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杯体和一种液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341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03 2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加热杯体和一种液体加热器。该加热杯体包括非金属基体以及设于非金属基体外侧的金属加热盘,金属加热盘与非金属基体之间设有导热介质用于传递热量,加热杯体底部的金属加热盘通电时,产生的热量传递到金属加热盘与非金属基体之间的导热介质,然后导热介质再将热量传递到非金属基体中,这样整个非金属基体受热均匀,不会致使非金属基体局部温度高而产生粘底现象;且非金属基体的材料不受限制,不再为单一的金属材质,可为玻璃、陶瓷、搪瓷等。此外,导热介质为包括导热材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材料,可通过导热介质将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粘结固定。

A heating cup body and a liquid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热杯体和一种液体加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用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杯体、一种包含该加热杯体的液体加热器。
技术介绍
目前家用豆浆机、电水壶等小家电普遍采用在金属杯体底部焊接加热管,加热管产生的热量通过焊接区域传递到杯体中达到加热的目的,其中金属杯体一般包括上下贯通的杯身和与所述杯身配合的加热盘,该加热盘的外沿与杯身底部连接形成具有容纳腔的杯体,且杯身与加热盘一般通过焊接或者卷边等方式连接,采用焊接的方式存在工艺要求高、加工效率低等问题,而采用卷边的方式存在内胆内部有缝隙,容易存渣等问题,不美观,降低了体验效果。另外,还有一体拉伸形成的直筒状杯身(该杯身自身形成容纳腔),此时,加热盘可以为铝盘,但铝盘直接钎焊在杯身上,工艺要求高,次品的概率增大,影响加工效率。上述焊接需要较高的温度,而高温容易氧化杯体表面,或者在焊接的过程中由于冷热不均导致杯体破裂或者变形。另外,采用金属杯体存在不可视的问题,而且贴别是煮茶或食材之后存在不易清洗的问题,现将杯体改为玻璃杯体的液体加热器,但是,现有的玻璃杯体一般包括上下贯通的玻璃杯身和加热盘,加热盘用于玻璃杯身的下部密封连接,加热盘与玻璃杯身的连接处存在缝隙易存残渣或者硅胶外露影响体验,不易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杯体,其杯体材质无限制,发热元件无需焊接固定,杯体受热均匀,加热杯体整体的加热效率高。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热杯体,包括非金属基体以及设于所述非金属基体外侧的金属加热盘,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内表面与所述非金属基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介质,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导热介质为包括导热材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材料。优选地,所述非金属基体为全玻璃基体。本实施例的加热杯体,其非金属基体为底部封闭的杯体结构,用于盛放液体;金属加热盘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发热元件通电后产生热量;金属加热盘的内表面与非金属基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介质,导热介质中既包含导热材料,以实现快速传热功能,将发热元件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介质传递至非金属基体,进而对非金属基体内盛放的液体进行加热;导热介质还包括粘结剂,以便通过导热介质将金属加热盘粘结固定至非金属基体的外表面上。由于金属加热盘通过导热介质粘结固定至非金属基体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过焊接固定加热管所导致的对杯体材质的限制、杯体易氧化、破裂或变形的问题,且通过导热介质传热,传热效率高,传热均匀,避免非金属基体上温度不均匀导致的糊底等问题。此外,杯体可以设置为非金属基体,提升了加热杯体外观的多样性、美观性。可选地,所述粘结剂为热固化材料,所述金属加热盘通过所述导热介质的热固化固定在所述非金属基体上。粘结剂为热固化材料,对导热介质加热后,热固化材料会因受热发生交联固化反应而变硬,将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粘结固定。同时,热固化材料固化后性质稳定,性能不下降,保证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固定的牢固性。可选地,所述导热介质按重量计至少含有20-40份的导热材料和60-70份的热固化材料。按照上述组分形成的导热介质,在保证能够快速传热的同时,能够将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牢固地固定。可选地,所述热固化材料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甲醛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聚酰胺、酚醛-环氧树脂、环氧-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上述热固化材料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迅速凝结固化,起到将金属加热盘和非金属基体牢固地固定到一起的作用。可选地,所述热固化材料的固化温度为50-300摄氏度。在杯体底部进行高温焊接时,焊接温度超过300摄氏度,热固化材料的固化温度为50-300摄氏度,因此导热介质热固化时所需的温度小于焊接时的温度,避免了高温对杯体的影响。可选地,所述导热材料为石墨烯或者铜粉或者铝粉。石墨烯、铜粉或者铝粉的导热系数较高,确保了导热介质能够快速传热。可选地,所述导热介质的邵氏硬度为45-90度,导热系数为20-50瓦每米每摄氏度。可选地,所述金属加热盘上设置有排气孔。在导热介质加热固化的过程中,会产生气体、易挥发性物质,气体、易挥发性物质可从排气孔排出,防止产生气泡或裂纹。可选地,所述排气孔设置在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底部,且偏离所述加热杯体的中心轴线。可选地,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与所述排气孔连通。导气槽可引导热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易挥发性物质,使更多的气体、易挥发性物质流动到排气孔并从排气孔排出。可选地,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导热介质的导流通道。在将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通过导热介质热固化而固定在一起之前,需要将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贴合压制,在压制过程中导热介质受到挤压,导热介质可进入该导流通道内,且该导流通道与排气孔不连通,以防止导热介质从排气孔排出。可选地,所述非金属基体的底壁向上凸起。非金属基体的底部向上凸起,使得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在该凸起部位处具有间隙,由于非金属基体与金属加热盘的热胀冷缩的系数不同,该间隙可为金属加热盘的膨胀变形提供变形空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器,包括上文所述的加热杯体,所述液体加热器为豆浆机或电水壶。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加热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加热杯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4为导热介质中石墨烯含量与导热系数的关系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加热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加热杯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B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所述的加热杯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的C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8的金属板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所述的加热杯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1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七所述的加热杯体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非金属基体,10侧壁,11底壁,2导热介质,3金属板,30排气孔,31导气槽,32导流通道,4发热元件,5温控器,6熔断体,7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实施例一: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热杯体,包括非金属基体1以及设于非金属基体1外侧的金属加热盘,非金属基体1为底部封闭的杯体结构,用于盛放液体;金属加热盘包括金属板3和设于金属板3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4,发热元件4通电后产生热量。金属加热盘的内表面与非金属基体1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介质2,导热介质2为包括导热材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材料。导热介质2中的导热材料可实现快速传热功能,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金属基体以及设于所述非金属基体外侧的金属加热盘,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内表面与所述非金属基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介质,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导热介质为包括导热材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包括非金属基体以及设于所述非金属基体外侧的金属加热盘,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内表面与所述非金属基体的外表面之间设有导热介质,所述金属加热盘的外表面上设有发热元件,所述导热介质为包括导热材料和粘结剂的混合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热固化材料,所述金属加热盘通过所述导热介质的热固化固定在所述非金属基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介质按重量计至少含有20-40份的导热材料和60-70份的热固化材料;或者,所述热固化材料为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三聚氰-甲醛树脂、有机硅树脂、呋喃树脂、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聚酰亚胺、聚苯并咪唑、酚醛-聚乙烯醇缩醛、酚醛-聚酰胺、酚醛-环氧树脂、环氧-聚酰胺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固化材料的固化温度为50-300摄氏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明进武万军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