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脂润滑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9784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脂润滑泵,属于润滑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润滑泵结构复杂的问题。本油脂润滑泵包括具有空腔、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泵体和储油桶,泵体内设置有是空腔、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的输送流道,泵体内位于输送流道内设置有移动棒,泵体位于空腔内设置有伸缩气缸,活塞杆的一端面与移动棒的一端面相抵触,泵体位于输出流道内还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移动棒上,移动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限位环,伸缩气缸两端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杆,泵体一端设置有便于伸缩气缸安装且与泵体相固连的密封盖,泵体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供相对应限位杆移动的移动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

A Grease Lubrication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脂润滑泵
本技术属于润滑泵
,涉及一种润滑泵,特别涉及一种油脂润滑泵。
技术介绍
润滑泵是一种向润滑部位供给润滑剂的润滑设备。机械设备都需要定期的润滑,以前润滑的主要方式是根据设备的工作状况,到达一定的保养周期后进行人工润滑,比如通俗说的打黄油。润滑泵可以让这种维护工作更简便。现有的润滑泵普遍采用通过自身回转产生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力的泵送机构作为其动力源,这样的泵送机构结构复杂,占用较大空间,成本较高,并且导致该类润滑泵不适合小点位的给油润滑。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较低且适于润滑小点位的润滑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润滑泵。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油脂润滑泵,包括具有空腔、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泵体和设置在泵体上且与进油口相配合的储油桶,所述的泵体内设置有是空腔、进油口和出油口相连通的输送流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内位于输送流道内设置有可在输送流道轴向移动且防止液体流入空腔的移动棒,所述泵体位于空腔内设置有控制移动棒轴向移动且带有活塞杆的伸缩气缸,且活塞杆的一端面与移动棒的一端面相抵触,所述泵体位于输出流道内还设置有控制移动棒回位的复位弹簧,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设于所述移动棒上,所述的移动棒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凸起且与复位弹簧相配合的限位环,所述的伸缩气缸两端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两根相对设置且与相对应伸缩气缸相固连的限位杆,所述的泵体一端设置有便于伸缩气缸安装且与泵体相固连的密封盖,所述泵体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供相对应限位杆移动的移动槽。在上述的一种油脂润滑泵中,所述的伸缩气缸与泵体之间设置有密封环,该密封环的内周壁分别与限位环的外周壁和活塞杆端部的外周壁相贴合,且该密封环的右端面与伸缩气缸的左端面相紧贴。在上述的一种油脂润滑泵中,所述的两个移动槽内均设置有防止限位杆与移动槽一端面相碰撞磨损的缓冲块。在上述的一种油脂润滑泵中,所述的两个移动槽内均设置有限位棒,且限位棒的两端面分别与相对应限位杆的右端面和相对应密封盖的左端面相抵触。在上述的一种油脂润滑泵中,所述的密封盖通过螺柱或螺纹与泵体相固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油脂润滑泵通过伸缩气缸控制移动棒的在移动槽中轴向移动,当移动棒移至出油口的右侧时,移动棒将输送流道中的润滑油挤出出油口,由此实现润滑泵的给油,当移动棒回至原位时,储油口中的润滑油进入输送流道,实现润滑油的补给,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润滑泵的结构简单且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油脂润滑泵中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本油脂润滑泵中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腔;2、进油口;3、出油口;4、泵体;5、储油桶;6、输送流道;7、移动棒;8、活塞杆;9、伸缩气缸;10、复位弹簧;11、限位环;12、限位杆;13、密封盖;14、移动槽;15、密封环;16、缓冲块;17、限位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本一种油脂润滑泵包括具有空腔1、进油口2和出油口3的泵体4和设置在泵体4上且与进油口2相配合的储油桶5,泵体4内设置有是空腔1、进油口2和出油口3相连通的输送流道6,泵体4位于出油口3处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出油接头和单向阀,出油接头上设置有与其相配合的出油管,泵体4内位于输送流道6内设置有可在输送流道6轴向移动且防止液体流入空腔1的移动棒7,泵体4位于空腔1内设置有控制移动棒7轴向移动且带有活塞杆8的伸缩气缸9,活塞杆8的一端面与移动棒7的一端面相抵触,泵体4位于输出流道内还设置有控制移动棒7回位的复位弹簧10,复位弹簧10套设于所述移动棒7上,泵体4位于输送流道6上开设有供复位弹簧10安装的安装腔,移动棒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凸起且与复位弹簧10相配合的限位环11,伸缩气缸9两端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两根相对设置且与相对应伸缩气缸9相固连的限位杆12,泵体4一端设置有便于伸缩气缸9安装且与泵体4相固连的密封盖13,泵体4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供相对应限位杆12移动的移动槽14,移动槽14均由相对应泵体4内周壁轴向延伸至相对应泵体4是外端面外,当伸缩气缸9工作时,移动棒7的左端部位于进油口2的左侧,当伸缩气缸9回缩停止工作时,移动棒7的左端部位于进油口2的右侧。作为优选结构,密封盖13通过螺柱或螺纹与泵体4相固连,密封盖13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通气孔,密封盖13上设置有防止杂质进入的过滤网。进一步细说,为了防止润滑油流入空腔1内,造成润滑油泄漏,伸缩气缸9与泵体4之间设置有密封环15,密封环15的内周壁分别与限位环11的外周壁和活塞杆8端部的外周壁相贴合,密封环15的右端面与伸缩气缸9的左端面相紧贴。进一步细说,为了减少安装时的磨损,两个移动槽14内均设置有防止限位杆12与移动槽14一端面相碰撞磨损的缓冲块16。进一步细说,为了防止伸缩气缸9后移,两个移动槽14内均设置有限位棒17,限位棒17的两端面分别与相对应限位杆12的右端面和相对应密封盖13的左端面相抵触。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脂润滑泵,包括具有空腔(1)、进油口(2)和出油口(3)的泵体(4)和设置在泵体(4)上且与进油口(2)相配合的储油桶(5),所述的泵体(4)内设置有是空腔(1)、进油口(2)和出油口(3)相连通的输送流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4)内位于输送流道(6)内设置有可在输送流道(6)轴向移动且防止液体流入空腔(1)的移动棒(7),所述泵体(4)位于空腔(1)内设置有控制移动棒(7)轴向移动且带有活塞杆(8)的伸缩气缸(9),且活塞杆(8)的一端面与移动棒(7)的一端面相抵触,所述泵体(4)位于输出流道内还设置有控制移动棒(7)回位的复位弹簧(10),所述的复位弹簧(10)套设于所述移动棒(7)上,所述的移动棒(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凸起且与复位弹簧(10)相配合的限位环(11),所述的伸缩气缸(9)两端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两根相对设置且与相对应伸缩气缸(9)相固连的限位杆(12),所述的泵体(4)一端设置有便于伸缩气缸(9)安装且与泵体(4)相固连的密封盖(13),所述泵体(4)的内周壁上开设有两个相对设置且供相对应限位杆(12)移动的移动槽(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脂润滑泵,包括具有空腔(1)、进油口(2)和出油口(3)的泵体(4)和设置在泵体(4)上且与进油口(2)相配合的储油桶(5),所述的泵体(4)内设置有是空腔(1)、进油口(2)和出油口(3)相连通的输送流道(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4)内位于输送流道(6)内设置有可在输送流道(6)轴向移动且防止液体流入空腔(1)的移动棒(7),所述泵体(4)位于空腔(1)内设置有控制移动棒(7)轴向移动且带有活塞杆(8)的伸缩气缸(9),且活塞杆(8)的一端面与移动棒(7)的一端面相抵触,所述泵体(4)位于输出流道内还设置有控制移动棒(7)回位的复位弹簧(10),所述的复位弹簧(10)套设于所述移动棒(7)上,所述的移动棒(7)的外周壁上设置有径向凸起且与复位弹簧(10)相配合的限位环(11),所述的伸缩气缸(9)两端的外周壁上均设置有两根相对设置且与相对应伸缩气缸(9)相固连的限位杆(12),所述的泵体(4)一端设置有便于伸缩气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至安阮乐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贝尔润滑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