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气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充气泵,尤其是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气泵。
技术介绍
充气泵又叫打气机、打气泵、充气机,通过马达的运转来工作,是一种充气工具。充气泵的工作原理:马达运转,抽气时,连通器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向轮胎中打气时,阀门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气体就进入了轮胎中,充气泵是使用了大气压的原理来充气的,充气泵多应用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皮球和橡皮船等领域。现有的充气泵机构中,一般是采用传统的直角齿轮和马达驱动连杆机构拉动或压缩活塞,或者是采用丝杆直线驱动的方式拉动或压缩活塞,再配合进出气单向阀实现充气和排气,由于机械部件较多,因此传动间隙和误差都较大,存在摩擦大,噪音大,安装不方便和响应时间慢的技术问题,其次,由于现有技术的充气泵结构复杂,因此会存在质量太重而携带不便的问题,另外,现有的充气泵大部分都要外接电源才能工作,在室外作业时带来了不方便的问题,再之,现有的充气泵大部分没有设置保护控制系统,当充气作业完成后,如果充气泵还在工作,这样可能会导致充气样品的报废甚至还会威胁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现有的充气泵当同时给多个产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气泵,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基座(1)上的驱动电机(2),装设在基座(1)上并与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齿轮传动装置(3),装设在基座(1)上并与齿轮传动装置(3)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打气装置(4),所述打气装置(4)包括固定在基座(1)上的气缸本体(41),装设在气缸本体(41)内的活塞(42),与活塞(42)相连接的活塞杆(43),所述齿轮传动装置(3)包括装设在基座(1)上的轴承(31),与轴承(31)转动连接的从动齿轮(32),装设在驱动电机(2)输出轴上并与从动齿轮(32)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33),所述从动齿轮(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气泵,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基座(1)上的驱动电机(2),装设在基座(1)上并与驱动电机(2)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齿轮传动装置(3),装设在基座(1)上并与齿轮传动装置(3)传动连接的至少一个打气装置(4),所述打气装置(4)包括固定在基座(1)上的气缸本体(41),装设在气缸本体(41)内的活塞(42),与活塞(42)相连接的活塞杆(43),所述齿轮传动装置(3)包括装设在基座(1)上的轴承(31),与轴承(31)转动连接的从动齿轮(32),装设在驱动电机(2)输出轴上并与从动齿轮(32)啮合传动的主动齿轮(33),所述从动齿轮(32)与活塞杆(43)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为单轴电机,在基座(1)上装设有第一打气装置(5)和第二打气装置(6),所述第一打气装置(5)和第二打气装置(6)对称装设在基座(1)上与从动齿轮(32)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打气装置(5)和第二打气装置(6)上的活塞杆(43)的一端都固定在从动齿轮(32)的同一位置,所述打气装置(4)、第一打气装置(5)和第二打气装置(6)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充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2)包括第一输出轴(21)和第二输出轴(22),所述基座(1)装设有第一齿轮传动装置(301),第二齿轮传动装置(302),第一打气装置(5)、第二打气装置(6)、第三打气装置(7)和第四打气装置(8),所述第一打气装置(5)和第二打气装置(6)对称装设在基座(1)的一侧,所述第三打气装置(7)和第四打气装置(8)对称装设在基座(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齿轮传动装置(301)上的主动齿轮(33)固定在驱动电机(2)的第一输出轴(21)上,所述第二齿轮传动装置(302)上的主动齿轮(33)固定在驱动电机(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兆林,周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古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