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00168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5:47
一种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其包括:支撑主体,型煤运送装置,安装于支撑主体中,型煤运送装置包括设于支撑主体一端和另一端分别具有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以及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第一链轮和第三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链,第二链轮和第四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链,第二传动链与第一传动链之间设有多个依次间隔排布的盛料板,每一盛料板一端的两侧分别与第一传动链与第二传动链转动连接,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盛料板下方还设有分别沿第一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具有弯折段的第一滑轨和沿第二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

Semi-coke/metallurgical coke briquette fuel for dry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
本技术涉及型煤烘干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地方还是以煤炭作为主要燃料,但是以普通的块煤直接燃烧容易冒烟,产生很多污染物,因此,国家大力推广型煤的使用。型煤是以粉煤为主要原料,按具体用途所要求的配比,机械强度,和形状大小经机械加工压制成型的,具有一定强度和尺寸及形状各异的煤成品。其将原煤采用工业化的手段加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将无烟煤磨粉加工脱硫、并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制成环保煤球作为燃料使用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可以减小激发热值、固化污染气体和灰粉、对环境污染小。煤球成型中水分的去除是提供工业化生产步骤的关键,烘干设备的高效、高产、节约能源成为设计的关键。现在的卧式烘干机预热利用大都比较简单,如中国专利,专利申请号2015100778243,专利申请名称一种卧式煤球烘干机,是一种余热利用方式,底部进风,但是效果有限,主要是热气进入温度较低经过一段距离后作用就消失,预热利用效果有限。随着气流的上升空气湿度越来越大,不利于顶层型煤的表干,延长了型煤的干燥时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能够较方便高效地实现对型煤的烘干操作。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包括:支撑主体,内部具有烘干腔;型煤运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烘干腔中,所述型煤运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一端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呈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型煤运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主体另一端的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呈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链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链之间设有多个依次间隔排布的盛料板,每一所述盛料板一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链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转动连接,所述盛料板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盛料板下方还设有分别沿所述第一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沿所述第二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上并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上滚动,所述第一滑轨靠近所述第一链轮的一端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滑轨对应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位置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形状完全相同;所述支撑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型煤冷却装置,所述盛料板之上还设有固定于所述支撑主体上的型煤导入装置。可选地,所述支撑主体为一框架结构。可选地,所述支撑主体为一箱体结构。可选地,所述烘干腔内具有热空气。可选地,所述第二间距的距离大小等于所述第一间距的距离大小。可选地,所述盛料板为一矩形的板体。可选地,所述盛料板的板面上还可开设有导风缝隙。可选地,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链轮、所述该第二链轮、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转动。可选地,所述型煤导入装置呈一漏斗状。可选地,还包括型煤供给装置,所述型煤供给装置连接所述型煤导入装置,用于将型煤输送给所述型煤导入装置。如上所述,当第一链轮、该第二链轮、该第三链轮和该第四链轮转动后,从而带动第一传动链和第二传动链也随之移动起来,具体地,第一链轮、该第二链轮、该第三链轮和该第四链轮可通过一驱动装置,如电动机,燃气机或燃油机等带动它们转动起来,而第一传动链和第二传动链移动将会同步带动连接在第一传动链和第二传动链之间的盛料板也随之移动,且该第一滚轮和该第二滚轮分别在该第一滑轨和该第二滑轨之上水平滚动,第一传动链和第二传动链以及盛料板共同形成一类似于传送带的传送形式的输送结构,每次当第一滚轮和该第二滚轮分别滚动到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时,盛料板安装有该第一滚轮和该第二滚轮的那一端将会向下倾斜而整体翻转。随着型煤源源不断地从导入装置导入到盛料板上,盛料板将托载该型煤移动,同时,烘干腔内通入的热空气将加热并烘干盛料板上的型煤,当盛料板移动至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上方位置时,且第一滚轮和该第二滚轮分别滚动到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时,盛料板安装有该第一滚轮和该第二滚轮的那一端将会向下倾斜而整体翻转,翻转之后的盛料板将会将盛料板上方所盛放的型煤倾倒到下方,最终落入到煤冷却装置上,通过煤冷却装置将烘干后的型煤冷却之后,再将冷却之后的型煤输送到成品料仓库。上述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能够较方便高效地实现对型煤的烘干操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盛料板与第一传动链及第二传动链连接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1-支撑主体;11-烘干腔;2-型煤运送装置;21-第一链轮;22-第三链轮;23-第一传动链;24-第二传动链;25-盛料板;251-第一滚轮;252-第二滚轮;261-第一滑轨;2611-第一弯折段;3-型煤冷却装置;4-型煤导入装置;L1-第一间距;L2-第二间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内部具有烘干腔;型煤运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烘干腔中,所述型煤运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一端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呈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型煤运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主体另一端的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呈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链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链之间设有多个依次间隔排布的盛料板,每一所述盛料板一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链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转动连接,所述盛料板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盛料板下方还设有分别沿所述第一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沿所述第二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上并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上滚动,所述第一滑轨靠近所述第一链轮的一端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滑轨对应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位置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与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形状完全相同;所述支撑主体的底端安装有型煤冷却装置,所述盛料板之上还设有固定于所述支撑主体上的型煤导入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焦末/冶金焦末成型燃料专供烘干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主体,内部具有烘干腔;型煤运送装置,安装于所述烘干腔中,所述型煤运送装置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主体一端的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呈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二链轮之间具有第一间距,所述型煤运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主体另一端的第三链轮和第四链轮,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呈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三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之间具有第二间距,其中,所述第一链轮和所述第三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二链轮和所述第四链轮之间连接有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链并排设置,所述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链之间设有多个依次间隔排布的盛料板,每一所述盛料板一端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传动链与所述第二传动链转动连接,所述盛料板另一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盛料板下方还设有分别沿所述第一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第一滑轨和沿所述第二传动链的传动路径方向延伸的第二滑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均固定于所述支撑主体上,所述第一滚轮和所述第二滚轮分别置于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上并能够分别在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之上滚动,所述第一滑轨靠近所述第一链轮的一端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一弯折段,所述第二滑轨对应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位置具有向下弯折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二弯折段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圣君肖阳邢建国张焕胜李耀武宋承军刘华正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王圣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