、内圈静压导轨,5、调心滚子轴承,6、锥套调整垫,7、压套调整垫,8、锥套,9、压套,10、主轴,11、主轴轴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底座2、外圈静压导轨3、内圈静压导轨4、调心滚子轴承5、锥套调整垫6、压套调整垫7、锥套8、压套9、主轴10和主轴轴承11,工作台底座2呈圆柱型,工作台底座2顶部设有内外两圈静压导轨,中心设有主轴10,主轴10上套有主轴轴承11,工作台底座2通过内外静压导轨、主轴轴承11支撑工作台1,其中外部的外圈静压导轨3位于工作台底座2顶部最外圈,其直径与工作台底座2直径相同,内部的内圈静压导轨4的半径小于工作台底座2半径的一半;主轴10通过螺丝与工作台底座2固定连接,主轴10呈阶梯圆柱型,主轴10底部阶梯上套有外侧壁呈圆锥台型的锥套8,锥套8与主轴10间套有主轴轴承11,锥套8通过垫圈和螺丝与主轴轴承11固定连接,锥套8顶部设有压套9,压套9位于主轴10的顶部阶梯外,压套9内压有调心滚子轴承5,调心滚子轴承5压在主轴10的阶梯面上,压套9通过螺丝与锥套8固定连接,压套9与锥套8间设有压套调整垫7,工作台1中心开设有圆锥面通孔,工作台1的通孔套在锥套8上,工作台1通过螺丝与锥套8的外檐固定连接,工作台1与锥套8的外檐间设有锥套调整垫6,通过调整锥套调整垫6,使锥套8的锥面与工作台的锥面接触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工作台1安装在工作台底座2上,通过合研,使工作台的外圈静压导轨3和内圈静压导轨4同时与工作台1接触良好,吊起放置一边待装;将锥套8安装在工作台1上,并调整锥套调整垫6,使锥套8的锥面和工作台的锥面接触达70%以上;然后将主轴10安装在工作台底座2上,调心磙子轴承5安装在主轴10上;将把合好锥套8的工作台1安装在工作台底座2上,安装压盖9和压盖调整垫7,给外圈静压导轨3和内圈静压导轨4通静压油,使静压油的油膜厚度为12mm时,此时调整压盖调整垫7,使压套9和调心磙子轴承5无间隙无间压合时,压套9和压盖调整垫7以及锥套8无间隙联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的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底座(2)、外圈静压导轨(3)、内圈静压导轨(4)、主轴(10)和主轴轴承(11),工作台底座(2)呈圆柱型,工作台底座(2)顶部设有内外两圈静压导轨,中心设有主轴(10),主轴(10)上套有主轴轴承(11),工作台底座(2)通过内外静压导轨、主轴轴承(11)支撑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调心滚子轴承(5)、锥套调整垫(6)、压套调整垫(7)、锥套(8)、压套(9)、外部的外圈静压导轨(3)位于工作台底座(2)顶部最外圈,其直径与工作台底座(2)直径相同,内部的内圈静压导轨(4)的半径小于工作台底座(2)半径的一半;主轴(10)通过螺丝与工作台底座(2)固定连接,主轴(10)呈阶梯圆柱型,主轴(10)底部阶梯上套有外侧壁呈圆锥台型的锥套(8),锥套(8)与主轴(10)间套有主轴轴承(11),锥套(8)通过垫圈和螺丝与主轴轴承(11)固定连接,锥套(8)顶部设有压套(9),压套(9)位于主轴(10)的顶部阶梯外,压套(9)内压有调心滚子轴承(5),调心滚子轴承(5)压在主轴(10)的阶梯面上,压套(9)通过螺丝与锥套(8)固定连接,压套(9)与锥套(8)间设有压套调整垫(7),工作台(1)中心开设有圆锥面通孔,工作台(1)的通孔套在锥套(8)上,工作台(1)通过螺丝与锥套(8)的外檐固定连接,工作台(1)与锥套(8)的外檐间设有锥套调整垫(6),通过调整锥套调整垫(6),使锥套(8)的锥面与工作台的锥面接触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滚动静压组合式的工作台,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底座(2)、外圈静压导轨(3)、内圈静压导轨(4)、主轴(10)和主轴轴承(11),工作台底座(2)呈圆柱型,工作台底座(2)顶部设有内外两圈静压导轨,中心设有主轴(10),主轴(10)上套有主轴轴承(11),工作台底座(2)通过内外静压导轨、主轴轴承(11)支撑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调心滚子轴承(5)、锥套调整垫(6)、压套调整垫(7)、锥套(8)、压套(9)、外部的外圈静压导轨(3)位于工作台底座(2)顶部最外圈,其直径与工作台底座(2)直径相同,内部的内圈静压导轨(4)的半径小于工作台底座(2)半径的一半;主轴(10)通过螺丝与工作台底座(2)固定连接,主轴(10)呈阶梯圆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东焦建华曹麒元陈云鹏赵康原陈栋梁邢月黄鹏姜川王赵宇马伟明马洪亮王雷亓祥鹏
申请(专利权)人: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