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交车及踏步过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9793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及踏步过渡板。踏步过渡板具有前后过渡斜面段以及位于前后过渡斜面段左右两侧的右过渡斜面段和左过渡斜面段,前后过渡斜面段由前向后逐渐升高,左、右过渡斜面段沿着靠近前后过渡斜面段的方向逐渐升高并均与前后过渡斜面段平滑过渡。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踏步过渡板能够将公交车的后侧过道地板缓慢抬升,避免了公交车的后侧过道地板和中间过道地板出现台阶的情况,当铺设公交车地板时,可以采用整体化的布置方式,进而提高了公交车内的通过性能。

A Transition Plate for Buses and Ste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交车及踏步过渡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及踏步过渡板。
技术介绍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深入,各个城市的规模也日益扩大,为了方便市民的出行,现代化的中心城市中大都建设有地铁网络系统和公交网络系统。由于地铁网络系统的建设成本较高且线路相对较少,公交车作为一种传统的城市交通工具依然占据着无法取代的地位。为了方便各色人群的乘坐,现代化的公交车中大都针对不同的人群配置有各种功能区域。其中针对乘坐轮椅的残疾人就配置有专门的轮椅区,为了方便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的出入,轮椅区大都直接设置在正对公交车中门的位置。此外,由于目前市面上的公交车的引擎大都设置在公交车后侧,这使得公交车的后侧过道地板普遍高于中间过道地板,为了实现后侧过道地板的抬高,公交车中间过道地板和后侧过道地板之间通常设置有台阶,布置台阶时可以将公交车的车架后桥设计成高于车架中段的样式,然后在车架中段和车架后桥铺设上中间过道地板和后侧过道地板即可。但是公交车中间过道地板和后侧过道地板之间的台阶会降低公交车内的通过性,使得中间过道地板和后侧过道地板只能单独铺设,不利于公交车地板的整体化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踏步过渡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公交车中间过道地板和后侧过道地板之间的台阶会降低公交车内的通过性,不利地板的整体化布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上述踏步过渡板的公交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踏步过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踏步过渡板具有前后过渡斜面段以及位于前后过渡斜面段左右两侧的右过渡斜面段和左过渡斜面段,前后过渡斜面段由前向后逐渐升高,左、右过渡斜面段沿着靠近前后过渡斜面段的方向逐渐升高并均与前后过渡斜面段平滑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技术的踏步过渡板能够将公交车的后侧过道地板缓慢抬升,避免了公交车的后侧过道地板和中间过道地板出现台阶的情况,当铺设公交车地板时,可以采用整体化的布置方式,进而提高了公交车内的通过性能。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过渡斜面段的坡度不超过6%,所述左过渡斜面段的坡度不超过5%。避免了坡度较大导致公交车地板起伏较大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前后过渡斜面段具有用于与公交车车身的两侧轮架段挡止限位的凸出部。方便了对踏步过渡板的安装固定,提高踏步过渡板安装后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踏步过渡板包括上层板,所述上层板的周向边沿位置设置有下翻沿,所述下翻沿在上层板上围成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固定嵌装有形状与安装凹槽吻合适配的加强板。提高了踏步过渡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背离上层板的一侧固设有加强筋结构。进一步提高了踏步过渡板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公交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具有车架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地板,车架包括车架中段和车架后桥,车架后桥的后侧过道段高于所述车架中段以形成过道台阶,所述过道台阶处固设有踏步过渡板,踏步过渡板具有在公交车左右宽度方向上与后侧过道段对应的前后过渡斜面段,以及位于前后过渡斜面段左右两侧的右过渡斜面段和左过渡斜面段,前后过渡斜面段沿公交车前后长度方向由前向后逐渐升高,左、右过渡斜面段在公交车左右宽度方向上沿着靠近前后过渡斜面段的方向逐渐升高并均与前后过渡斜面段平滑过渡,使得车架中段的地板在踏步过渡板处逐渐抬升以与所述后侧过道段处的地板平滑过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公交车的车架中段设置踏步过渡板使得公交车的后侧过道地板能够缓慢抬升,避免了公交车的后侧过道地板和中间过道地板出现台阶的情况,当铺设公交车地板时,公交车地板可以采用整体化的布置方式,提高了公交车内的通过性能。进一步地,车身右侧设有中门,车身内部左侧设有与中门对应布置的轮椅区,左过渡斜面段向左延伸进入所述轮椅区,所述前后过渡斜面段的坡度不超过6%,所述左过渡斜面段的坡度不超过5%。避免了坡度较大导致公交车地板起伏较大的情况。进一步地,车架后桥具有布置在所述后侧过道段左右两侧的轮架段,两侧轮架段高于后侧过道段,所述前后过渡斜面段具有与两侧轮架段挡止限位的凸出部,该凸出部搭接固定在所述后侧过道段上。方便了对踏步过渡板的安装固定,提高踏步过渡板安装后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踏步过渡板包括上层板,所述上层板的周向边沿位置设置有下翻沿,所述下翻沿在上层板上围成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固定嵌装有形状与安装凹槽吻合适配的加强板。提高了踏步过渡板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地,所述加强板背离上层板的一侧固设有加强筋结构。提高了踏步过渡板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车架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车架侧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踏步过渡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踏步过渡板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踏步过渡板的仰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踏步过渡板的前视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踏步过渡板的后视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踏步过渡板的右视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例的踏步过渡板的左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架,2-支撑杆,3-踏步过渡板,4-前后过渡斜面段,5-左过渡斜面段,6-右过渡斜面段,7-上层板,8-加强板,9-加强筋,10-凸出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9对本技术的公交车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包括车架1以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地板,车架1上设置多个纵横交叉和倾斜交叉的支撑杆2,支撑杆2的上方用于搭设地板,车架包括车架中段和车架后桥,车架后桥包括设置在其上的用于铺设公交车后侧过道地板的后侧过道段,后侧过道段高于车架中段,后侧过道段和车架中段设置有台阶。车架中段包括固定设置在上述台阶处的踏步过渡板,踏步过渡板3的设置使得前侧过道地板和后侧过道地板之间的连接变得平缓,避免了公交车内的地板起伏较大的情况。如图3~9所示,踏步过渡板包括上层板7,上层板7上设置有具有一定倾斜角度且连接在车架中段和后侧过道段之间的前后过渡斜面段4,本实施例中前后过渡斜面段4为长方形。上层板7上还设置有连接在前后过渡斜面段4一侧的左过渡斜面段5以及连接在前后过渡斜面段4另一侧的右过渡斜面段6。本实施例中右过渡斜面段6布置在靠近公交车中门的一侧,从公交车中门一侧向里依次布置有右过渡斜面段6、前后过渡斜面段4和左过渡斜面段5。本实施例中前后过渡斜面段4的坡度不大于6%,左过渡斜面段5的坡度不大于5%。为了避免轮椅在通过踏步过渡板时出现上下波动较大的情况,左过渡斜面段5与前后过渡斜面段4之间、右过渡斜面段6和前后过渡斜面段4之间均为平滑过渡。本实施例中左过渡斜面段5为四分之一圆型,四分之一圆型的一个半径与前后过渡斜面段4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中右过渡斜面段6为镰刀型,镰刀型的刀背位置与前后过渡斜面段4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前后过渡斜面段4的后侧(即较高一侧)凸出右过渡斜面段6和左过渡斜面段5的后侧,前后过渡斜面段4凸出的部分构成本实施例的凸出部10,由于车架后桥具有用于安装车轮的轮架段,轮架段有两个且相对布置,两个轮架段均高于后侧过道段并将后侧过道段夹持在两者之间,当安装踏步过渡板时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踏步过渡板,其特征在于:踏步过渡板具有前后过渡斜面段以及位于前后过渡斜面段左右两侧的右过渡斜面段和左过渡斜面段,前后过渡斜面段由前向后逐渐升高,左、右过渡斜面段沿着靠近前后过渡斜面段的方向逐渐升高并均与前后过渡斜面段平滑过渡。

【技术特征摘要】
1.踏步过渡板,其特征在于:踏步过渡板具有前后过渡斜面段以及位于前后过渡斜面段左右两侧的右过渡斜面段和左过渡斜面段,前后过渡斜面段由前向后逐渐升高,左、右过渡斜面段沿着靠近前后过渡斜面段的方向逐渐升高并均与前后过渡斜面段平滑过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过渡斜面段的坡度不超过6%,所述左过渡斜面段的坡度不超过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踏步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过渡斜面段具有用于与公交车车身的两侧轮架段挡止限位的凸出部。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踏步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过渡板包括上层板,所述上层板的周向边沿位置设置有下翻沿,所述下翻沿在上层板上围成安装凹槽,所述安装凹槽内固定嵌装有形状与安装凹槽吻合适配的加强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踏步过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背离上层板的一侧固设有加强筋结构。6.公交车,包括车身,车身具有车架及设置在车架上的地板,车架包括车架中段和车架后桥,车架后桥的后侧过道段高于所述车架中段以形成过道台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道台阶处固设有踏步过渡板,踏步过渡板具有在公交车左右宽度方向上与后侧过道段对应的前后过渡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寒涛李良双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