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97451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8-28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硼装置,包括树脂柱、阀门七、阀门十五、阀门十六、阀门八、阀门十、阀门九、阀门四、阀门十九、阀门三、阀门十三、阀门十四、第一输送泵、阀门十八、第二输送泵、阀门十七、阀门六、阀门二十、阀门五、第四管道、第二排污水管、阀门二十一、阀门十一、阀门二十二、阀门十二、电导率仪、进水管、阀门二、过滤器、阀门二十四、酸罐、阀门一、进酸管、第一管道、回收罐、第二管道、第一排污水管、进碱管、第三管道、碱罐、第五管道、第七管道、出水管、第三排污水管、第九管道、第六管道、第八管道、排液管、阀门二十三、酸罐罐底排放管、阀门二十五、碱罐罐底排放管和阀门二十六。操作简单,还具有再生及清洗的功能。

A Boron Removal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硼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和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硼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是制药过程的重要原料,水参与了整个工艺过程,水本身的质量将会对药品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而硼的过量摄取会对人体产生危害,随着硼工业的发展及制药企业对水中硼污染重视的提高,水中硼的去除越来越引起制药企业的重视,因此对制药用水除硼是制药企业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现有的除硼装置不便于操作,且没有酸溶液混匀结构和碱溶液混匀结构,而且处理后废液不能充分回收和达标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除硼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硼装置,包括酸罐、碱罐、回收罐、第一输送泵、第二输送泵和树脂柱;所述酸罐顶部设有进酸管,所述进酸管上设有阀门一,所述酸罐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一输送泵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阀门二,所述第一输送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与酸罐顶部的循环口相连,所述第二管道上由下往上依次设有阀门三和阀门四,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一排污水管,所述第一排污水管设置于阀门三和阀门四之间,所述第一排污水管上设有阀门十九,所述碱罐顶部设有进碱管,所述进碱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罐(31)、碱罐(40)、回收罐(35)、第一输送泵(13)、第二输送泵(15)和树脂柱(1);所述酸罐(31)顶部设有进酸管(33),所述进酸管(33)上设有阀门一(32),所述酸罐(31)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34)与第一输送泵(13)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34)上设有阀门二(28),所述第一输送泵(13)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36)与酸罐(31)顶部的循环口相连,所述第二管道(36)上由下往上依次设有阀门三(10)和阀门四(8),所述第二管道(36)上设有第一排污水管(37),所述第一排污水管(37)设置于阀门三(10)和阀门四(8)之间,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酸罐(31)、碱罐(40)、回收罐(35)、第一输送泵(13)、第二输送泵(15)和树脂柱(1);所述酸罐(31)顶部设有进酸管(33),所述进酸管(33)上设有阀门一(32),所述酸罐(31)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道(34)与第一输送泵(13)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一管道(34)上设有阀门二(28),所述第一输送泵(13)的出液口通过第二管道(36)与酸罐(31)顶部的循环口相连,所述第二管道(36)上由下往上依次设有阀门三(10)和阀门四(8),所述第二管道(36)上设有第一排污水管(37),所述第一排污水管(37)设置于阀门三(10)和阀门四(8)之间,所述第一排污水管(37)上设有阀门十九(9),所述碱罐(40)顶部设有进碱管(38),所述进碱管(38)上设阀门二十四(30),所述碱罐(40)底部的出液口通过第三管道(39)与第二输送泵(15)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三管道(39)上设有阀门五(19),所述第二输送泵(15)的出液口通过第四管道(20)与碱罐(40)顶部的循环口相连,所述第四管道(20)上由下往上依次设有阀门六(17)和阀门七(2),所述第四管道(20)上设有第二排污水管(21),所述第二排污水管(21)设置于阀门六(17)和阀门七(2)之间,所述第二排污水管(21)上设有阀门二十(18),所述树脂柱(1)上端设有进水管(27),所述进水管(27)上设有阀门八(5),所述进水管(27)通过第五管道(41)与第二管道(36)相连,所述第五管道(41)一端设置于阀门八(5)和树脂柱(1)之间,另一端设置于阀门三(10)和阀门四(8)之间,所述第五管道(41)上由左往右依次设有阀门九(7)和阀门十(6),所述进水管(27)通过第七管道(42)与第四管道(20)相连,所述第七管道(42)一端设置于阀门八(5)与树脂柱(1)之间,另一端设置于阀门六(17)和阀门七(2)之间,所述第七管道(42)上由右往左依次设有阀门十五(3)和阀门十六(4),所述树脂柱(1)下端设有出水管(43),所述出水管(43)上由左往右依次设有阀门十一(23)和阀门十二(25),所述出水管(43)上设有第三排污水管(44),所述第三排污水管(44)设置于阀门十一(23)和阀门十二(25)之间,所述第三排污水管(44)上设有阀门二十二(24),所述出水管(43)通过第九管道(45)与回收罐(35)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九管道(45)设置于阀门十一(23)和树脂柱(1)之间,所述第九管道(45)上设有阀门二十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翠梅靖喜东卜红羽殷晓江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奥能制药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