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电器、盖体及调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57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电器、盖体及调压装置,调压装置包括:与烹饪电器内部连通的排气管;调压件,可活动地设于排气管的出口处,且包括排气端和阻挡端;驱动组件,带动排气端和阻挡端中的任意一者移动至排气管的出口处;当阻挡端位于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排气管与外界隔离,通过阻挡端关闭排气管;当排气端位于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排气管与外界连通,通过排气端打开排气管。在调压件上设置排气端和阻挡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调压件移动,进而带动排气端或阻挡端移动至排气管的开口处,实现排气管的开启和关闭,以对烹饪电器内部进行泄压或蓄压,达到压力调节的效果。如此,调压装置通过带动调压件移动,实现压力调节,需要的零件较小,结构简单。

Cooking Electrical Appliances, Covers and Voltage Regulating Devi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电器、盖体及调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特别是涉及烹饪电器、盖体及调压装置。
技术介绍
电饭煲是常用的烹饪电器,因为操作方便、稳定可靠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压力电饭煲利用水的沸点受气压影响的原理,在工作过程中将水密封起来,水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不能扩散到空气中,只能保留在电饭煲内,进而会使电饭煲内部的气压高于一个大气压,并处于可控的安全范围内,也使水要在高于100℃时才沸腾,这样电饭煲内部就形成高温高压的环境,待加工食材容易做熟,并且相当酥烂。一般地,电饭煲的盖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锅内压力的调压装置,但是调压装置的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调压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调压装置。一种调压装置,设于烹饪电器的盖体上,包括:与所述烹饪电器内部连通的排气管;调压件,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且包括排气端和阻挡端;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排气端和所述阻挡端中的任意一者移动至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其中,当所述排气端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管与外界连通;当所述阻挡端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管与外界隔离。上述调压装置中,当阻挡端位于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排气管与外界隔离,通过阻挡端关闭排气管;当排气端位于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排气管与外界连通,通过排气端打开排气管。在调压件上设置排气端和阻挡端,通过驱动组件带动调压件移动,进而带动排气端或阻挡端移动至排气管的开口处,实现排气管的开启和关闭,以对烹饪电器内部进行泄压或蓄压,达到压力调节的效果。如此,调压装置通过带动调压件移动,实现压力调节,需要的零件较小,结构简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端上开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端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通道的一侧与所述排气管对接连通,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侧与外界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为开设于所述调压件外表面的凹槽,所述排气端位于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时,所述凹槽经过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且向远离所述排气管的方向延伸至与外界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端在所述排气管出口所在的平面内移动,所述排气端与所述排气管出口所在平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外界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端与所述排气端呈阶梯型,或者所述排气端为圆锥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压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排气管的出口伸入所述壳体,所述调压件在所述壳体内可活动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铁及复位结构,所述电磁铁通电时,通过磁场力带动所述排气端和所述阻挡端中的一者移动至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所述电磁铁断电时,所述复位结构带动所述排气端和所述阻挡端中的另一者移动至所述排气管的出口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结构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抵接于所述调压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所述电磁铁通电时,所述弹性件被移动的所述调压件压缩,为所述调压件的复位存储能量。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位结构为所述排气管出口处的倾斜面,所述电磁阀设于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侧;所述调压件在所述电磁阀通电时通过磁场力移动至所述倾斜面较高的一侧,且所述调压件在所述电磁阀断电时通过自身重力移动至所述倾斜面较低的一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于所述调压件移动的极限位置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蒸汽阀,所述蒸汽阀具有导流腔,所述导流腔的一端与所述壳体内部连通,所述导流腔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盖体,设于烹饪电器上,包括上述调压装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电器,包括锅体及上述盖体,所述盖体相对所述锅体可开合设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调压装置蓄压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调压装置另一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调压装置泄压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调压装置另一个视角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调压装置蓄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调压装置泄压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调压装置100,调压装置100设于烹饪电器的盖体上,且包括与烹饪电器内部连通的排气管10、调压件30及驱动组件50。调压件30可活动地设于排气管10的出口处,且包括排气端32和阻挡端34;驱动组件50带动排气端32和阻挡端34中的任意一者移动至排气管10的出口处。其中,如图1-2所示,当阻挡端34位于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排气管10与外界隔离,通过阻挡端34关闭排气管10;如图3-4所示,当排气端32位于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排气管10与外界连通,通过排气端32打开排气管10。在调压件30上设置排气端32和阻挡端34,通过驱动组件50带动调压件30移动,进而带动排气端32或阻挡端34移动至排气管10的开口处,实现排气管10的开启和关闭,以对烹饪电器内部进行泄压或蓄压,达到压力调节的效果。如此,调压装置100通过带动调压件30移动,实现压力调节,需要的零件较小,结构简单。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气端32上开设有排气通道31,排气端32位于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排气通道31的一侧与排气管10对接连通,排气通道31的另一侧与外界对接连通,通过排气通道31连通排气管10与外界,以对烹饪电器内部进行泄压。进一步地,排气通道31为开设于调压件30外表面的凹槽,排气端32位于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凹槽经过排气管10的出口,且向远离排气管10的方向延伸至与外界连通,如此通过凹槽将排气管10处的蒸汽引导至与外界连通。可选地,凹槽为开设于调压件30外表面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绕调压件30的外周设置且首尾连接。可以理解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排气通道31也可以为贯穿调压件30设置的通孔,在此不做限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阻挡端34在排气管10出口所在的平面内移动,阻挡端34与排气管10出口所在平面完全接触,当阻挡端34移动至排气管10出口处时,便可封闭排气管10,对烹饪电器内部进行蓄压。并且,排气端32与阻挡端34连接,排气端32与排气管10出口所在平面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与外界连通。当阻挡端34远离排气管10的出口时,排气端32移动至排气管10出口的上方,排气管10内的蒸汽通过排气端32与排气管10出口之间的间隙排出,使排气管10与外界连通,对烹饪电器内部进行泄压。进一步地,排气端32与阻挡端34呈阶梯状设置(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压装置(100),设于烹饪电器的盖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烹饪电器内部连通的排气管(10);调压件(3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且包括排气端(32)和阻挡端(34);驱动组件(50),带动所述排气端(32)和所述阻挡端(34)中的任意一者移动至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其中,当所述排气端(32)位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管(10)与外界连通;当所述阻挡端(34)位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管(10)与外界隔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压装置(100),设于烹饪电器的盖体上,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所述烹饪电器内部连通的排气管(10);调压件(30),可活动地设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且包括排气端(32)和阻挡端(34);驱动组件(50),带动所述排气端(32)和所述阻挡端(34)中的任意一者移动至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其中,当所述排气端(32)位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管(10)与外界连通;当所述阻挡端(34)位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管(10)与外界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端(32)上开设有排气通道(31),所述排气端(32)位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所述排气通道(31)的一侧与所述排气管(10)对接连通,所述排气通道(31)的另一侧与外界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通道(31)为开设于所述调压件(30)外表面的凹槽,所述排气端(32)位于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处时,所述凹槽经过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且向远离所述排气管(10)的方向延伸至与外界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端(34)在所述排气管(10)出口所在的平面内移动,所述排气端(32)与所述排气管(10)出口所在平面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与外界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端(34)与所述排气端(32)呈阶梯型,或者所述排气端(32)为圆锥体。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调压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装置(100)还包括壳体(70),所述排气管(10)的出口伸入所述壳体(70),所述调压件(30)在所述壳体(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柏长升郑为光张长春郑强高塬贵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