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显微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933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显微镜,包括有显微镜本体,显微镜本体上安装有电动载物平台,显微镜本体位于电动载物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光源装置,调节光源装置上方设置有电动物镜切换器,电动物镜切换器上连接有Z轴调节装置,Z轴调节装置上连接有影像采集装置,影像采集装置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显微镜本体上设置有伺服控制器,电动载物平台、调节光源装置、电动物镜切换器、Z轴调节装置、影像采集装置的控制端均与伺服控制器相连。由此,降低操作显微镜的人员的技术知识背景与经验要求,不需任何知识与技能背景便可轻松操作进行全自动分析目标物。提升显微镜对于微小待观察物的检查精度与检查速度。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ic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工智能显微镜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微镜,尤其涉及一种人工智能显微镜。
技术介绍
目前现存的显微镜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演变已经广泛应用于科研试验,材料分析等许多自然科学领域,并且极大的推动了这些科学的发展。主要用于放大微小物体成为人的肉眼所能看到的仪器。但是时代和科学的进步对显微设备的智能化要求在飞速发展与提升。但是,现有的显微镜至少存在以下缺陷,1.原有显微镜的载物台为固定式,为了在显微镜视野范围能有效观察到目标区域,因此只能依靠人工手动方式移动待观察物,该方式在观测高精度微小物体时,由于视野范围非常小,无法快速并精确移动到指定位置。导致检测效率低下,遗漏率非常高。2.原有显微镜的对焦系统为人工调整,存在对焦速度慢,重复调整效率低,复现困难等技术弊端。3.原有显微镜的功能局限于通过光学原理将图像呈现在目镜或计算机显示器中。然后由人工识别图像中物体,并人工加以统计分析。对操作显微镜的人员的技术知识背景与经验要求非常高。同时识别速度慢,准确度低。原有的技术已经明显渧后,阻碍科研,材料分析等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进一步提高。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人工智能显微镜,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显微镜。本技术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包括有显微镜本体,其中:所述显微镜本体上安装有电动载物平台,所述显微镜本体位于电动载物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光源装置,所述调节光源装置上方设置有电动物镜切换器,所述电动物镜切换器上连接有Z轴调节装置,所述Z轴调节装置上连接有影像采集装置,所述影像采集装置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微镜本体上设置有伺服控制器,所述电动载物平台、调节光源装置、电动物镜切换器、Z轴调节装置、影像采集装置的控制端均与伺服控制器相连。进一步地,上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中,所述电动载物平台包括有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下连接有X向调节轴与Y向调节轴,所述X向调节轴与Y向调节轴均连接有独立的伺服电机。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中,所述调节光源装置包括有照明光源组件,所述照明光源组件上设置有亮度调节模块与颜色调节模块,所述照明光源组件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与显微镜本体相连。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中,所述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调节球头。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中,所述电动物镜切换器包括有若干物镜本体,所述物镜本体上连接有旋转切换电机。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中,所述Z轴调节装置包括有取景桶,所述取景桶上安装有Z向调节电机。更进一步地,上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中,所述影像采集装置为工业CCD相机。再进一步地,上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中,所述伺服控制器连接有外连辅助处理设备,所述外连辅助处理设备为计算机或是工控机。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降低操作显微镜的人员的技术知识背景与经验要求,不需任何知识与技能背景便可轻松操作进行全自动分析目标物。2、提升显微镜对于微小待观察物的检查精度与检查速度,运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技术提高显微成像的图像精度与对焦速度,改善原有科研人员对目标物统计分析方式与效率,有效降低人工统计错误的风险。3、可以通用于细胞分析,材料分析,实现产品表面瑕疵检测。4、整体构造简单,易于制造和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是人工智能显微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电动载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显微镜本体2电动载物平台3调节光源装置4电动物镜切换器5Z轴调节装置6影像采集装置7显示装置8伺服控制器9平台本体10X向调节轴11Y向调节轴12伺服电机13取景桶14Z向调节电机15外连辅助处理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2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包括有显微镜本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为了放置待观察物品,且实现较佳的影像采集,可以实现待观察物品当前位置的调节,以便获取不同位置的影像并满足局部取向需求,在显微镜本体1上安装有电动载物平台2。同时,为了提供较佳的照明,且根据待观察物品的颜色进行色调调整,以获取清晰、直观的影像,在显微镜本体1位于电动载物平台2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光源装置3。结合实际使用来看,为了实现多个物镜之间的快速自动化切换,避免人工反复调节取景,调节光源装置3上方设置有电动物镜切换器4。并且,为了实现垂直方向的聚焦调整,电动物镜切换器4上连接有Z轴调节装置5。考虑到影像的获取与传输、显示便捷化,Z轴调节装置5上连接有影像采集装置6,影像采集装置6上设置有显示装置7。再者,为了实现便捷化的自动控制,显微镜本体1上设置有伺服控制器8,电动载物平台2、调节光源装置3、电动物镜切换器4、Z轴调节装置5、影像采集装置6的控制端均与伺服控制器8相连。结合本技术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实现水平面纵向、横向的调节便利,满足X、Y双轴向的调节,电动载物平台2包括有平台本体9,平台本体9下连接有X向调节轴10与Y向调节轴11,X向调节轴10与Y向调节轴11均连接有独立的伺服电机12。进一步来看,为了实现亮度与颜色各自相互独立的调节,来提供优化的照明,调节光源装置3包括有照明光源组件,照明光源组件上设置有亮度调节模块与颜色调节模块,照明光源组件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与显微镜本体1相连。为了能够实现较为便捷的多角度调节,以满足不同外形轮廓的物品照明需要,角度调节组件包括有定位杆,定位杆上设置有调节球头。结合实际使用来看,为了实现物镜的精确旋转切换,电动物镜切换器4包括有若干物镜本体,物镜本体上连接有旋转切换电机。同时,考虑到聚焦与实际物理间距的调节便利,本技术采用的Z轴调节装置5包括有取景桶13,取景桶13上安装有Z向调节电机14。同时,考虑到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便于人工通过显示装置7来观察,采用的影像采集装置6为工业CCD相机,将物理光学成像转化为数字图像。并且,为了提升伺服控制器8的工作处理能力,在伺服控制器8连接有外连辅助处理设备15,外连辅助处理设备15为计算机或是工控机。考虑到实施的便利,本技术采用的计算处理部分包含磁盘,显卡等常规配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可通过人工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对显微镜的光学图像进行全自动的分析,识别与统计。运用人工智能图像分析技术处理过的图像进行精确的坐标位置分析并输出给电动载物台,控制其X轴、Y轴按照用户需求的移动路径全自动移动。与此同时,Z轴的自动对焦系统对图像进行实时二次研判分析,起到高速对焦作用。利用调节光源装置3来给待观测物照明,可根据待观测物的材质,形态,分子构成等调整照明光源的颜色,照射角度。使目标物能在数字图像中呈现出清晰可见并与背景较大反差的效果。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技术后,拥有如下优点:1、降低操作显微镜的人员的技术知识背景与经验要求,不需任何知识与技能背景便可轻松操作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人工智能显微镜,包括有显微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本体上安装有电动载物平台,所述显微镜本体位于电动载物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光源装置,所述调节光源装置上方设置有电动物镜切换器,所述电动物镜切换器上连接有Z轴调节装置,所述Z轴调节装置上连接有影像采集装置,所述影像采集装置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微镜本体上设置有伺服控制器,所述电动载物平台、调节光源装置、电动物镜切换器、Z轴调节装置、影像采集装置的控制端均与伺服控制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人工智能显微镜,包括有显微镜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微镜本体上安装有电动载物平台,所述显微镜本体位于电动载物平台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光源装置,所述调节光源装置上方设置有电动物镜切换器,所述电动物镜切换器上连接有Z轴调节装置,所述Z轴调节装置上连接有影像采集装置,所述影像采集装置上设置有显示装置,所述显微镜本体上设置有伺服控制器,所述电动载物平台、调节光源装置、电动物镜切换器、Z轴调节装置、影像采集装置的控制端均与伺服控制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载物平台包括有平台本体,所述平台本体下连接有X向调节轴与Y向调节轴,所述X向调节轴与Y向调节轴均连接有独立的伺服电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工智能显微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光源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浩
申请(专利权)人:数优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