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可重构天线阵列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05984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可重构天线阵列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涉及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可重构天线阵列技术、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物理层的功率分配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了使用单个RF链路同时传输多路数据流的方案,大大降低了系统的硬件成本和功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联合波束与用户的功率分配优化策略,可以实现多个波束和用户间的最佳功率配置,在满足用户速率门限的条件下优化系统的总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的功率分配算法的非正交用户排序只依赖用户的速率门限和信道信息,这些信息在初始化阶段容易获得,其排序简单易实现,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A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method based on reconfigurable antenna ar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可重构天线阵列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信息与通信工程领域,涉及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可重构天线阵列技术、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物理层的功率分配技术,主要是通过设计一种应用于可重构天线阵列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提高毫米波通信系统中多用户传输的数量和功率效率。
技术介绍
非正交多址接入是多用户传输的一种技术,通过在同一时频资源内以非正交方式容纳更多的用户资源,从而获得接入用户数量和频谱效率的显著提升。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是5G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可以用于解决由于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带来的急速增长的大规模数据需求。由于现有移动通信无线频谱资源的日渐稀缺,5G网络将启用毫米波频段;基于毫米波天线阵列的多用户传输的设计关键在于降低高频信号处理器件的功耗以及造价成本。目前主流的设计方案之一是基于透镜天线阵列的波束域混合预编码技术,该技术充分利用了毫米波信道的稀疏特征,利用透镜阵列天线的物理特性将信道由空域变换到波束域,再通过波束域混合预编码将不同信号加载至不同波束进行发送。波束域混合预编码技术利用了毫米波传输的指向性,抑制了波束间干扰,从而获得了较高的功率效率。在此基础上,可重构天线阵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针对可重构天线阵列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系统,设定总发送功率pT、波束个数N和每个波束上的用户个数Mn,n=1,…,N;步骤2.设定用户的信道衰落hn,m和传输所需信噪比门限γn,m,n=1,…,N,m=1,…,Mn;步骤3.根据hn,m和γn,m计算传输功率比例αn,m=γn,m/|hn,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针对可重构天线阵列的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初始化系统,设定总发送功率pT、波束个数N和每个波束上的用户个数Mn,n=1,…,N;步骤2.设定用户的信道衰落hn,m和传输所需信噪比门限γn,m,n=1,…,N,m=1,…,Mn;步骤3.根据hn,m和γn,m计算传输功率比例αn,m=γn,m/|hn,m|2,并确定每个波束上的主用户αn,1=min{αn,m},n=1,…,N,m=1,…,Mn;步骤4.根据总发送功率约束pT,用户的信道衰落hn,m和信噪比门限γn,m,建立和速率优化问题S,并求解最佳功率比例系数pn,m;步骤5.检查问题S是否存在可行解,若可行解存在,则执行步骤6,若可行解不存在,则删除用户αl,k=max{αn,m},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雪松张朝阳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