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泥热解资源化利用
,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开采、运输、加工石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泥。根据资料显示,我国仅仅开采石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泥年产量已超过百万吨。这些油泥难以沉降,而且含有大量的金属污染物,若直接排放,则会污染土地和水资源。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整体提高以及我国的环保法规日益健全,对油泥的处理技术成为当今能源和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现阶段,国内外含油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3类:物理化学提取法、生物降解法和热处理法。热处理法在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方面较其他方法有很大优势,其主要手段是焚烧和热解,但焚烧存在耗能大、费用高、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而热解具有无二次污染、提高油品质、稳定重金属等优点,实现了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目前,公布号为CN10872683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油泥热解处理系统,包括超热炉、处理箱、油水分离箱、冷却塔,所述超热炉和所述处理箱相连通,所述油水分离箱和所述冷却塔相连通;所述处理箱一侧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处理箱和所述油水分离箱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热解的热解系统(2)和用于向所述热解系统(2)供热的供热系统(3);所述热解系统(2)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15)和用于将油泥破碎打散的破碎组件(16),所述加热组件(15)包括壳体(18)和设置在壳体(18)外侧的夹层外壳(27),夹层外壳(27)和壳体(18)形成有加热腔(19),所述夹层外壳(27)上设有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所述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均与加热腔(19)连通,所述壳体(18)上设有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所述壳体(18)上设有气相排放管(7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热解的热解系统(2)和用于向所述热解系统(2)供热的供热系统(3);所述热解系统(2)包括用于对油泥进行加热的加热组件(15)和用于将油泥破碎打散的破碎组件(16),所述加热组件(15)包括壳体(18)和设置在壳体(18)外侧的夹层外壳(27),夹层外壳(27)和壳体(18)形成有加热腔(19),所述夹层外壳(27)上设有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所述热风入口(20)和冷风出口(21)均与加热腔(19)连通,所述壳体(18)上设有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所述壳体(18)上设有气相排放管(71);所述气相排放管(71)上连通有负压管道(63),所述负压管道(63)远离气相排放管(71)的一端连通有冷凝室(83),所述负压管道(63)上设有高压风机(75);所述供热系统(3)包括热源组件(28)和用于对热能循环使用的热循环组件(29);所述热源组件(28)包括用于存储燃气的储气罐(30)和燃烧器(31);所述储气罐(30)与燃烧器(31)连通;所述燃烧器(31)上设有热风出口(32),所述热交换器(36)上设有热媒出口(39)和热媒入口(37),所述热风出口(32)与热媒入口(37)连通,所述热媒出口(39)与热风入口(2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循环组件(29)包括热风循环风机(33)、与热风循环风机(33)上连通的出风管(34)和与热风循环风机(33)连通的回风管(35),所述热交换机上设有冷媒入口(38),所述出风管(34)与冷媒入口(38)连通,所述回风管(35)与冷风出口(21)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16)包括与壳体(18)转动连接的主动轴(23)和从动轴(24)、以及所述主动轴(23)上设置的第一桨叶(26)、所述从动轴(24)上设置的第二桨叶(103);所述第一桨叶(26)沿主动轴(23)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所述第二桨叶(103)沿从动轴(24)的轴线方向呈螺旋间断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油泥资源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8)沿竖直方向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壳体(18)上的进料口(41)和出料口(42)均沿中心对称设置在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恒埠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