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180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4 00: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荧光的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该荧光染料由强给体“二乙基氨基”和强受体“三氟甲基”、“丙二腈”共轭组成,分子内电荷转移作用非常强烈,使得荧光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均达到600nm以上。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进行测试发现,其最大吸收波长为602nm,最大发射波长为667nm,达到了近红外光的范畴。其突出的较大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使得该染料作为细胞或组织成像的染色剂使用时,能有效降低生物体的背景信号干扰,增加信号穿透深度,提高成像质量。同时,因分子内还保留有一个活性的羟基基团,该染料也可作为前体化合物来构建一系列检测细胞内活性组分的荧光探针。

A Fluorescent Dye Emitting Near Infrared Ligh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荧光的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荧光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能实现可视化、无损检测等优势,在生命分析领域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如细胞成像、活性氧和活性氮的检测、以及肿瘤细胞的可视化诊疗等等方面,荧光染料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目前应用较多的荧光染料为荧光素、香豆素、罗丹明、和萘酰亚胺等的衍生物,尽管它们来源丰富,性质研究较为透彻,但是它们普遍都具有一个缺点,即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发射波长均不够长,使得其应用于活细胞、组织或活体的成像时,激发波长较短,难以有较深的组织穿透深度,同时发射波长也大多小于550nm,容易受到生物体背景荧光的干扰,综合起来使得染料难以发挥荧光技术的最优效果。因此,开发出一种在生物体系中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均较长的荧光染料意义重大,这样能充分发挥荧光染料的优势,体现出荧光技术灵敏度高、空间分辨率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激发波长和吸收波长均较大,可以达到近红外光的范畴的荧光染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染料的结构式如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其特征在于:该荧光染料的结构式如下:。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反应物1和反应物2在弱碱催化剂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得到反应产物;反应流程如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反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物1、反应物2和弱碱催化剂的投料摩尔比为1:(0.8-1.2):(0.05-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射近红外光的荧光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Knoevenagel缩合反应的反应温度为20-50℃,反应2-24h。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杜刚罗子娟陈莉党耶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