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线圈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领域,具体而言,尤其涉及一种多线圈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感应耦合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借助高频电磁场,通过磁耦合机构并基于电磁感应原理实现电能无线传输的技术。近年来,由于其安全性,可靠性,在电动汽车、机器人、生物医电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电能与信号同步传输技术主要包含射频技术、双通道技术和单通道技术。比较而言,从提高系统集成度和可靠性考虑,单通道技术更具有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目前,单通道技术从信号传输模式来看主要分为能量调制式与载波调制式,能量调制式主要通过产生及识别能量包络实现信号传输,主要有调压式(改变逆变电路输入电压)、调频式(改变逆变电路开关管工作频率)及调谐式(改变谐振电路参数)。目前,单通道信号传输技术的信号传输速率较低,电能传输容易受到干扰,同时受限与电能传输效率,线圈距离会非常小。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多线圈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一种多线圈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线圈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模块、高频逆变模块、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副边能量变换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以及副边信号解调模块;所述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的中继线圈连接所述信号调制模块;所述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副边能量变换模块;所述副边能量变换模块与所述副边信号解调模块通过副边信号发射耦合线圈与副边信号拾取线圈耦合连接,所述副边能量变换环节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所述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包括:原边线圈、副边线圈、中继线圈以及其谐振电容C1,C21,C22以及C3;所述中继线圈串联两个相互并联的耦合电容C21和C22并联后与信号调制模块相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线圈非接触能量与信号同步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压模块、高频逆变模块、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副边能量变换模块,信号调制模块以及副边信号解调模块;所述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的中继线圈连接所述信号调制模块;所述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副边能量变换模块;所述副边能量变换模块与所述副边信号解调模块通过副边信号发射耦合线圈与副边信号拾取线圈耦合连接,所述副边能量变换环节的输出端连接有负载;所述多线圈能量耦合模块包括:原边线圈、副边线圈、中继线圈以及其谐振电容C1,C21,C22以及C3;所述中继线圈串联两个相互并联的耦合电容C21和C22并联后与信号调制模块相连;所述的信号调制模块包括:数字信号发生器及信号开关,所述数字信号发生器的输出控制所述信号开关的开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接触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琦,袁学庆,闫文龙,刘竞远,于海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