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330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6: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引擎室内的风扇的叶尖附近的压力变动,并能够提高风扇的效率的挖土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挖土机具备:引擎(11);风扇(17),通过引擎(11)驱动;散热器(72),隔着风扇(17)配置于与引擎(11)相反的一侧;护罩(73),配置于散热器(72)与引擎(11)之间,将通过风扇(17)的旋转而产生且通过了上游侧的散热器(72)的冷却风(W)引导至下游侧的引擎(11);及环状的唇部(74),设置于护罩(73)的下游侧,且将冷却风(W)引导至下游侧,唇部(74)形成为朝向冷却风(W)的下游侧而末端展开。

An excav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挖土机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8年3月28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8-062807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本技术涉及一种挖土机。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如下结构,该结构具备:散热器,设置于挖土机的引擎室;护罩,设置于散热器与冷却用风扇之间,且向引擎室内引导冷却风;及圆柱状的唇部,从护罩的引擎侧的端部与风扇的形状对应地向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突出。为了与风扇的特性对应地引导风扇的风流而设置唇部。通过引导风扇的风流来提高风扇的效率。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147428号公报在此,风扇的叶尖附近的冷却风朝向远离风扇的轴中心的方向(离心方向)流动。在专利文献1等中所记载的现有的结构中,唇部为以与风扇的旋转轴平行的方式从护罩延伸的形状,因此导致风扇的叶尖附近的冷却风冲撞唇部。冲撞唇部的冷却风朝向上游侧流动而导致逆流。这种叶尖附近的冷却风的逆流会引起压力变动。由于该压力变动,有时风扇的效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风扇的效率的挖土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观点所涉及的挖土机具备:引擎;风扇,通过所述引擎驱动;散热器,隔着所述风扇配置于与所述引擎相反的一侧;护罩,配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引擎之间,将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而产生且通过了上游侧的所述散热器的冷却风引导至下游侧的所述引擎;及环状的唇部,设置于所述护罩的下游侧,且将所述冷却风引导至下游侧,所述唇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冷却风的下游侧而末端展开。根据技术方案1所述的挖土机,其中,关于所述唇部,与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形成为朝向所述冷却风的下游侧而直径变大。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挖土机,其中,所述风扇具有多个叶片,所述唇部配置于所述多个叶片的外周侧,从与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叶片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成与所述唇部重叠。根据技术方案3所述的挖土机,其中,从与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叶片的沿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的长度中1/3~2/3的部分配置成与所述唇部重叠。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挖土机,其中,所述唇部的沿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的截面形成为直线状。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挖土机,其中,所述唇部遍及所述护罩的下游侧开口的整周而设置。根据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挖土机,其中,所述唇部连结固定于所述引擎。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风扇的效率的挖土机。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挖土机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上部回转体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从后侧观察引擎室的内部时的引擎室的侧视图。图4中(a)—(f)为示意地表示与相对于唇部的风扇的覆盖量的变化对应的叶尖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5为表示覆盖量与风量的特性的一例的图。图6为从后侧观察变形例中的引擎室的内部时的引擎室的侧视图。图中:11-引擎,17-风扇,17a-叶片,72-散热器,73-护罩,73C-下游侧开口,74-唇部,W-冷却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为了便于理解,在各附图中,对相同的构成要件尽量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重复说明。另外,在以下说明中,X方向、Y方向、Z方向为彼此垂直的方向,典型地,X方向及Y方向为水平方向,Z方向为铅垂方向。X方向为挖土机的前后方向,前侧为X正方向,后侧为X负方向。Y方向为挖土机的左右宽度方向,右侧为Y正方向、左侧为Y负方向。Z方向为挖土机的高度方向,上侧为Z正方向,下侧为Z负方向。首先,参考图1对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挖土机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表示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液压挖土机的侧视图。液压挖土机具有能够自行的履带式下部行走体1及经由回转机构2以能够回转的方式搭载于该下部行走体1上的上部回转体3。在上部回转体3安装有动臂4。在动臂4的前端安装有斗杆5,在斗杆5的前端安装有作为端接附属装置的铲斗6。由动臂4、斗杆5及铲斗6构成工作附属装置。动臂4以能够进行俯仰动作的方式安装于回转框架31。斗杆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动臂4的前端侧。并且,铲斗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斗杆5的前端侧。动臂缸7配设于回转框架31与动臂4之间。通过该动臂缸7,动臂4相对于回转框架31进行俯仰动作。斗杆缸8配设于动臂4与斗杆5之间。通过该斗杆缸8,斗杆5相对于动臂4进行转动动作。而且,铲斗缸9配设于铲斗6与斗杆5之间。通过该铲斗缸9,铲斗6相对于斗杆5转动。上部回转体3经由回转机构2回转自如地设置于下部行走体1上。在该上部回转体3上配设有回转框架31、操纵室10、配重32、外装罩33、参考图2进行后述的引擎11及冷却单元70等。操纵室10设置于回转框架31上,在其内部设有驾驶座(未图示)。操作员就座于操纵室10内的驾驶座,进行液压挖土机的运行操作。配重32发挥维持与工作附属装置的重量平衡的作用。并且,外装罩33及引擎罩34a覆盖配设于引擎室34内的引擎11、冷却单元70等。图2为表示上部回转体3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从后侧(X负方向侧)观察引擎室34的内部时的引擎室34的侧视图。如图2中由单点划线所示,在上部回转体3的后部形成引擎室34。如图1所示,引擎室34的上部被引擎罩34a覆盖,但在图2中,为了图示引擎室34的内部而示出拆下引擎罩34a的状态。在图3中,透过地表示引擎室34内的风扇17的周围。在引擎室34的前方右侧配置有储存液压系统中所使用的工作油的工作油箱35。在工作油箱35的前方配置有储存轻油等柴油引擎燃料的燃料箱36。燃料箱36中所储存的柴油引擎燃料经由燃料供给配管(未图示)供给至引擎11。在燃料箱36的前方配置有储存排气处理装置所使用的处理剂(尿素水溶液(液体还元剂))的尿素水箱37。储存于尿素水箱37的处理剂通过处理剂供给配管(未图示)供给至排气处理装置。另外,尿素水溶液(液体还元剂)为处理剂的一例,也有作为液体还元剂使用其它处理剂或利用其它处理方法来进行的情况。如图2所示,在引擎室34的内部搭载有引擎11、液压泵14、冷却单元70等。如图3所示,引擎11经由引擎架固定于回转框架31。另外,虽然在图2、图3中未图示,但在引擎室34内还设有排气处理装置、空气净化器、增压器等其它装置。冷却单元70冷却引擎室34内的引擎11及其它设备。冷却单元70设置于引擎11的左侧(Y负方向侧)。冷却单元70包括散热器72、空调用冷凝器80、燃料冷却器90等。空调用冷凝器80及燃料冷却器90安装于散热器72的进气侧(Y负方向侧)。散热器72的进气侧是指相对于冷却风W的流动方向的上游侧。即,如图3中由箭头所示,在引擎室34内冷却风W从Y负方向侧朝向Y正方向侧流动,且Y负方向侧(散热器72侧)为上游侧、Y正方向侧(引擎11侧)为下游侧。在散热器72的下游侧设有生成冷却风W的风扇17。风扇17通过引擎11驱动。在该情况下,引擎11作为风扇17的旋转驱动源发挥作用。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风扇17的旋转轴17X经由风扇皮带18与引擎11的旋转轴11X连结。风扇皮带18向风扇17传递引擎11的旋转力。风扇17容纳于由护罩73及安装于护罩73的端部的筒状的唇部74形成的空间。如图3所示,风扇17配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挖土机,其具备:引擎;风扇,通过所述引擎驱动;散热器,隔着所述风扇配置于与所述引擎相反的一侧;护罩,配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引擎之间,将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而产生且通过了上游侧的所述散热器的冷却风引导至下游侧的所述引擎;及环状的唇部,设置于所述护罩的下游侧,且将所述冷却风引导至下游侧,所述唇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冷却风的下游侧而末端展开。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3.28 JP 2018-0628071.一种挖土机,其具备:引擎;风扇,通过所述引擎驱动;散热器,隔着所述风扇配置于与所述引擎相反的一侧;护罩,配置于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引擎之间,将通过所述风扇的旋转而产生且通过了上游侧的所述散热器的冷却风引导至下游侧的所述引擎;及环状的唇部,设置于所述护罩的下游侧,且将所述冷却风引导至下游侧,所述唇部形成为朝向所述冷却风的下游侧而末端展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土机,其中,关于所述唇部,与所述冷却风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为圆形,且形成为朝向所述冷却风的下游侧而直径变大。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浜崎幸平西田皓也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建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