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及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0036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及制作方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二光刻胶;在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蚀刻去除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的帽层;去除第二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三光刻胶并进行光刻显影;进行金属沉积,得到栅极金属以及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中间底部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金属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漏极金属和帽层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半导体器件具有肖特基接触/欧姆接触功能的漏级,可有效的抵抗漏级反激信号对栅极电流的影响,降低了在栅极器件上电期间的栅极电流大小,保证半导体器件的安全。

A Semiconductor Device for Anti-Flyback Signal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及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及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改进前技术在制作增强型器件时一般要经历如下工艺:外延片表面处理与器件源极/漏极光刻工艺——器件源级/漏级金属沉积工艺——外延片表面处理与栅级光刻工艺——栅极金属化沉积工艺——第一钝化层氮化物沉积工艺——第一金属层沉积工艺——第二钝化层氮化物沉积工艺——聚合物钝化平坦层工艺——第二金属层沉积工艺——第三钝化层氮化物沉积工艺等。此类器件经常应用于低噪放方法电路中,为减少方法电路的噪声,其漏级的电压型号一般为经过滤波电路后接入,因而在器件上电期间容易在漏级产生反激信号。易导致栅极-漏级之间的PN结导通,进而栅极到漏级产生大电流甚至烧毁器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及制作方法,解决现有漏级容易产生反激信号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一光刻胶;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蚀刻去除源极和漏极对应位置的帽层和部分肖特基层;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源级和漏级的金属沉积;去除第一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二光刻胶;在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蚀刻去除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的帽层;去除第二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三光刻胶并进行光刻显影;进行金属沉积,得到栅极金属以及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中间底部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金属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漏极金属和帽层接触。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进行钝化层沉积工艺、金属连线工艺。进一步地,在去除第一光刻胶后,还包括步骤:对外延层表面清洗。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在衬底上依次成长缓冲层、通道层、肖特基层、帽层,得到外延层。进一步地,在外延层上进行表面清洗。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由上述任意一项的方法制得。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包括外延层,外延层上设置有源极金属、漏极金属和栅极金属,源极金属和漏极金属穿过帽层且源极金属和漏极金属的底部与肖特基层中间部位接触,栅极金属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栅极金属与漏级金属之间靠近漏级金属的位置设置有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中间底部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金属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漏极金属和帽层接触。进一步地,所述外延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衬底、缓冲层、通道层、肖特基层、帽层。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漏级具有肖特基接触/欧姆接触功能,可有效的抵抗漏级反激信号对栅极电流的影响,降低了在栅极器件上电期间的栅极电流大小,保证半导体器件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半导体器件外延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第一光刻胶光刻显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制作了源极漏极位置蚀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制作了源极漏极金属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第二光刻胶光刻显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对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极之间位置进行蚀刻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第三光刻胶光刻显影后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对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极之间位置进行金属沉积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半导体器件实施例的抗反激的原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外延层;2、第一光刻胶;3、第二光刻胶;4、栅极位置;5、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6、第三光刻胶;7、金属结构;8、底下通道;10、帽层;11、肖特基层;12、通道层;13、缓冲层;14、衬底。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到图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应用在如图1的外延层上。首先在外延层1上涂布第一光刻胶2;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使得源极和漏极的位置暴露出来,如图2所示。而后蚀刻去除源极和漏极对应位置的帽层10和部分肖特基层11,如图3所示。即源极和漏极位置的帽层10被完全蚀刻掉,而后肖特基层也被蚀刻一部分,使得后面制作的源极金属S和漏极金属D与肖特基层的中间部分接触。而后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源级和漏级的金属沉积,形成源极金属S和漏极金属D,去除第一光刻胶,得到如图4所示的结构。其中,第一光刻胶的高度应当高于要形成的漏极金属D和源极金属S的高度,以便于后续的去除。为了实现后续的工艺步骤,还可以在去除第一光刻胶后,对外延层表面清洗。而后继续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二光刻胶3;在栅极位置4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5进行光刻显影;如图6所示。以及蚀刻去除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的帽层,使得位置4和位置5的肖特基层暴露出来。而后再去除第二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三光刻胶6并进行光刻显影;此时光刻显影要把下面要形成的栅极金属以及金属结构的位置暴露出来,具体地,就是栅极中间位置,以及漏极金属位置,位置5以及位置5相邻的部分帽层暴露出来,如图7所示。这里的第三光刻胶厚度应该大于要形成的栅极金属高度,以便于后续的多余金属的去除。最后进行金属沉积,得到栅极金属G以及金属结构7,所述金属结构中间底部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金属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漏极金属和帽层接触,而后可以去除多余的金属和第三光刻胶,得到如图8的结构。本专利技术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实现抗反激作用。具体情况如下:1.当Vg-Vd>Vt(Vg为栅极电压,Vd为漏极电压,Vt为PN结正向导通电压),G-DPN结导通,G-D形成明显较大的栅极电流,因此当Vd为反向时,PN结正向导通的可能性极大。2.当Vg-Vd<Vt时,G-DPN结未导通,G-D未形成明显的栅极电流。3.当在漏级集成肖特基接触功能时,若Vd接收到的为负方向电压,则漏级处的栅极金属的耗尽区将底下通道处8(位置5下方)的二维电子气(2DEG)耗尽,如图9所示,从而切断G-D的电流通道,避免了G-D形成明显较大的栅极电流,实现了抗反激效果。为了形成晶体管的结构,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还包括步骤:进行钝化层沉积工艺、金属连线工艺。钝化层沉积在外延层上,可以提高绝缘性能。金属连线可以将增大栅极、源极、漏极金属,降低电阻,同时还可以引出电连接。本专利技术可以使用现成的外延层,或者可以在本专利技术方法开始前先制得外延层,具体的步骤为在衬底14上依次成长缓冲层13、通道层12、肖特基层11、帽层10,得到外延层的结构。为了便于后续工艺步骤,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在外延层上进行表面清洗。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由上述任意一项的方法制得。这样的半导体器件具有比较好的抗反激效果,可以避免器件因为反激而损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如图8所示,包括外延层1,外延层上设置有源极金属S、漏极金属D和栅极金属G,源极金属和漏极金属穿过帽层10且源极金属和漏极金属的底部与肖特基层11中间部位接触,栅极金属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栅极金属与漏级金属之间靠近漏级金属的位置5设置有金属结构7,所述金属结构中间底部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一光刻胶;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蚀刻去除源极和漏极对应位置的帽层和部分肖特基层;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源级和漏级的金属沉积;去除第一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二光刻胶;在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蚀刻去除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的帽层;去除第二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三光刻胶并进行光刻显影;进行金属沉积,得到栅极金属以及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中间底部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金属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漏极金属和帽层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一光刻胶;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蚀刻去除源极和漏极对应位置的帽层和部分肖特基层;在源极和漏极对应的位置进行源级和漏级的金属沉积;去除第一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二光刻胶;在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进行光刻显影;蚀刻去除栅极位置以及栅极与漏级之间靠近漏级的位置的帽层;去除第二光刻胶,在外延层上涂布第三光刻胶并进行光刻显影;进行金属沉积,得到栅极金属以及金属结构,所述金属结构中间底部穿过帽层与肖特基层的上表面接触,所述金属结构的两侧分别与漏极金属和帽层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进行钝化层沉积工艺、金属连线工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反激信号的半导体器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去除第一光刻胶后,还包括步骤:对外延层表面清洗。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广吴淑芳林张鸿林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福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