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57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烹饪电器,包括:支撑环;内锅,所述内锅套设于所述支撑环上;传动组件及驱动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内锅之间,且带动所述内锅相对所述支撑环升降。上述烹饪电器中,驱动件驱动传动组件工作,传动组件工作时带动内锅相对支撑环升降。如此,在需要取出内锅时,通过驱动件和传动组件驱动内锅上升,内锅便可与支撑环分离,方便手指抓住内锅,可以不卡滞且流畅地取放内锅,取放内锅较为方便。并且,在需要进行烹饪加工时,放回内锅,驱动件及传动组件便可带动内锅下降,并使内锅支撑于支撑环上,便可关闭盖体,开始烹饪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电器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特别是涉及烹饪电器。
技术介绍
电饭煲是一种常见的烹饪电器,能够进行蒸、煮、炖、煨、炯等多种烹饪加工。它不但能够把食物做熟,而且能够保温,使用起来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省时省力,是家务劳动现代化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电饭煲一般包括煲体、内锅及盖体,内锅设于煲体内,盖体相对煲体可开合设置。在煮米饭时,打开盖体,且将内锅从煲体中取出,然后在内锅中加入米粒进行清洗后,将内锅放回煲体。但是,传统的内锅与煲体上的支撑环抵接,取出内锅时,因为内锅与支撑环抵接,手指不易抓住内锅进行取放,内锅取放卡滞、不流畅。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内锅取放卡滞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内锅取放的烹饪电器。一种烹饪电器,包括:支撑环;内锅,所述内锅套设于所述支撑环上;传动组件及驱动件,所述传动组件设于所述驱动件和所述内锅之间,且带动所述内锅相对所述支撑环升降。上述烹饪电器中,驱动件驱动传动组件工作,传动组件工作时带动内锅相对支撑环升降。如此,在需要取出内锅时,通过驱动件和传动组件驱动内锅上升,内锅便可与支撑环分离,方便手指抓住内锅,可以不卡滞且流畅地取放内锅,取放内锅较为方便。并且,在需要进行烹饪加工时,放回内锅,驱动件及传动组件便可带动内锅下降,并使内锅支撑于支撑环上,便可关闭盖体,开始烹饪加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内锅之间;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转动,且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对所述支撑架升降。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均套设于所述内锅外,所述第一传动件绕所述支撑环的轴线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相对所述支撑环旋转及升降。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内锅的轴向分布,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所述第二传动件分别具有相互面对及贴合的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相互接触均相对所述支撑环的轴向延伸,且相对所述支撑环的轴线倾斜;当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面和所述第二倾斜面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第一倾斜面滑动。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设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第二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和/或所述第二传动件上且相对所述支撑环移动,所述第一限位件阻挡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移动路径上。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沿所述支撑环周向间隔设置的第一正转限位件和第一反转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正转限位件和所述第一反转限位件之间。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锅具有沿径向凸出的边沿,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支撑于部分所述边沿下,且所述传动组件在所述驱动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内锅升降,同时带动所述边沿远离所述支撑环或与所述支撑环抵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环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环体和内套,所述内套设于所述上环体的内周缘处,且与所述上环体的内周缘之间具有间隙;并且,所述内套沿所述上环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内锅套设于所述内套内;所述传动组件套设于所述内套外,所述传动组件的一端穿过所述间隙与部分所述边沿抵接。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套远离所述上环体的一端沿径向凸出设置有下凸缘,所述第一传动件套设于所述内套外且支撑于所述下凸缘上。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滚珠,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内侧壁与所述内套之间设置有所述滚珠;和/或所述下凸缘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底壁之间设置有所述滚珠。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之间通过齿牙啮合传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烹饪电器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烹饪电器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烹饪电器的剖视图;图4为图1所示烹饪电器另一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烹饪电器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烹饪电器100,包括锅体10、内锅30及盖体(图未示),内锅30可拆卸地设于锅体10内,盖体相对锅体10可开合设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打开盖体,并从锅体10内取出内锅30,以将内锅30移动至不同位置进行食材盛放。在食材盛放完毕后,便可将内锅30重新装入锅体10内进行烹饪。锅体10包括底座12和设于底座12上的支撑环14,底座12用于安装锅体10的各个部件,支撑环14用于支撑内锅30。如图2-5所示,烹饪电器100还包括传动组件50及驱动件70,传动组件50设于驱动件70和内锅30之间,且带动内锅30相对支撑环14升降。也就是说,驱动件70驱动传动组件50工作,传动组件50工作时带动内锅30相对支撑环14升降。如此,在需要取出内锅30时,通过驱动件70和传动组件50驱动内锅30上升,内锅30便可与支撑环14分离,方便手指抓住内锅30,可以不卡滞且流畅地取放内锅30,取放内锅30较为方便。并且,在需要进行烹饪加工时,放回内锅30,驱动件70及传动组件50便可带动内锅30下降,并使内锅30支撑于支撑环14上,便可关闭盖体,开始烹饪加工。传动组件50包括第一传动件52和第二传动件54,第一传动件52与驱动件70连接,第二传动件54设于第一传动件52与内锅30之间;第一传动件52在驱动件70的驱动下转动,且带动第二传动件54相对支撑环14升降,进而带动内锅30相对支撑环14升降。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传动件52和第二传动件54的配合,将第一传动件52的旋转运动,转化形成第二传动件54的升降运动,以带动内锅30升降。进一步地,第一传动件52和第二传动件54均套设于内锅30外,第一传动件52绕支撑环14的轴线转动时,带动第二传动件54相对支撑环14旋转及升降。使第一传动件52和第二传动件54套设于内锅30外,节省传动组件50的安装空间,不需要占用太多底座12的内部空间。同时,可以通过第一传动件52的转动,带动第二传动件54旋转及升降,以带动内锅30相对支撑环14升降,可将内锅30与支撑环14分离,达到方便取放内锅30的目的。可选地,第一传动件52和第二传动件54均呈环形设置。具体地,内锅30具有沿径向凸出的边沿32,传动组件50的一端支撑于部分边沿32下,且传动组件50在驱动件70的驱动下,带动内锅30升降,同时带动边沿32远离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电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环(14);内锅(30),所述内锅(30)套设于所述支撑环(14)上;传动组件(50)及驱动件(70),所述传动组件(50)设于所述驱动件(70)和所述内锅(30)之间,且带动所述内锅(30)相对所述支撑环(14)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烹饪电器(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环(14);内锅(30),所述内锅(30)套设于所述支撑环(14)上;传动组件(50)及驱动件(70),所述传动组件(50)设于所述驱动件(70)和所述内锅(30)之间,且带动所述内锅(30)相对所述支撑环(14)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50)包括第一传动件(52)和第二传动件(54),所述第一传动件(52)与所述驱动件(70)连接,所述第二传动件(54)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52)与所述内锅(30)之间;所述第一传动件(52)在所述驱动件(70)的驱动下转动,且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54)相对所述支撑环(14)升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52)和所述第二传动件(54)均套设于所述内锅(30)外,所述第一传动件(52)绕所述支撑环(14)的轴线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54)相对所述支撑环(14)旋转及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52)和所述第二传动件(54)沿所述内锅(30)的轴向分布,且所述第一传动件(52)和第二传动件(54)分别具有相互面对及贴合的第一倾斜面(521)和第二倾斜面(541);其中,所述第一倾斜面(521)和所述第二倾斜面(541)均沿所述支撑环(14)的周向延伸,且相对所述支撑环(14)的轴线倾斜;当所述第一传动件(52)转动时,通过所述第一倾斜面(521)和所述第二倾斜面(541)的配合,带动所述第二传动件(54)沿所述第一倾斜面(521)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电器(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件(61)和第二限位件(63),所述第一限位件(61)设于所述支撑环(14)上,所述第二限位件(63)设于所述第一传动件(52)和/或所述第二传动件(54)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源智陈伟陈亮邓志宏晏冬高塬贵卢正邦陈崇得宁贵勇潘泽勇康津李磊乡志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