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82515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位于凹槽的内部一侧,且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贯穿内腔的一端连接有板块,所述板块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运维终端本体,且所述凹槽的一侧通过合页与门板铰接在一起,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支架,且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电池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对运维终端的固定工作,可对运维终端起到散热的功能,延长了运维终端的使用寿命。

An Operating and Maintenance Terminal with Remote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
本技术涉及运维终端
,具体为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
技术介绍
企业网络中心机房,高辐射机房不希望管理人员来来往往于机房,但是管理人员要管理的事务却非常多,且一些高端的机器经常需要日常维护和厂商的售后支持,为此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和人力。另一方面,PC的普及对售后服务需求成倍增长,目前的售后服务方式手续繁多,还很不方便,很难为客户提供及时的售后维护,这时就需要用到运维终端设备,在使用运维终端前,需要对其进行安装的工作。目前,运维终端的安装装置,不便于对运维终端进行固定的工作,没有对运维终端起到散热的功能,运维终端的使用寿命短,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便于对运维终端的固定工作,可对运维终端起到散热的功能,延长了运维终端的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且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位于凹槽的内部一侧,且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内的活塞杆贯穿内腔的一端连接有板块,所述板块位于凹槽的内部,所述凹槽的内部设有运维终端本体,且所述凹槽的一侧通过合页与门板铰接在一起,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部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安装有排风扇,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还设有支架,且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电池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槽内部安装有电池。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设置有四组,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设有膨胀螺栓。优选的,所述板块的一侧设有橡胶垫片,所述橡胶垫片的面积与板块的一侧面积一致。优选的,所述门板的一侧安装有手环,所述手环位于门板的中心。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在安装座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电池的输出端与排风扇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将运维终端本体放置在凹槽的内部,打开气缸,气缸内的活塞杆会推动板块向运维终端本体的方向移动,直至板块的一侧与运维终端本体的一侧接触,可将运维终端本体固定在凹槽的内部,便于对运维终端本体的固定工作;2、通过排风扇工作可将运维终端本体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延长运维终端本体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门板打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排风扇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腔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凹槽、3内腔、4气缸、5活塞杆、6板块、7运维终端本体、8合页、9门板、10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横杆、13排风扇、14支架、15电池安装槽、16电池、17膨胀螺栓、18橡胶垫片、19手环、20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且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3,所述内腔3位于凹槽2的内部一侧,且所述内腔3的内部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内的活塞杆5贯穿内腔3的一端连接有板块6,所述板块6位于凹槽2的内部,通过气缸4内的活塞杆5会推动板块6向运维终端本体7的方向移动,直至板块6的一侧与运维终端本体7的一侧接触,可将运维终端本体7固定在凹槽2的内部,便于对运维终端本体7的固定工作;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有运维终端本体7,且所述凹槽2的一侧通过合页8与门板9铰接在一起,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且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上安装有排风扇13,通过排风扇13工作可将运维终端本体7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延长运维终端本体7的使用寿命;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还设有支架14,且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电池安装槽15,所述电池安装槽15内部安装有电池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10设置有四组,且所述第一通孔10内部设有膨胀螺栓17,通过第一通孔10内部设有膨胀螺栓17,可将底座1安装在墙面上。进一步的,所述板块6的一侧设有橡胶垫片18,所述橡胶垫片18的面积与板块6的一侧面积一致,通过板块6的一侧设有橡胶垫片18,在对运维终端本体7进行固定时,可对运维终端本体7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的,所述门板9的一侧安装有手环19,所述手环19位于门板9的中心,通过门板9的一侧安装有手环19,便于门板9的打开与关闭。进一步的,所述内腔3的内部安装有安装座20,所述气缸4安装在安装座20的上表面,通过气缸4安装在安装座20的上表面,便于气缸4安装在凹槽2的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电池16的输出端与排风扇1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工作原理:当需要安装本运维终端时,首先打开门板9,将运维终端本体7放置在凹槽2的内部,打开气缸4,气缸4内的活塞杆5会推动板块6向运维终端本体7的方向移动,直至板块6的一侧与运维终端本体7的一侧接触,可将运维终端本体7固定在凹槽2的内部,打开排风扇13,排风扇13工作可将运维终端本体7工作产生的热量排出,延长运维终端本体7的使用寿命。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且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3),所述内腔(3)位于凹槽(2)的内部一侧,且所述内腔(3)的内部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内的活塞杆(5)贯穿内腔(3)的一端连接有板块(6),所述板块(6)位于凹槽(2)的内部,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有运维终端本体(7),且所述凹槽(2)的一侧通过合页(8)与门板(9)铰接在一起,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且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上安装有排风扇(13),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还设有支架(14),且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电池安装槽(15),所述电池安装槽(15)内部安装有电池(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远程控制的运维终端,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且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内腔(3),所述内腔(3)位于凹槽(2)的内部一侧,且所述内腔(3)的内部安装有气缸(4),所述气缸(4)内的活塞杆(5)贯穿内腔(3)的一端连接有板块(6),所述板块(6)位于凹槽(2)的内部,所述凹槽(2)的内部设有运维终端本体(7),且所述凹槽(2)的一侧通过合页(8)与门板(9)铰接在一起,所述底座(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0),且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11),所述第二通孔(11)的内部安装有横杆(12),所述横杆(12)上安装有排风扇(13),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还设有支架(14),且所述底座(1)的一侧开设有电池安装槽(15),所述电池安装槽(15)内部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湖曾灶烟叶婷曾幸钦曾炽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思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