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试管培养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182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试管培养基,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左侧的上方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且凸块的前方设置有螺纹旋扭,所述连接轴的左侧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连接轴的左端,且套筒的下端设置有螺栓开关,且套筒的左端设置有吸盘底座,所述筒体右侧的上方设置有U形卡环,且筒体的下方设置有通风盖,且通风盖的下方设置有转动盖,该斜试管培养基筒体的凸块上设置有螺纹旋钮和螺栓开关,可以有效调整筒体的倾斜角度和筒体的高度,有利于根据混合液的多少和菌种的性质来调控,操控性强,且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滑动片,通过拨动滑动片实现视窗的开启与闭合,为某些喜阴暗的菌种提供生长环境。

An oblique tube culture med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试管培养基
本技术属于生物反应器
,具体涉及一种斜试管培养基。
技术介绍
对于酶的生产有许多种方法,一般的培养动植物细胞并从中提取酶的生产周期长,且产量低,相对而言,利用微生物制酶,不仅价格便宜,而且生长周期快,易于提取酶,目前微生物制酶的第一步工作是斜面培养,即是在斜放的试管中,培育菌种,获得更多的、更优良的菌类,为后续的发酵做准备。目前的斜面培养,大部分都是简单的把试管斜放在试管架上,进行培育,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容易操控,但是却不能根据培养菌种量的多少而把控倾斜角度,造成内部过于挤压或者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如果要保存的话也会由于试管不平衡,容易晃动,导致人为的不小心碰倒甚至摔碎,试管的裸露也不利于保温,即使外层裹上保温棉也不利于观察内部状态,同时也没有办法为特殊的菌类提供黑暗的环境,等等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试管培养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的斜面培养,大部分都是简单的把试管斜放在试管架上,进行培育,这种方法虽然简便,容易操控,但是却不能根据培养菌种量的多少而把控倾斜角度,造成内部过于挤压或者与空气接触面积小,如果要保存的话也会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试管培养基,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左侧的上方设置有凸块(25),所述凸块(25)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3),且凸块(25)的前方设置有螺纹旋扭(2),所述连接轴(3)的左侧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套设在连接轴(3)的左端,且套筒(5)的下端设置有螺栓开关(6),所述套筒(5)左端的侧壁上攻有外螺纹,且套筒(5)的左端设置有吸盘底座(4),所述套筒(5)与吸盘底座(4)螺纹连接,所述筒体(1)右侧的上方设置有U形卡环(19),所述筒体(1)下方的侧壁上攻有外螺纹,且筒体(1)的下方设置有通风盖(11),所述筒体(1)与通风盖(11)螺纹连接,所述通风盖(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试管培养基,包括筒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左侧的上方设置有凸块(25),所述凸块(25)的内部安装有连接轴(3),且凸块(25)的前方设置有螺纹旋扭(2),所述连接轴(3)的左侧设置有套筒(5),所述套筒(5)套设在连接轴(3)的左端,且套筒(5)的下端设置有螺栓开关(6),所述套筒(5)左端的侧壁上攻有外螺纹,且套筒(5)的左端设置有吸盘底座(4),所述套筒(5)与吸盘底座(4)螺纹连接,所述筒体(1)右侧的上方设置有U形卡环(19),所述筒体(1)下方的侧壁上攻有外螺纹,且筒体(1)的下方设置有通风盖(11),所述筒体(1)与通风盖(11)螺纹连接,所述通风盖(11)的底部开设有通风孔(14),且通风盖(11)的下方设置有转动盖(13),所述转动盖(13)的侧壁上设置有箍环(26),所述转动盖(13)与通风盖(1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盖(13)上与通风孔(14)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通孔(15),且转动盖(13)的左端设置有拨杆(12),所述筒体(1)的内部设置有试管(18),所述试管(18)的上方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朝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同兴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