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盖茨公司专利>正文

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978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包括接合器(600)和衬套(101)的连接器,接合器有螺纹孔(608),衬套有外螺纹(104)和内螺纹(102)。接合器在外表面上有阻止旋转的止动器(605)。衬套可以用螺纹拧入接合器的孔内。螺栓(200)可以用衬套的内螺纹拧入衬套的孔(103)内。螺栓转动时内螺纹使螺栓的无螺纹部分与螺纹之间产生干扰配合,暂时阻止螺栓进一步进入。然后再转动螺栓拧松衬套使之从接合器向安装面(M)移动直到衬套压到安装面上。接合器与部件(P)结合,从而完全补偿部件与安装面之间的间隙。通过止动器(605)与不动部件之间的接合不使接合器转动。进一步转动螺栓时,内牺牲螺纹剥落,使螺栓能充分扭入安装面的孔(MH)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用于连接零部件同时又补偿所述零部件之间的间隙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设备组装有时可能在零部件之间有间隙,也就是说,零部件在连接点上有尺寸差异。例如,可能由于设计要求、组装余隙或容许间隙积累而引起。这种间隙可能极小也可能很显著,大约几十毫米。组装设备的零部件可能受到这种间隙的有害影响。把其间有间隙的零部件组装在一起一般不符合设备正常运转的需要,或者因为螺栓的力量合拢在一起消除了间隙而可能产生不合要求的负荷、应力或变形。为了消除这种间隙,有两种选择一是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并制造零部件,这可能既费时又比较昂贵;二是必须使用既能吸收间隙又能保持结构完整性的装置。现有技术的代表是授予Ruckert等人的美国专利4,682,906号(1987),该专利披露了一种把垫盘放在有间隙零件的所述间隙内使所述垫盘的外宽边靠在一个结构零件上的夹紧连接结构零件的装置。授予Leicht等人的美国专利5,501,122号也是现有技术的代表,该专利披露了一种用于把待连接的部件的孔互相对准的双锥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套用螺栓连接的锥形机构。还可参考2002年10月7日申请的共同悬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号为10/267,071,该文披露了一种间隙补偿安装装置。现有技术没有解决使用动作像千斤顶的连接器以适当的扭力连接部件同时补偿所述部件之间显著的间隙而又不在所述部件内引起不合要求的应力的问题。需要的是能用有螺纹的衬套与接合器啮合互相合作完全补偿要连接的部件之间的间隙同时又把所述部件连接起来的装置。需要的是动作像千斤顶在安装时自动补偿安装面之间的间隙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能满足这些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方面是提供一种有接合器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用有螺纹的衬套与接合器互相配合的接合同时连接部件来完全补偿所述部件之间的间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动作像千斤顶在安装时自动补偿安装面之间的间隙的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在下面的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和附图中指出或表达清楚。连接器包括接合器和衬套,所述接合器有螺纹孔,所述衬套有外螺纹和内螺纹。所述接合器在外表面上有阻止旋转的止动器。所述衬套可以用螺纹拧入接合器的孔内。螺栓可以用衬套的内螺纹拧入所述衬套的孔内。所述螺栓转动时所述内螺纹使所述螺栓的无螺纹部分与所述螺纹之间产生干扰配合,暂时阻止螺栓进一步进入。然后再转动所述螺栓拧松所述衬套使之从所述接合器向安装面移动直到所述衬套压到所述安装面上。所述接合器与部件接合,从而完全补偿所述部件与安装面之间的间隙。通过所述止动器与不动部件之间的接合不使所述接合器转动。进一步转动螺栓时,内牺牲螺纹剥落,使所述螺栓能充分扭入安装面的孔内。附图说明形成本说明书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与说明书一起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1是容许间隙补偿装置的断面图。图2是沿图1的2-2线看的平面图。图3是沿图1的3-3线看的平面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侧断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侧断面图。图6是沿图5的6-6线看的平面图。图7是另一实施例的断面图。图8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图9是沿图8的9-9线看的平面图。图10是另一实施例的侧断面图。图11是图10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沿图11的12-12线看的断面图。图13是图10所示另一实施例的侧断面图。图14是沿图13的14-14线看的平面图。图15是是另一实施例的断面图。图16是用于图15所示另一实施例的套环的透视断面图。图17是连接器的侧断面图。图18是连接器的端视图。图19是连接器的部件分解图。图20是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侧面图。图21是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端视图。图22是连接器另一实施例的端视图。图23是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图24是另一实施例的断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容许间隙补偿安装装置的断面图。本专利技术的装置100包括衬套101。衬套101基本上是圆筒形的。衬套101有包括螺纹的表面部分102。表面部分102可以是表面的突起部分,用于与本说明书内说明的紧固零件啮合。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表面部分包括螺纹102。螺纹102包括本专业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螺纹种类中任何一种螺纹的大约两个螺距。衬套101还包括在其内沿主轴线延伸的全长度孔103。螺栓200穿过孔103与衬套101啮合。螺栓200与螺纹102啮合,见图4。螺纹102的外径小于孔103的直径,从而螺纹102可以与螺栓啮合而螺栓200不与孔103的表面接合。在优选实施例,衬套101由金属材料组成。但是,可以理解,也可以由非金属材料组成,例如,由合成材料、陶瓷材料或塑料组成,用于连接的零件之间要求绝缘体的情况下或要求用于低扭力的情况下。衬套101还包括有外螺纹104的外表面。外螺纹104沿衬套101的外表面的长度L延伸。衬套101还包括与主轴线平行的对称平面105以便使用扳手或手指安装,见图2和图3。业界众所周知,所述平面的形状类似于螺帽或螺栓头。所述平面还可以制成滚花表面或平圆筒表面以便用手,即,手指拧所述衬套。参看图4,首先把不带螺栓200的所述装置100拧入部件P。螺纹104与部件P的螺纹PT啮合。在所述优选实施例中,把衬套101拧入部件P一直拧到表面106与部件P接合。可以理解所述表面106实际上不必与部件P接触,但接合一语是使衬套充分进入部件P的良好表述。优选地衬套101在充分插入部件P时延伸部分长度A超过部件P,保证螺纹104的最大多数与部件P啮合。然后把螺栓200拧入孔103一直拧到螺栓的无螺纹部分,或螺纹202的一端与螺纹102接合。所述无螺纹部分的直径D1大于螺纹202的内径,见图7。这会导致螺栓200与螺纹102之间的干扰配合,暂时阻止螺栓200进一步进入衬套101。直径D3小于内径D2。这样做不仅“Z”方向(沿螺栓主轴线)的间隙和容许间隙得到补偿,而且通过螺栓进入超过预定点时螺纹102从所述无螺纹部分解脱而使“X”和“Y”方向的间隙和容许间隙得到补偿。然后把部件P对准安装面M从而螺栓200与孔MH成一线。在另一实施例中,把粘合剂,例如,Loctite 2015TM,涂于螺栓的螺纹202。所述粘合剂用于把螺栓的螺纹202暂时粘附于螺纹102。在此实施例中,如上所述首先使衬套101进入部件P。螺栓螺纹202的一部分涂有一层所述粘合剂。把螺栓200拧入所述衬套,从而进入螺纹102。粘合剂把螺栓螺纹202暂时固定于衬套螺纹102。然后转动螺栓200,使衬套101也转动。转动螺栓200一直转到表面107与安装面M接合,衬套101在这一点上停止转动。所述粘合剂在对所述螺栓进一步施加扭力时由于剪力而失去作用,因此螺栓继续转动一直转到与孔MH充分啮合。参看图5,然后再转动螺栓200,由于螺栓200与螺纹102之间的相互干扰,这有把衬套101从部件P拧脱的效果。用螺栓200转动衬套101一直转到表面107与安装面M接合。再进一步对螺栓200施加足以使螺纹102变形、剥落或损坏的低扭力。本专业技术人员从这一说明可以理解螺纹102比较“软”,从而可牺牲以便提供用螺栓200转动衬套101一直转到靠于安装面的装置。在孔103内使用粘合剂、短相互干扰长度或插入聚合物,都可以扣住螺栓的无螺纹部分使衬套101能用螺栓200转动,也可以获得类似的结果。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连接结构上有间隙的部件的连接器,它包括:第一主体,它有螺纹部分、与结构部件接合的第一支承面和阻止第一主体相对于结构部件旋转的部件;第二主体,它有用于与另一结构部件接合的第二支承面、螺纹面和用于容纳紧固件的孔; 所述螺纹面可以与第一主体的螺纹部分啮合;所述孔有表面部分,所述表面部分的直径小于孔的内径,所述表面部分能与所述紧固件接合从而转动所述紧固件决定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相对的轴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US 2003-6-25 10/606,3151.一种用于连接结构上有间隙的部件的连接器,它包括第一主体,它有螺纹部分、与结构部件接合的第一支承面和阻止第一主体相对于结构部件旋转的部件;第二主体,它有用于与另一结构部件接合的第二支承面、螺纹面和用于容纳紧固件的孔;所述螺纹面可以与第一主体的螺纹部分啮合;所述孔有表面部分,所述表面部分的直径小于孔的内径,所述表面部分能与所述紧固件接合从而转动所述紧固件决定第二主体与第一主体相对的轴向位置。2.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零件是有螺纹的紧固零件。3.按照权利要求2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部分是牺牲螺纹,其直径足以与紧固件的一部分产生干扰配合。4.按照权利要求1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第二主体还包括对称配置的、平行于主轴线的接合面,用于使第二主体转动。5.按照权利要求3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R斯通
申请(专利权)人:盖茨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