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35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与锅体适配的锅盖和锅铲,所述锅体包括锅主体和锅柄,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盖柄,所述锅铲包括铲体和铲柄;所述盖柄对应侧的盖体边缘设有可放置铲柄的嵌入口,所述铲柄的上、下侧分别与盖柄的下侧面和锅柄的上侧面适配。通过将铲柄的上、下侧设置为分别与盖柄的下侧面和锅柄的上侧面适配,在不用锅铲或需要沥油沥水时,可将其铲柄直接搁置在锅柄上,使其与锅柄贴合与一起,其铲体悬空,实现沥油、沥水功能,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锅铲等配件不进行作业的时候放置于烹饪台上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

A Multifunctional Coo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锅具
本技术设计厨具
,尤其涉及一种锅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锅具功能都较为单一,消费者常常为了实现不同烹饪需求,而购置多种不同功能、不同尺寸的锅具,而厨房一般空间有限,不能摆放太多厨具,且现有的锅具收纳性差,占用厨房空间;烹饪时若锅铲不作业,放置于烹饪台上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锅具进行改进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锅具,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和锅具操作的便捷性,从而实现了沥油沥水、单手操作和收纳的多种功能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与锅体适配的锅盖和锅铲,所述锅体包括锅主体和锅柄,所述锅盖包括盖体和盖柄,所述锅铲包括铲体和铲柄;所述盖柄对应侧的盖体边缘设有可放置铲柄的嵌入口,所述铲柄的上、下侧分别与盖柄的下侧面和锅柄的上侧面适配。所述锅柄上侧设置为第一凹面,所述第一凹面最低处与锅主体上沿等高或高于锅主体上沿,所述铲柄下侧设为与第一凹面适配的第一柱面。所述嵌入口根据铲柄的宽度和高度对应设置,所述铲柄上侧设置为第二凹面,所述盖柄下侧设置为与第二凹面适配的第二柱面。所述盖体一侧设置有若干沥水孔。所述盖体外圈设有一沥水区,所述沥水孔整齐成行排列设置在沥水区。所述锅柄和盖柄末端分别设有锅柄挂孔和盖柄挂孔。所述铲柄上还设有至少两个条形的度量孔,所述度量孔的长度根据至少两种面条食量标准差别设置。所述铲体设置为扁铲状或漏勺状,其上开设若干条形通孔或圆形通孔。所述锅主体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筒部和底部的平底部,所述平底部与圆筒部圆滑过渡。所述盖柄端部设有与之一体制成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盖体上侧适配,并通过螺钉固定在盖体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铲柄的上、下侧设置为分别与盖柄的下侧面和锅柄的上侧面适配,在不用锅铲或需要沥油沥水时,可将其铲柄直接搁置在锅柄上,使其与锅柄贴合与一起,其铲体悬空,实现沥油、沥水功能,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锅铲等配件不进行作业的时候放置于烹饪台上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而通过在盖体边缘设置可防止铲柄的嵌入口,在合上锅盖时,可直接将锅铲夹在铲柄与锅柄之间,从而使三者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便于收纳和进行单手腾挪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锅具操作的便捷性,从而实现了沥油沥水、单手操作和收纳的多种功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组合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半剖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沥油时的锅铲搁置状态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锅柄的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盖体的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扁铲状锅铲的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中漏勺状锅铲的立体视角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7,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100、与锅体100适配的锅盖200和锅铲300,所述锅体100包括锅主体110和锅柄120,所述锅盖200包括盖体210和盖柄220,所述锅铲300包括铲体310和铲柄320;所述盖柄220对应侧的盖体210边缘设有可放置铲柄320的嵌入口211,所述铲柄320的上、下侧分别与盖柄220的下侧面和锅柄120的上侧面适配。通过将铲柄320的上、下侧设置为分别与盖柄220的下侧面和锅柄120的上侧面适配,在不用锅铲300或需要沥油沥水时,可将其铲柄320直接搁置在锅柄120上,使其与锅柄120贴合与一起,其铲体310悬空,实现沥油,沥水功能,同时也有效的解决了锅铲等配件不进行作业的时候放置于烹饪台上容易受到污染的问题;而通过在盖体210边缘设置可防止铲柄320的嵌入口211,在合上锅盖200时,可直接将锅铲300夹在铲柄320与锅柄120之间,从而使三者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便于收纳和进行单手腾挪操作,极大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和锅具操作的便捷性。进一步地,所述锅柄120上侧设置为第一凹面121,所述第一凹面121最低处与锅主体110上沿等高或高于锅主体110上沿,所述铲柄320下侧设为与第一凹面121适配的第一柱面,以便于将铲柄320搁置在锅柄120上。此外,所述嵌入口211根据铲柄320的宽度和高度对应设置,所述铲柄320上侧设置为第二凹面321,所述盖柄220下侧设置为与第二凹面321适配的第二柱面,以便于将盖柄220搁置在铲柄320上,从而与锅柄120一起讲铲柄320夹在中间,通过这样的扁平化结构设置,便于进行叠加收纳和单手操作,避免操作时锅铲乱动。进一步地,所述盖体210一侧设置有若干沥水孔212。具体地,所述盖体210外圈设有一沥水区213,所述沥水孔212整齐成行排列设置在沥水区213。通过沥水孔212的设置,可在合上锅盖后进行整体滤水操作,此时盖柄220与锅柄120组合,单手即可进行操作,更加方便。进一步地,所述锅柄120和盖柄220末端分别设有锅柄挂孔122和盖柄挂孔221,以便于挂载放置;而所述铲柄320上还设有三个条形的度量孔322,三个所述度量孔322的长度根据三种面条食量标准差别设置,从外端向里依次从小到大设置,分别代表不同人数的食量,以便根据食量需求,把条状食物如面条通过柄尾开孔,即可快速度量出相应食量的食物,以便烹煮量合适,避免造成浪费。进一步地,所述铲体310设置为扁铲状或漏勺状,其上开设若干条形通孔311或圆形通孔312,以便在进行不同烹饪操作时均可将其与锅柄、盖柄进行组合。进一步地,所述锅主体110包括一体成型的圆筒部111和底部的平底部112,所述平底部112与圆筒部111圆滑过渡,通过这样的结构,便于锅体的统一化设计,从而可以将不同规格的锅体在不使用时进行叠加收纳,较少占用位置,提高空间利用率。进一步地,所述盖柄220端部设有与之一体制成的连接部222,所述连接部222与盖体210上侧适配,并通过螺钉固定在盖体210上,这样的连接结构,更加便于不同尺寸锅盖的重叠收纳。以上所述,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100)、与锅体(100)适配的锅盖(200)和锅铲(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0)包括锅主体(110)和锅柄(120),所述锅盖(200)包括盖体(210)和盖柄(220),所述锅铲(300)包括铲体(310)和铲柄(320);所述盖柄(220)对应侧的盖体(210)边缘设有可放置铲柄(320)的嵌入口(211),所述铲柄(320)的上、下侧分别与盖柄(220)的下侧面和锅柄(120)的上侧面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锅具,包括锅体(100)、与锅体(100)适配的锅盖(200)和锅铲(300),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0)包括锅主体(110)和锅柄(120),所述锅盖(200)包括盖体(210)和盖柄(220),所述锅铲(300)包括铲体(310)和铲柄(320);所述盖柄(220)对应侧的盖体(210)边缘设有可放置铲柄(320)的嵌入口(211),所述铲柄(320)的上、下侧分别与盖柄(220)的下侧面和锅柄(120)的上侧面适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柄(120)上侧设置为第一凹面(121),所述第一凹面(121)最低处与锅主体(110)上沿等高或高于锅主体(110)上沿,所述铲柄(320)下侧设为与第一凹面(121)适配的第一柱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口(211)根据铲柄(320)的宽度和高度对应设置,所述铲柄(320)上侧设置为第二凹面(321),所述盖柄(220)下侧设置为与第二凹面(321)适配的第二柱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210)一侧设置有若干沥水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炳耀梁炎明秦华聪梁国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嘉事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