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35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盖合于锅体上,锅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内锅盖、内衬和面盖;测温组件,测温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封堵件、弹性件和测温壳体,封堵件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测温壳体内,弹性件设置在封堵件和温度传感器之间以对温度传感器施加贴紧测温壳体的底壁的弹力,内衬具有过孔,测温组件穿过过孔,测温组件的顶部与面盖相抵,测温壳体的底壁与内锅盖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检测温度的速度和准确度不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用具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情况下的烹饪器具,例如电压力锅,是将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传递到控制系统中去,让控制程序来控制是否继续加热。由于结构限制,某些传感器不能直接伸入加热空间中检测温度,只能贴合在加热空间外围的金属上,利用金属的导热性来检测温度,由于导热的过程有一定的延时,因此需要传感器能够更快的检测到温度。否则会由于检测延时太久导致等控制程序调用出来以后,温度可能已经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此时所调用出来的控制程序并不是当前温度下所应该调用的控制程序,而且,由于传感器并非是直接测量加热空间的温度,而是测量的加热空间外围的金属的温度,在金属导热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热损失,导致所测温度低于实际值。总的来说,现有技术中,某些结构中,传感器检测温度的速度和准确度不够,导致控制系统不能准确的控制加热,进而导致烹饪效果不佳,甚至会危及使用者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检测温度的速度和准确度不够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盖,盖合于锅体上,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盖合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锅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内锅盖、内衬和面盖;测温组件(10),所述测温组件(10)包括温度传感器(11)、封堵件(12)、弹性件(13)和测温壳体(14),所述封堵件(1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测温壳体(14)内,所述弹性件(13)设置在所述封堵件(1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11)之间以对所述温度传感器(11)施加贴紧所述测温壳体(14)的底壁的弹力;所述内衬具有过孔,所述测温组件(10)穿过所述过孔,所述测温组件(10)的顶部与所述面盖相抵,所述测温壳体(14)的底壁与所述内锅盖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锅盖,盖合于所述锅体上,所述锅盖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内锅盖、内衬和面盖;测温组件(10),所述测温组件(10)包括温度传感器(11)、封堵件(12)、弹性件(13)和测温壳体(14),所述封堵件(1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测温壳体(14)内,所述弹性件(13)设置在所述封堵件(12)和所述温度传感器(11)之间以对所述温度传感器(11)施加贴紧所述测温壳体(14)的底壁的弹力;所述内衬具有过孔,所述测温组件(10)穿过所述过孔,所述测温组件(10)的顶部与所述面盖相抵,所述测温壳体(14)的底壁与所述内锅盖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壳体(14)包括固定座(15)和测温帽(16),所述固定座(15)套设在所述测温帽(16)内,所述测温帽(16)的底板形成所述测温壳体(14)的底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5)包括固定座壳体主体(151)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壳体主体(151)的外壁上定位部(152),所述测温帽(16)为与所述固定座壳体主体(151)相适配的桶状结构,所述测温帽(16)的上端开口以套设所述固定座壳体主体(151),所述测温帽(16)的下端具有底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152)为多个定位板,所述多个定位板相间隔地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何意吴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