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热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002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和电加热器本体,固定基座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装配通道,底座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接孔,底座的内腔左侧壁设置有第二插接孔,底座的前后侧壁设置有第一拉链链牙和第二拉链链牙,底座的左侧壁设置有基座导线和第三插接孔,电加热器本体包括条状插接基座,条状插接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热层,保温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电加热块,条状插接基座的右侧壁设置有加热块导线,条状插接基座的左侧壁设置有固定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模块化处理加热器,使多组条状加热器组合使用,可以满足不同管道半径的要求,而且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加热器不会暴露在外部,减小人员烫伤的风险。

Pipeline heat treatment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热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管道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焊接是一种重要的加工工艺,是一种以加热、高温或者高压的方式结合金属或其他热塑性材料的制造工艺及技术,一般的,管道进行焊接作业时,需要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其中焊前预热能减缓焊后的冷却速度,有利于焊缝金属中扩散氢的逸出,避免产生氢致裂纹,减少焊缝及热影响区的淬硬程度,提高了焊接接头的抗裂性,可降低焊接应力,均匀地局部预热或整体预热,可以减少焊接区域被焊工件之间的温度差,降低焊接结构的拘束度,降低了焊接应力,降低了焊接应变速率,有利于避免产生焊接裂纹,焊后热处理的目的主要包括消氢、消除焊接应力、改善焊缝组织和综合性能等作用。传统的管道热处理方式一般使用带状的履带式电加热器对焊接处缠绕进行加热,但是发热部位暴露在外面,极易造成人员烫伤,使用的安全性较低,并且保温能力差,热量流失快,浪费能源,使用成本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提供了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模块化处理加热器,使多组条状加热器组合使用,可以满足不同管道半径的要求,而且具有一定的保温能力,加热器不会暴露在外部,减小人员烫伤的风险。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和电加热器本体,所述固定基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装配通道,所述底座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接孔,且第一插接孔位于所述装配通道的正下方,所述底座的内腔左侧壁位于装配通道的内腔中均设置有第二插接孔,所述底座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拉链链牙,所述底座的后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拉链链牙,且第二拉链链牙与第一拉链链牙通过拉链头相配合,所述底座的左侧壁设置有基座导线和第三插接孔,且基座导线位于第三插接孔的上方,所述基座导线远离底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所述电加热器本体包括条状插接基座,所述条状插接基座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热块,所述保温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电加热块,且电加热块位于两组隔热块之间,所述条状插接基座的右侧壁设置有加热块导线,所述加热块导线远离条状插接基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所述条状插接基座的左侧壁设置有固定柱。优选的,所述固定基座与电加热器本体通过条状插接基座与底座上的装配通道组成一组加热单元,通过把一个加热器分为模块化的加热单元,可以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调整加热单元的使用数量,使用灵活。优选的,所述固定基座依次通过第一接线柱与相邻的固定基座上的第三插接孔插接相连接每组加热单元,使多组加热单元组成一个负载整体,只需一个第一接线柱与外界电源通电即可完成整体通电加热。优选的,所述装配通道的横截面呈“凸”字形,可以对条状插接基座进行有效限位,保证条状插接基座在装配通道内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电加热块采用柔性加热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弯曲的能力,适用于管道半径不同而导致电加热块需要弯曲的幅度不同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对电加热块通电,可以实现加热的功能,并且通过模块化连接多组条状的加热单元,可以根据管道的直径不同,连接合适数量的加热单元,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管道,灵活性好,使用范围广,并且通过保温隔热层和隔热块对加热块进行保护,有效减小热量的流失,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使发热的加热块在对管道加热时,不会暴露在外面,减小人员烫伤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基座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基座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电加热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加热器本体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1-固定基座;101-底座;102-装配通道;103-第一插接孔;104-第二插接孔;105-第一拉链链牙;106-第二拉链链牙;107-基座导线;108-第三插接孔;109-第一接线柱;2-电加热器本体;201-条状插接基座;202-保温隔热层;203-隔热块;204-电加热块;205-加热块导线;206-第二接线柱;207-固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7所示的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包括固定基座1和电加热器本体2,所述固定基座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顶部设置有装配通道102,所述装配通道102的横截面呈“凸”字形,可以对条状插接基座201进行有效限位,保证条状插接基座201在装配通道102内的稳定性,所述底座101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03,且第一插接孔103位于所述装配通道102的正下方,所述底座101的内腔左侧壁位于装配通道102的内腔中均设置有第二插接孔104,所述底座101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拉链链牙105,所述底座101的后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拉链链牙106,且第二拉链链牙106与第一拉链链牙105通过拉链头相配合,所述底座101的左侧壁设置有基座导线107和第三插接孔108,且基座导线107位于第三插接孔108的上方,所述基座导线107远离底座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109,所述电加热器本体2包括条状插接基座201,所述条状插接基座20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热层202,所述保温隔热层202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热块203,所述保温隔热层202的顶部设置有电加热块204,且电加热块204位于两组隔热块203之间,所述电加热块204采用柔性加热器,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弯曲的能力,适用于管道半径不同而导致电加热块204需要弯曲的幅度不同的要求,所述条状插接基座201的右侧壁设置有加热块导线205,所述加热块导线205远离条状插接基座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206,所述条状插接基座201的左侧壁设置有固定柱207,所述固定基座1与电加热器本体2通过条状插接基座201与底座101上的装配通道102组成一组加热单元,通过把一个加热器分为模块化的加热单元,可以根据管道的直径大小调整加热单元的使用数量,使用灵活,所述所述固定基座1依次通过第一接线柱109与相邻的固定基座1上的第三插接孔108插接相连接每组加热单元,使多组加热单元组成一个负载整体,只需一个第一接线柱109与外界电源通电即可完成整体通电加热。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技术在对焊接后的管道进行热处理时,首先用手拿住电加热器本体2,使条状插接基座201沿着装配通道102插入固定基座1,直到固定柱207与第三插接孔108插接,然后把第二接线柱2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和电加热器本体(2),所述固定基座(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顶部设置有装配通道(102),所述底座(101)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03),且第一插接孔(103)位于所述装配通道(102)的正下方,所述底座(101)的内腔左侧壁位于装配通道(102)的内腔中均设置有第二插接孔(104),所述底座(101)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拉链链牙(105),所述底座(101)的后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拉链链牙(106),且第二拉链链牙(106)与第一拉链链牙(105)通过拉链头相配合,所述底座(101)的左侧壁设置有基座导线(107)和第三插接孔(108),且基座导线(107)位于第三插接孔(108)的上方,所述基座导线(107)远离底座(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109),所述电加热器本体(2)包括条状插接基座(201),所述条状插接基座(20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热层(202),所述保温隔热层(202)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隔热块(203),所述保温隔热层(202)的顶部设置有电加热块(204),且电加热块(204)位于两组隔热块(203)之间,所述条状插接基座(201)的右侧壁设置有加热块导线(205),所述加热块导线(205)远离条状插接基座(20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206),所述条状插接基座(201)的左侧壁设置有固定柱(2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热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和电加热器本体(2),所述固定基座(1)包括底座(101),所述底座(101)的顶部设置有装配通道(102),所述底座(101)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插接孔(103),且第一插接孔(103)位于所述装配通道(102)的正下方,所述底座(101)的内腔左侧壁位于装配通道(102)的内腔中均设置有第二插接孔(104),所述底座(101)的前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一拉链链牙(105),所述底座(101)的后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拉链链牙(106),且第二拉链链牙(106)与第一拉链链牙(105)通过拉链头相配合,所述底座(101)的左侧壁设置有基座导线(107)和第三插接孔(108),且基座导线(107)位于第三插接孔(108)的上方,所述基座导线(107)远离底座(10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109),所述电加热器本体(2)包括条状插接基座(201),所述条状插接基座(201)的顶部设置有保温隔热层(202),所述保温隔热层(20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文成苏健卢家涛何洋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化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