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58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31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膜法气体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渗透气引出管接口、膜袋和渗透气汇集管;渗透气汇集管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两端敞开或一端敞开,敞开端口部连接渗透气引出管接口;渗透气汇集管的管壁上均布开有若干条细长的用于安装膜袋的狭缝;膜袋是由两张矩形平板膜或一张矩形膜片折叠后制成的三条边封闭一边敞口的袋子装结构;敞口边插入到狭缝,膜袋外部与狭缝内壁用粘合剂封闭严密;各膜袋之间不设置导流网等任何隔离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导流网和分隔板本身对气流会产生阻力,而气体膜分离过程是以膜两侧气体分压差为推动力的,流通阻力将导致工作压差降低,影响膜分离效果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膜法气体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
技术介绍
膜法气体分离技术与传统深冷精馏、变压吸附分离技术相比具有投资省、效率高、设备尺寸小、操作简便、常温工作、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气体分离常采用的膜按形状分有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平板膜相比于中空纤维膜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在空气分离、油气回收、挥发性有机物(VOCs)回收治理等领域应用广泛。常采用的平板膜组件结构有卷式、叠式、板框式三种,上述结构的膜组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将膜片制成一个个膜袋,多个膜袋卷制在中心管上或叠放于贯穿膜袋的中心管上。为了防止膜片之间紧密贴合阻碍气流,在膜袋间及膜袋内设有导流网或分隔板,起到支撑作用和为原料气和渗透气流通提供流道的作用。板框式膜组件由于结构复杂且单位容积内装填膜面积较小而很少采用。对卷式膜来说膜袋间和膜袋内均有导流网,膜袋内渗透气汇入中心管流道较长;对叠式膜来说虽然膜袋内渗透气流道较短,但膜袋间分隔板降低了有效膜面积。导流网和分隔板本身对气流会产生阻力,而气体膜分离过程是以膜两侧气体分压差为推动力的,流通阻力将导致工作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包括:渗透气引出管接口(1)、膜袋(2)和渗透气汇集管(3);多个膜袋(2)均布装于渗透气汇集管(3)的外部,渗透气汇集管(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渗透气引出管接口或仅在一端设有渗透气引出管接口(1);所述的渗透气汇集管(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两端敞开或一端敞开,敞开端口部连接渗透气引出管接口(1);渗透气汇集管(3)的管壁上均布开有若干条细长的用于安装膜袋(2)的狭缝(4);所述的膜袋(2)是由两张矩形平板膜或一张矩形膜片折叠后制成的三条边封闭一边敞口的袋子装结构;敞口边插入到狭缝(4),膜袋(2)外部与狭缝(4)内壁用粘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翅片式气体分离膜组件包括:渗透气引出管接口(1)、膜袋(2)和渗透气汇集管(3);多个膜袋(2)均布装于渗透气汇集管(3)的外部,渗透气汇集管(3)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渗透气引出管接口或仅在一端设有渗透气引出管接口(1);所述的渗透气汇集管(3)为中空的管状结构,其两端敞开或一端敞开,敞开端口部连接渗透气引出管接口(1);渗透气汇集管(3)的管壁上均布开有若干条细长的用于安装膜袋(2)的狭缝(4);所述的膜袋(2)是由两张矩形平板膜或一张矩形膜片折叠后制成的三条边封闭一边敞口的袋子装结构;敞口边插入到狭缝(4),膜袋(2)外部与狭缝(4)内壁用粘合剂封闭严密;各膜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辉邢艳秋卢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群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