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清燕专利>正文

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8929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包括清洗桶,其特征是:所述清洗桶底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底板,一个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导向杆,另一个所述底板铰接螺杆,所述导向杆穿过一个顶板的一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顶板的一端,对称的所述顶板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一侧,转盘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支撑架的上侧中心且下端固定连接L形杆的一端,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设置在长槽内,所述长槽固定在两个齿条其中一个的一端,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啮合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检验废液处理装置,有利于处理检验废液。

A Waste Liquid Processing Device for Insp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检验设备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医院检验剩余的废液如何处理,是每个医院都要面对的难题。检验废液存在各种各样的细菌、病毒,如果不能处理干净,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检验废液与其他污染物直接混合排除,会严重影响病人的康复,造成病人的二次感染。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装置来处理检验废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有利于处理检验废液。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专利技术目的: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包括清洗桶,其特征是:所述清洗桶底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底板,一个所述底板的上侧固定连接导向杆,另一个所述底板铰接螺杆,所述导向杆穿过一个顶板的一端,所述螺杆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顶板的一端,对称的所述顶板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一侧,转盘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支撑架的上侧中心且下端固定连接L形杆的一端,所述L形杆的另一端设置在长槽内,所述长槽固定在两个齿条其中一个的一端,两个所述齿条分别啮合齿轮,两个齿条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梯形滑块,两个所述梯形滑块分别设置在滑槽内,两个所述滑槽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下侧横板的上侧,两个所述滑槽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滑道二,一个所述滑道二内设置有竖杆二,所述竖杆二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梯形滑块,另一端固定连接滤芯一,另一个所述滑道二内设置有竖杆三,所述竖杆三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梯形滑块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滤芯二,所述支撑架下侧通过对称的竖杆一固定连接进水口,所述滤芯一上设置有滑道一,所述竖杆三匹配所述滑道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清洗桶下部固定连通排水龙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螺杆顶端固定连接把手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转盘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把手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限定,所述转盘对应所述支撑架螺纹连接顶丝。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医护人员在处理检验废液时,将废液从进水口中倒入,废液流经滤芯一和滤芯二流入清洗桶中,当经过净化的废液储存满后,打开排水龙头,将经过净化的废水排除,当滤芯到达使用寿命时,用手旋转把手一,把手一带动螺杆旋转,螺杆带动与其配合的顶板向上移动,顶板通过支撑架带动另一个顶板沿导向杆向上移动,顶板带动支撑架向上移动,支撑架通过竖杆一带动进水口向上移动,支撑架通过滑槽、滑块、竖杆二和竖杆三带动滤芯一和滤芯二向上移动,直到滤芯二升起高度大于清洗桶上表面,停止旋转把手一,拧松顶丝,用手转动把手二,把手二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L形杆转动,L形杆带动长槽移动,长槽带动与其连接的齿条向外侧移动,齿条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带动另一个齿条向外侧移动,齿条带动梯形滑块沿滑槽向外侧移动,一个梯形滑块通过竖杆二带动滤芯一向外侧移动,另一个梯形滑块通过竖杆三带动滤芯二向外侧移动,竖杆三沿滑道一内向外侧移动,滤芯一和滤芯二分离,拧紧顶丝,更换滤芯,更换完成后,拧松顶丝,反向旋转把手二,直到两个滤芯恢复最初位置,反向旋转把手一,直到滤芯一完全进入清洗桶,停止旋转把手一。本技术为检验废液处理装置,有利于处理检验废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局部剖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把手一,2、螺杆,3、滤芯一,4、清洗桶,5、排水龙头,6、底板,7、导向杆,8、滤芯二,9、进水口,10、竖杆一,11、顶板,12、支撑架,13、齿轮,14、竖杆二,15、滑道一,16、竖杆三,17、齿条,18、把手二,19、转盘,20、L形杆,21、长槽,22、顶丝,23、滑道二,24、梯形滑块,25、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如图1-图7所示,本技术包括清洗桶4,所述清洗桶4底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底板6,一个所述底板6的上侧固定连接导向杆7,另一个所述底板6铰接螺杆2,所述导向杆7穿过一个顶板11的一端,所述螺杆2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顶板11的一端,对称的所述顶板11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12的一侧,转盘19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支撑架12的上侧中心且下端固定连接L形杆20的一端,所述L形杆20的另一端设置在长槽21内,所述长槽21固定在两个齿条17其中一个的一端,两个所述齿条17分别啮合齿轮13,两个齿条17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梯形滑块24,两个所述梯形滑块24分别设置在滑槽25内,两个所述滑槽25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2下侧横板的上侧,两个所述滑槽25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滑道二23,一个所述滑道二23内设置有竖杆二14,所述竖杆二1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梯形滑块24,另一端固定连接滤芯一3,另一个所述滑道二23内设置有竖杆三16,所述竖杆三16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梯形滑块24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滤芯二8,所述支撑架12下侧通过对称的竖杆一10固定连接进水口9,所述滤芯一3上设置有滑道一15,所述竖杆三16匹配所述滑道一15。所述清洗桶4下部固定连通排水龙头5。所述螺杆2顶端固定连接把手一1。所述转盘19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把手二18。所述转盘19对应所述支撑架12螺纹连接顶丝22。所述螺杆2具有自锁功能。本技术工作流程为:医护人员在处理检验废液时,将废液从进水口9中倒入,废液流经滤芯一3和滤芯二8流入清洗桶4中,当经过净化的废液储存满后,打开排水龙头5,将经过净化的废水排除,当滤芯到达使用寿命时,用手旋转把手一1,把手一1带动螺杆2旋转,螺杆2带动与其配合的顶板11向上移动,顶板11通过支撑架12带动另一个顶板11沿导向杆7向上移动,顶板11带动支撑架12向上移动,支撑架12通过竖杆一10带动进水口9向上移动,支撑架12通过滑槽25、滑块24、竖杆二14和竖杆三16带动滤芯一3和滤芯二8向上移动,直到滤芯二8升起高度大于清洗桶4上表面,停止旋转把手一,拧松顶丝22,用手转动把手二18,把手二18带动转盘19转动,转盘19带动L形杆20转动,L形杆20带动长槽21移动,长槽21带动与其连接的齿条17向外侧移动,齿条17带动齿轮13转动,齿轮13带动另一个齿条17向外侧移动,齿条17带动梯形滑块24沿滑槽25向外侧移动,一个梯形滑块24通过竖杆二14带动滤芯一3向外侧移动,另一个梯形滑块24通过竖杆三16带动滤芯二8向外侧移动,竖杆三16沿滑道一15内向外侧移动,滤芯一3和滤芯二8分离,拧紧顶丝22,更换滤芯,更换完成后,拧松顶丝22,反向旋转把手二18,直到两个滤芯恢复最初位置,反向旋转把手一1,直到滤芯一3完全进入清洗桶4,停止旋转把手一1。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包括清洗桶(4),其特征是:所述清洗桶(4)底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底板(6),一个所述底板(6)的上侧固定连接导向杆(7),另一个所述底板(6)铰接螺杆(2),所述导向杆(7)穿过一个顶板(11)的一端,所述螺杆(2)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顶板(11)的一端,对称的所述顶板(11)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12)的一侧,转盘(19)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支撑架(12)的上侧中心且下端固定连接L形杆(20)的一端,所述L形杆(20)的另一端设置在长槽(21)内,所述长槽(21)固定在两个齿条(17)其中一个的一端,两个所述齿条(17)分别啮合齿轮(13),两个齿条(17)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梯形滑块(24),两个所述梯形滑块(24)分别设置在滑槽(25)内,两个所述滑槽(25)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2)下侧横板的上侧,两个所述滑槽(25)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滑道二(23),一个所述滑道二(23)内设置有竖杆二(14),所述竖杆二(14)的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梯形滑块(24),另一端固定连接滤芯一(3),另一个所述滑道二(23)内设置有竖杆三(16),所述竖杆三(16)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梯形滑块(24)且另一端固定连接滤芯二(8),所述支撑架(12)下侧通过对称的竖杆一(10)固定连接进水口(9),所述滤芯一(3)上设置有滑道一(15),所述竖杆三(16)匹配所述滑道一(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废液处理装置,包括清洗桶(4),其特征是:所述清洗桶(4)底部固定连接对称的底板(6),一个所述底板(6)的上侧固定连接导向杆(7),另一个所述底板(6)铰接螺杆(2),所述导向杆(7)穿过一个顶板(11)的一端,所述螺杆(2)螺纹连接另一个所述顶板(11)的一端,对称的所述顶板(11)内侧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架(12)的一侧,转盘(19)中心轴铰接穿过所述支撑架(12)的上侧中心且下端固定连接L形杆(20)的一端,所述L形杆(20)的另一端设置在长槽(21)内,所述长槽(21)固定在两个齿条(17)其中一个的一端,两个所述齿条(17)分别啮合齿轮(13),两个齿条(17)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梯形滑块(24),两个所述梯形滑块(24)分别设置在滑槽(25)内,两个所述滑槽(25)的下侧分别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2)下侧横板的上侧,两个所述滑槽(25)的下侧分别设置有滑道二(23),一个所述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清燕
申请(专利权)人:马清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