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95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侦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它包括无人机,无人机的上端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式,下端通过悬吊支架连接有红外检测装置,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有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数字化处理单元,数字化处理单元连接数据库和AI比对检测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无人机和红外检测装置的组合进行作业,利用无人机的快速、机动性强、不受地形的限制的特点,搭载红外检测装置对线路进行准确高效的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的计算装置,从而得出线路的工作情况,查得电路故障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巡检速度快效率高、不受地形干扰、机动性强、结果准确以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和发生危险的几率成本的优点。

A Live Grounding Fault Finding Device for UAV and Its Supporting 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侦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架空线路一旦发生接地故障,对接地故障排查就需要作业人员大范围对线路进行巡查,必要时还需多次攀登杆塔绝缘摇测,拉合开关试送,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且风险高,且由于现在电力的需求量巨大,使得电网的架设具有距离远、网络大、大多处于人迹罕至的地带,一旦发生接地故障,仅仅依靠人力的力量难以进行地毯式的排查,且其由于故障地点的不确定性使得作业的劳动强度巨大,对人力财力都是一个巨大的浪费,为此,需要一种能够及时快速的,并且准确的设备来完成对线路的检测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结合现在成熟的无人机技术,利用无人机的强机动性,高速度性,以及受地形干扰小的特点,利用物体在带电情况下的红外线与不带电时不同的特性,进而提出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巡检速度快效率高、不受地形干扰、机动性强、结果准确以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和发生危险的几率的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它包括无人机,所述的无人机的上部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无人机的下端连接有悬吊支架,所述悬吊支架包括连接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固定台,所述的连接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穿过螺栓连接在无人机,所述的连接块的下端通过第一销钉连接第二销钉,所述的第二销钉的下端通过第二销钉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台,所述的固定台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穿有螺栓连接有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通过暗线连接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数据接收模块,所述的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有数字化处理单元,所述的数字化处理单元连接有数据库,所述的数据库连接有AI比对检测模块。所述的连接台的横截面成圆滑过渡的三角形结构。所述的连接台上开设的连接孔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的连接方式为局域网连接。所述的固定台上开设有固定孔的数量为四个。所述的第二连杆与固定台为一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无人机和红外检测装置的组合进行作业,利用无人机的快速、机动性强、不受地形的限制的特点,搭载红外检测装置对线路进行准确高效的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的计算装置,从而得出线路的工作情况,查得电路故障位置;在具体的使用中,将红外检测装置打开,确保红外检测装置的运行正常,并进行地面的热机调试,调试完成后,对连接在无人机和红外检测装置之间的悬吊支架进行调整,第一连杆和连接台之间为通过第一销钉的活性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之间的连接为通过第二销钉的活性连接,因此个相对之间可以进行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红外检测装置具有最佳的工作角度;通过操作无人机的遥控装置使无人机升空,并按预定的线路飞行,能够快速的对预定区域进行作业,且不受地面地形的影响,使搭载的红外检测装置对电路及电路附近的位置进行红外扫描,得出预定区域内的各处的红外情况,并将所扫面到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实时传输至数据接收模块,数据接收模块将收到的数据首先传输至数字化处理单元,将数据处理成数字模型并将处理结果传输到数据库,数据库中含有历史的各个数据,本次检测所得的数据与数据库中历史数据一同进入AI比对检测模块,在AI比对检测模块内,将二者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比对二者之间的红外情况得出此处区域是否为接地故障区域,从而快速的得出正确的结果,避免人员进入检测区域造成的危险;本专利技术具有巡检速度快效率高、不受地形干扰、机动性强、结果准确以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和发生危险的几率成本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悬吊支架和红外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前视图。图4为图2的左视图。图5为图2的俯视图。图6为图3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逻辑流程图。图中:1、无人机2、数据传输模块3、悬吊支架4、红外检测装置5、数据接收模块6、数字化处理单元7、数据库8、AI比对检测模块30、连接块300、连接孔31、第一销钉32、第一连杆33、第二销钉34、第二连杆35、固定台36、螺栓37固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1及配套吊仓装置,它包括无人机1,所述的无人机1的上部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2,所述的无人机1的下端连接有悬吊支架3,所述悬吊支架3包括连接块30、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4和固定台35,所述的连接块30上开设有连接孔300,所述的连接孔300内穿过螺栓36连接在无人机1,所述的连接块30的下端通过第一销钉31连接第二销钉33,所述的第二销钉33的下端通过第二销钉33连接第二连杆34,所述的第二连杆34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台35,所述的固定台35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穿有螺栓36连接有红外检测装置4,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4通过暗线连接数据传输模块2;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2连接数据接收模块5,所述的数据接收模块5连接有数字化处理单元6,所述的数字化处理单元6连接有数据库7,所述的数据库7连接有AI比对检测模块8。本专利技术采用无人机1和红外检测装置4的组合进行作业,利用无人机1的快速、机动性强、不受地形的限制的特点,搭载红外检测装置4对线路进行准确高效的检测,并将数据传输至后台的计算装置,从而得出线路的工作情况,查得电路故障位置;在具体的使用中,将红外检测装置4打开,确保红外检测装置4的运行正常,并进行地面的热机调试,调试完成后,对连接在无人机1和红外检测装置4之间的悬吊支架3进行调整,第一连杆32和连接台之间为通过第一销钉31的活性连接,第二连杆34与第一连杆32之间的连接为通过第二销钉33的活性连接,因此个相对之间可以进行旋转一定的角度,从而使红外检测装置4具有最佳的工作角度;通过操作无人机1的遥控装置使无人机1升空,并按预定的线路飞行,能够快速的对预定区域进行作业,且不受地面地形的影响,使搭载的红外检测装置4对电路及电路附近的位置进行红外扫描,得出预定区域内的各处的红外情况,并将所扫面到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模块2实时传输至数据接收模块5,数据接收模块5将收到的数据首先传输至数字化处理单元6,将数据处理成数字模型并将处理结果传输到数据库7,数据库7中含有历史的各个数据,本次检测所得的数据与数据库7中历史数据一同进入AI比对检测模块8,在AI比对检测模块8内,将二者的数据进行比对,通过比对二者之间的红外情况得出此处区域是否为接地故障区域,从而快速的得出正确的结果,避免人员进入检测区域造成的危险;本专利技术具有巡检速度快效率高、不受地形干扰、机动性强、结果准确以及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和发生危险的几率成本的优点。实施例2如图1-7所示,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1及配套吊仓装置,它包括无人机1,所述的无人机1的上部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2,所述的无人机1的下端连接有悬吊支架3,所述悬吊支架3包括连接块30、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4和固定台35,所述的连接块30上开设有连接孔300,所述的连接孔300内穿过螺栓36连接在无人机1,所述的连接块30的下端通过第一销钉31连接第二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它包括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人机的上部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无人机的下端连接有悬吊支架,所述悬吊支架包括连接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固定台,所述的连接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穿过螺栓连接在无人机,所述的连接块的下端通过第一销钉连接第二销钉,所述的第二销钉的下端通过第二销钉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台,所述的固定台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穿有螺栓连接有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通过暗线连接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数据接收模块,所述的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有数字化处理单元,所述的数字化处理单元连接有数据库,所述的数据库连接有AI比对检测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电接地故障查找无人机及配套吊仓装置,它包括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人机的上部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无人机的下端连接有悬吊支架,所述悬吊支架包括连接块、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固定台,所述的连接块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内穿过螺栓连接在无人机,所述的连接块的下端通过第一销钉连接第二销钉,所述的第二销钉的下端通过第二销钉连接第二连杆,所述的第二连杆的下端连接有固定台,所述的固定台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穿有螺栓连接有红外检测装置,所述的红外检测装置通过暗线连接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的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数据接收模块,所述的数据接收模块连接有数字化处理单元,所述的数字化处理单元连接有数据库,所述的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建刚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创嘉电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