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元件保持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130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该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主要特征在于把保持模组分设成上下两薄板的组合件,其中并以蜂巢结构作为滚动元件的间隔空间,且使滚动元件能有效作定位,由于此蜂巢结构对滚动元件不会因定位而产生过多的摩擦限制,故可以保有滚动元件转向功能且减少滚动元件的摩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特别是指一种滚动元件的保持装置运用于直线传动元件上;一般而言直线传动元件应用于工具机、电子、自动化设备、半导体设备的机构上。
技术介绍
传统的滚动元件链条如图7所示,其滚动元件链条41的各滚动元件11可置于间隔空间413,两连结链412b之间使用结合链412a结合使成一扁长状的链条,在结合链412a上则至少包含一保持元件411,使各滚动元件11能在间隔空间413滚动时受保持元件411所定位。此滚动元件链条41虽然滚动元件11在Q方向与L方向可定位,但单一保持元件411并无法将滚动元件11垂直方向作定位,因此滚动元件容易掉落,装配上是极大的问题,其次在回流路径行走时,滚动元件11极有可能在转弯时从间隔空间跳脱,而卡在回流路径当中。图8为连结许多单独个体的保持器设计,图中的连结保持器是将间隔块511以挠性的连结链512相连结,使各滚动元件11置于两间隔块511的空间中滚动,若间隔块511与连结链512以组配的方式,则需大量人力进行组配,此外滚动元件11亦需人力组配,如此尺寸狭小的元件本身组配不易且耗时。若间隔块511与连结链512设计成一体,以模具设计的观点来看,间隔块511属于内凹的情况,因此脱模时必定会产生倒钩(即模仁与元件因干涉无法顺利离型),强制脱模有尺寸上的限制,且极有可能造成元件变形,因此图8的保持器的设计仍有缺点需克服。图9同属滚动元件保持链条,其中的保持链条61,间隔板611两侧各使用一连结链612连结,虽然具有可开模性,最大的困难点在于间隔板611上的圆洞613,就模具设计的观点,势必导入一直径微小且长度颇长的圆柱体,射出成型后当成品要顶出时,必须先将圆柱体抽离,此时就必须使用复杂的传动机构将圆柱体导出,然而成品在冷却收缩后会与圆柱体紧密包覆使得抽离更加困难,同时抽离的动作会造成成品变形,而圆柱体也在几次的进出后会有变形的问题;其次在射出成型中,射出压力相当大,这么细长的圆柱体相当容易受大强大压力导致变形或断裂,因此图9滚动元件保持链条61的构形并无量产性,同时模具开发成本昂贵且复杂。因此先前技术直线传动元件的保持器实有急迫改良精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目前直线传动元件相当广泛的应用在一般产业机械及精密机械上,而滚动元件的保持装置应用于直线传动元件亦渐受到重视,尤其是连结设计的保持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其采用一般射出成型的方式制造,导入模具开发的概念,使本专利技术极具快速量产特性,大幅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以蜂巢式结构作间隔空间,其形状对称且强度较强,同时能对滚动元件作有效的定位功能,而且不因定位而对滚动元件转向功能产生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同时达到分离滚动元件,并且使保持模组对滚动元件的阻力下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使用组立的概念,不仅装配容易,同时可组配出适合的长度,如此更可应用于不同需要的产品尺寸,大幅降低重复开模的费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技术方案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其将数个滚动元件依序保持于其间,所述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由一上板及一下板组立合成,其内设置有间隔空间,各间隔空间中置入有所述的滚动元件,且所述间隔空间边缘设有锥度斜面以控制定位滚动元件。上述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中,所述上板及下板之间设置有结合孔及结合销,使用结合孔及结合销将上板及下板结合。上述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中,所述保持模组的两端部分别具有连接卡榫及连接卡榫槽,以连接卡榫和相邻的另一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连接卡榫槽,使单位长度的标准件相互连结。上述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中,所述上板的锥度斜面及下板的锥度斜面角度为相同或不同的角度,使滚动元件与保持接触面有最佳的转向空间。上述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中,所述间隔空间为一个六角形结构。上述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中,所述滚动元件为滚珠。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设计,其具有以下优点1、在模具设计方面仅需将内腔形状(及成品形状)以最基本的公母模仁的形式拆解即可完成,不需滑块、斜梢等等复杂的模具机构,大幅降低模具开发成本价格及延长模具寿命。2、原本的滚动元件保持接触面,刚好可利用拔模锥度斜面来产生,如此不仅对成型品脱模带来莫大的助益,同时不影响原来的设计,因此利用锥度斜面来定位属创新之想法,另外上板拔模锥度斜面与下板拔模锥度斜面的锥度角亦可设计成不同的角度来因应不同尺寸的滚动元件或转向空间,尤其是滚珠螺杆的滚动元件方面需考虑螺旋角度及回流角度的问题,更需运用具有极佳自由度的转向空间,因此本专利技术相当具有设计弹性空间。3、滚动元件可轻易装配,人员(或自动化机器)仅需将滚动元件安放在下板,安置完成后再将上板的结合孔与下板的结合梢对准盖上即可相互结合,同时还具有方便拿取、滚动元件不易掉落等好处,一举改善单一元件难以装配所带来的问题。4、众所皆知,模具开发成本相当昂贵,若只是因长度尺寸需改变而再开发新模具是相当花费成本的,因此就符合经济效益,我们设计成单位长度组立的概念,通过卡榫机制装配调整所需之长度,在单位长度标准件的前端设计连接卡榫及末端设计连接卡榫槽,使单位长度的标准件相互连结。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滚动元件的间隔空间结构概念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持滚动元件的间隔空间结构侧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分解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组配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单位长度组配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加长组配示意图。图7为第一种传统保持滚动元件的示意图。图8为第二种传统保持滚动元件的示意图。图9为第三种传统保持滚动元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间隔空间结构概念图图中滚动元件11被六角形结构(蜂巢结构)的滚动元件保持接触面00所定位。图2为图1的剖视图,由图2可看到滚动元件11与所有滚动元件保持接触面00成切点接触,如此可以有效降低滚动元件11滚动时与滚动元件保持接触面00接触所造成的摩擦力,使滚动元件11能保有滚动的转向功能。然而此设计期望用射出成型快速制造,成型品若想要以单一元件产出,在模具开发设计中是不可行的,原因在于蜂巢结构的滚动元件保持接触面00会使产品在射出成型后无法顺利脱膜,且后续组配滚动元件11时必须施力将其卡入蜂巢结构空间,若施力不当可能造成损毁,为改善上述不良的影响,我们将此设计拆解成上板21与下板31单位长度组立的方式,如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其将数个滚动元件11依序保持于其间,所述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由一上板21及一下板31组立合成,其内设置有间隔空间,各间隔空间中置入有的滚动元件11,且所述间隔空间边缘设有锥度斜面24、33以控制定位滚动元件11。本实施例中,上板21及下板31之间设置有结合孔23及结合销32,使用结合孔23及结合销32将上板及下板结合。所述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两端部分别具有连接卡榫22及连接卡榫槽25,以连接卡榫22和相邻的另一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的连接卡榫槽25,使单位长度的标准件相互连结(配合图6所示)。此外,上板21的锥度斜面24及下板31的锥度斜面33角度为相同或不同的角度,使滚动元件与保持接触面有最佳的转向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动元件保持模组,其将数个滚动元件依序保持于其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元件保持模组,由一上板及一下板组立合成,其内设置有间隔空间,各间隔空间中置入有所述的滚动元件,且所述间隔空间边缘设有锥度斜面以控制定位滚动元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柏霖
申请(专利权)人:上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