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454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包括关节段和偶数根驱动线,所述关节段包括若干个依次球铰接的关节单元,在所述关节单元上设置有偶数个导线孔,所述导线孔的轴线均平行于关节单元的轴线,并沿关节单元的轴线中心对称,且相邻两个关节单元的导线孔一一对应,所述驱动线的一端均与所述医疗机器人的驱动端中的绕线装置连接,驱动线的另一端沿着关节单元的排列方向,依次穿过各个关节单元上的导线孔后固定在关节段的尾端,且每个关节单元上的导线孔分别各与一根驱动线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消除了现有技术缺陷,并获得了多个可控方向、装配简单、使用周期长、工作精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
本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涉及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
技术介绍
医疗机器人具有定位准确、运行稳定、灵巧性强、工作范围大、不怕辐射和感染等优点,不仅可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部位的精确定位,而且可以实现手术最小损伤,提高疾病诊断、手术治疗的精度和质量,提高手术安全,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成本。近年来其研究已经成为机器人应用的新领域,尤其是多功能医疗机器人已经成为医疗机器人发展的一个新方向。目前,外科手术机器人一般采用主从遥控作业方式。外科手术机器人的使用,有助于提高外科医生手术的精度,解决医生手部的颤抖、疲劳、肌肉神经的反馈,使医生能够在最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手术操作,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具有重要价值。目前已成功用在微创外科、眼科、骨科等手术中。飞秒激光眼科近视矫正手术是当前最为流行的近视眼矫正手术技术,通过激光聚焦从眼角膜中切出透镜状的组织,然后将组织取出,从而改变眼角膜的曲率,达到改变视焦距点的移动,从而治愈近视眼和散光。本项目在手术中的具体负责环节是在角膜切割之后将原有组织之间的角膜通过镊状机械结构取出,当前这个过程完全由医师手动完成,由于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关节段和偶数根驱动线(6),所述关节段包括若干个依次球铰接的关节单元(1),在所述关节单元(1)上设置有偶数个导线孔(2),所述导线孔(2)的轴线均平行于关节单元(1)的轴线,并沿关节单元(1)的轴线中心对称,且相邻两个关节单元(1)的导线孔(2)一一对应,所述驱动线(6)的一端均与所述医疗机器人的驱动端中的绕线装置连接,驱动线(6)的另一端沿着关节单元(1)的排列方向,依次穿过各个关节单元(1)上的导线孔(2)后固定在关节段的尾端,且每个关节单元(1)上的导线孔(2)分别各与一根驱动线(6)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关节段和偶数根驱动线(6),所述关节段包括若干个依次球铰接的关节单元(1),在所述关节单元(1)上设置有偶数个导线孔(2),所述导线孔(2)的轴线均平行于关节单元(1)的轴线,并沿关节单元(1)的轴线中心对称,且相邻两个关节单元(1)的导线孔(2)一一对应,所述驱动线(6)的一端均与所述医疗机器人的驱动端中的绕线装置连接,驱动线(6)的另一端沿着关节单元(1)的排列方向,依次穿过各个关节单元(1)上的导线孔(2)后固定在关节段的尾端,且每个关节单元(1)上的导线孔(2)分别各与一根驱动线(6)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段有两个,分为第一关阶段(3)以及位于第一关阶段远离驱动端一侧的第二关节段(4),第一关阶段(3)中的关节单元为第一关节单元(1a),第二关节段(4)中的关节单元为第二关节单元(1b),且第一关节单元(1a)上的导线孔(2)的数量为第二关节单元(1b)上的导线孔(2)的两倍,第一关阶段(3)和第二关节段(4)之间设置有线固块(5),所述线固块(5)的一端与第一关阶段(3)的尾端球铰接,线固块(5)的另一端与第二关节段(4)的首端铰接,驱动线(6)的数量与第一关节单元(1a)上的导线孔(2)的数量一致,驱动线(6)上远离驱动端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关节单元(1a)上的导线孔(2)后分为两组,每组中均含偶数个驱动线(6),一组固定在线固块(5)上,另一组依次穿过线固块(5)以及第二关节单元(1b)上的导线孔(2)后固定在第二关节单元(1b)的尾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线固块(5)上设置有数量与第一关节单元(1a)上的导线孔(2)的数量一致的通孔Ⅰ(7),位于第一关阶段(3)尾端的第一关节单元(1a)上的导线孔(2)分别各与一个通孔Ⅰ(7)对应,在线固块(5)上螺纹连接有若干个紧固螺栓(8),所述紧固螺栓(8)的数量为通孔Ⅰ(7)的数量的一半,且其沿线固块(5)的轴线中心对称,旋转紧固螺栓(8),能使其杆部末端位于通孔Ⅰ(7)中,两组驱动线(6)中,一组驱动线(6)分别插入一个通孔Ⅰ(7)中,并分别各被一个紧固螺栓(8)压紧在通孔Ⅰ(7)的孔壁上,另一组驱动线(6)分别穿过剩余的通孔Ⅰ(7)后与第二关节单元(1b)上的导线孔(2)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医疗机器人的辅助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霁沈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西地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