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来制造剖分型轴承结构的方法及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1277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制造剖分式轴承结构的方法,其中在许多工位中通过引入一个力经过一切断过程使轴承上部与一和它连成一体的轴承底部在一规定的断裂平面内分开,接着通过一至少具有两个螺钉的螺钉连接重新相互连接。轴承底部和轴承上部固定在一从一个工位输送到另一个工位的适配装置上,并且轴承上部至少在一些工序中在工位内通过一设置在适配装置上并在螺钉连接区域之外的作用在轴承上部上的可退回的辅助支承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制造剖分式轴承结构的方法,其中在许多工位中通过引入一个力经过一切断过程使轴承上部与一和它连成一体的轴承底部在一规定的断裂平面内分开,接着通过一至少具有两个螺钉的螺钉连接重新相互连接。其次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制造剖分型轴承结构的加工装置,其中由一轴承底部和一与它连成一体的轴承上部组成的工件输送给至少一个切断工位,将轴承上部从轴承底部上切下,并输送给一个拧紧工位,以便借助于至少一个具有两个螺钉的螺钉连接将轴承上部与轴承底部重新连接。上述类型的轴承结构具有例如曲轴箱、连杆等工件。因为在切断过程中断裂曲线是不同的,必须确保,每个切下的轴承上部(在连杆的情况下通常称为“盖”)保持和所属的轴承底部(在连杆的情况下通常称为“杆”)相配。在大多数已知的方法和加工装置中通过这样的方法确保这种配对,即在切断过程本身开始之前装入螺钉连接的螺钉,从而使相应的轴承底部与所属的轴承上部连接,从而排除了换错或混淆的可能性。当然如果螺钉没有完全拧入,亦即相对于螺钉纵轴留有几毫米的间隙。则存在这样的危险,即在切断过程中螺钉至少受到冲击,如果没有弯曲的话,这造成螺钉连接的损坏,抗拉强度的减小,结果导致损害连接质量。由于这个原因已经实现了这样的方法和加工装置,其中相应的轴承上部在切断过程后与轴承底部分开,从过程中甩出,并在结束后重新输送给在切断过程后所要求的工序。但是由于过程分隔这种加工方式要求可观的物流、工艺和设备费用,而没有完全排除配对差错。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及加工装置,用它们完全排除螺钉损坏及相对于轴承上部的配对差错。按照本专利技术这个目的在方法方面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即轴承底部和轴承上部固定在一从一个工位输送到另一个工位的适配装置上,轴承上部至少在一些工序中在工位内通过一设置在适配装置上的并在螺钉连接区域之外作用在轴承上部上的可退回的辅助支承固定。这个目的在加工装置方向按照本专利技术通过这样的方法实现,即设置一输送装置,通过它将支承工件的适配装置从一个工位输送到至少一个接下来的工位,其中适配装置配备一可拉回的辅助支承,它这样固定可装在适配装置上,使它在螺钉连接区域之外作用在工件的轴承上部上。本专利技术以这样的构想为基础,即普通的在切断过程前安装螺钉的方法和加工装置的优点与不带螺钉的切断方法的优点相结合。按照本专利技术这通过设置一在整个加工流程上配设于两个轴承部分的辅助支承达到,辅助支承最终以新的方式替代了插入螺钉的功能,并确保,在整个加工流程中相应的轴承上部保持在所属轴承底部上。换言之辅助支承不配设于一特定的工位,而是由于其设置在适配装置上在整个加工过程中都保持在两个轴承部分区域内,从而保持在工件上。原则上辅助支承可以按各式各样的方式设计。它可以由一个或几个支承元件组成,它们根据造型的不同作用在轴承上部上的合适的部位上。辅助支承可以机械、气动或液压操作。虽然在生产线领域内在具有许多工位的生产过程中采用适配装置来容纳和固定工件。但是应用在制造剖分型轴承结构的方法中并在适配装置上安装辅助支承,以及其特殊的结构与进给和退回的可能性的结合是全新的,并对于工艺流程而言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之一是辅助支承送进和退回的可能性。例如在一定的工序时和特别是从一个工位输送到下一个工位时要求,将轴承上部牢固固定在轴承底部上。但是在一定的工序和一些工位中必需,使辅助支承至少不受力,或完全拉回,而且是在还没有或者还没有完全建立或设置螺钉连接的阶段。通过送进或退回的可能性在各式各样工序中实现迄今为止没有达到的灵活性,而且不限制在采用适配装置的情况下加工的优点。为了确保可靠的加工,必须将轴承底部在的所有工位中牢固夹紧在适配装置上。这种牢固夹紧可以通过内部的或外部的夹紧装置实现。但是如果为了将轴承底部牢固夹紧在适配装置上,设置一个或几个与适配装置上相应的对应止挡共同作用的夹紧气缸,那么便得到一种特别有利的方案。原则上辅助支承可以设计成这样,使它在切断过程中承担将轴承上部固定在轴承底部上的功能。但是对于一特定的材料和工件形状而言,在切断工位内设置从外部作用的主支承可能是适宜的,它们在切断过程中弹性地作用在轴承上部上。原则上在切断过程后将工件直接输送给拧紧工位。但是如果轴承上部和轴承底部在切断后在断裂平面内经历一次分离和清洗过程,是适宜的。这个分离和清洗过程可以用各式各样方法进行。如果分离过程通过振动或冲击作用进行,是有利的。为此可以在相应的工位内设置一振动或冲击装置,它作用在轴承上部上,并使轴承上部以较快的顺序在断裂平面内与轴承底部接触。用这种方法可以去除通过切断过程产生的、松散地留在断裂面上的金属颗粒。这个过程可以通过吹风、抽吸或刷扫装置支持。在振动或冲击作用阶段轴承上部相对于轴承底部必须平行于断裂平面位置精确地固定,同时在垂直于断裂平面的方向上保持松动。有利的是,这里设置一具有可插入螺钉孔内的固定以及支承心轴的固定装置。在这个过程中辅助支承缩回,以便进行吹风,抽吸或刷扫等清洗过程,从而轴承上部可以从轴承底部后退比较远,甚至形成一缝隙,然而不消除这两个部分之间的连接,从而不会出现开头所述的配对差错。原则上可以以任何方式设置固定以及支承心轴。但是对于具有两个螺钉的螺钉连接而言有利的是,将这里所需要的两个固定以及支承心轴在一个末端通过一梁相互连接,并借助于一用来进行所需要的送进和退回运动的送进气缸操纵这个梁。实际上已经证实有利的是,在切断过程之前为了确定断裂平面首先在工件上加工一个所谓的断裂切口。此切口可以用各式各样方法制造。如果借助于激光在断裂平面区域内加工出切口是有利的。这里借助于激光在一个紧接在切断工位之前的单独的工位内加工断裂切口是适宜的。有利的是,在分离和清洗过程后立即将用于螺钉连接的螺钉插入必需的孔内,最后用规定的扭矩拧紧。这个过程适宜于在一紧接分离以及清洗工位之后的单独的拧紧工位内进行。但是不是在插入和拧紧螺钉之前,而是在插入和拧紧螺钉之后进行分离和清洗过程也可能是适宜的。为此要求,在拧紧螺钉后重新松开螺钉,并拧开到这种程度,使得轴承上部可以从轴承底部上略微抬起。然后在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振动或冲击作用进行上述分离过程,以及通过吹风、抽吸或刷扫支持。由于安装了螺钉这时辅助支承处于后退位置。当然此后需要重新拧入和拧紧螺钉。根据工艺流程的不同这可以通过从分离以及清洗工位退回到拧紧工位或在一附加的拧紧工位内进行。原则上工件从一个工位到另一个工位的输送可以用任何分别与空间条件、加工以及待加工工件相匹配的形状进行。但是这里升降台结构证明是特别合适的,围绕它设置各个工位,并通过它将适配装置输送给各个工位或从各个工位送出。例如在升降台结构区域内可以设置上料工位、卸料工位、激光工位、切断工位、分离以及清洗工位以及拧紧工位。但是如果在这种加工设备中,上料以及卸料工位、拧紧工位和激光工位、切断工位和分离及清洗工位分别合并成双工位,那么便得到特别优良的结构。用这种方法可以在不同的工位内同时进行不同的工序,使得每个工位的停机时间减小到最小的程度。因此按这种方法设计的加工装置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加工比用普通的顺序连接的工位和待加工工件步进式通过的方法更多数量的工件。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元件、观点和工步。附图说明图1表示一适配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来制造剖分式轴承结构的方法,其中在许多工位中通过引入一个力经过一切断过程使轴承上部与一和它连成一体的轴承底部在一规定的断裂平面内分开,接着通过一至少具有两个螺钉的螺钉连接重新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轴承底部和轴承上部固定在一从一个工 位输送到另一个工位的适配装置上,并且轴承上部至少在一些工序中在工位内通过一设置在适配装置上并在螺钉连接区域之外的作用在轴承上部上的可退回的辅助支承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EP 2004-3-19 04006698.71.用来制造剖分式轴承结构的方法,其中在许多工位中通过引入一个力经过一切断过程使轴承上部与一和它连成一体的轴承底部在一规定的断裂平面内分开,接着通过一至少具有两个螺钉的螺钉连接重新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轴承底部和轴承上部固定在一从一个工位输送到另一个工位的适配装置上,并且轴承上部至少在一些工序中在工位内通过一设置在适配装置上并在螺钉连接区域之外的作用在轴承上部上的可退回的辅助支承固定。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在所有加工工位中轴承底部都牢固夹紧在适配装置上。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切断过程中主支承弹性地作用在轴承上部上。4.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轴承底部和轴承上部在切断过程后在断裂平面内经历一次分离以及清洗过程。5.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为分离过程通过振动或冲击作用进行。6.按权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为清洗过程通过吹风、抽吸或刷扫进行。7.按权利要求4、5或6的方法,其特征为轴承上部在分离和清洗过程期间相对于轴承底部平行于断裂平面位置精确地固定,同时在垂直于断裂平面的方向上保持松动。8.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切断过程之前借助于激光在断裂平面内加工出一分断切口。9.按上述权利要求1至8之一项或几项的方法,其特征为在分离以及清洗过程后插入螺钉,并用规定的扭矩拧紧。10.按上述权利要求1至9之一项或几项的方法,其特征为适配装置输入各个工位或从工位中输出是通过升降台结构进行的。11.用来制造剖分式轴承结构的加工装置,其中由轴承底部(5)和与它连成一体的轴承上部(6)组成的工件输送给至少一个用来使轴承上部(6)与轴承底部(5)分离的切断工位和一用来使轴承上部与轴承底部借助于至少一个具有两个螺钉的螺钉连接重新连接的拧紧工位,其特征为设置一输送装置(2),携带工件的适配装置(1)通过此输送装置从一个工位输送到至少一个相连的工位,其中适配装置(1)配备一可退回的辅助支承(13),此辅助支承这样地固定安装在适配装置上,使得它在螺钉连接区域之外作用在工件的轴承上部(6)上。12.按权利要求11的用以实施按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汉施J格罗斯MG施密德E许格勒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冯凯斯勒专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